書名:心靈的封閉與開放──小說名著論評
著者:歐宗智
出版單位:台北市致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頁數:251
規格:15cm ﹡21cm
定價:250元
書介
著者自大學時代迄今,讀小說寫小說也評小說,遇見感動自己、引人深思的小說,更是樂在其中。本書這些小說名著評論與賞析,避免賣弄學術用詞,行文力求深入淺出,無論是東洋篇、西洋篇或華文篇,都是本乎「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理念的體現,尤其談《紅樓夢》的專文計八篇,必可讓人耳目一新。當然,做為一位資深讀者暨小說評論者,長期累積的經驗使著者充滿自信,相信經由此書的導讀,必可勾起讀者的興趣,進一步去親炙原典名著,帶給自己心靈的養分,成為精神上的貴族。
目錄
自序
【東洋篇】
黑暗邪惡的心靈世界──談三島由紀夫《金閣寺》的對立象徵
別有格調的大阪少爺──談山崎豐子《少爺》的人物塑造
人性扭曲的暗面──談山崎豐子《華麗一族》
日本文官精神的體現──談城山三郎《官僚之夏》
卡夫卡的崇仰者──談村上春樹小說特色
現實與潛意識的對立糾葛──苦讀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追求幸福的怪誕方式──談村上春樹《舞‧舞‧舞》
堅持追求幸福人生──談村上春樹《發條鳥年代記》
心靈的封閉與開放──談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返璞歸真的成人童話──談萬城目學《鹿乃子與瑪德蓮夫人》
【西洋篇】
愛、放逐與痛苦──談卡繆《瘟疫》的人物塑造及其主題意涵
享樂主義者的內心剖白──看莎岡《日安‧憂鬱》
宗教信仰的另一種神蹟──談楊‧馬泰爾《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追尋自由的人道主義者──談《海上教堂》亞諾之人物塑造及其他
【華文篇】
假作真時真亦假──談《紅樓夢》的主題意涵
既生玉何生釵──談《紅樓夢》林黛玉與薛寶釵的人物塑造
封建大家庭的厲害女性──談《紅樓夢》王熙鳳的人物塑造
難以跨越的代溝──談《紅樓夢》賈政賈寶玉父子關係
泥做的骨肉濁臭逼人──談《紅樓夢》男性之惡
反襯大悲劇的喜劇角色──談《紅樓夢》劉姥姥的人物塑造
個性鮮明的獨立女性──談《紅樓夢》尤三姐與鴛鴦
以時間慢慢醞釀──談《紅樓夢》風雅之美
親情、愛情、人情與鄉情──談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
青春讚歌與絕望愛戀──談鍾肇政《八角塔下》
人性的嘲諷與批判──談李雙澤〈終戰の賠償〉
自序
小說是虛構的故事,就小說表現言,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
不過,走商業路線的通俗小說,雖有可讀性,但能夠通過時間的考驗,成為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應該都是源自生活的觀察、體驗與想像,藝術性高,且蘊涵令人深省的思想以及作家人生哲學的作品。從中細細去體會與回味,可以幫助我們找尋人生的答案,那是十分美妙的經驗。
文藝理論家姚一葦於《欣賞與批評》謂,小說模擬人生,好的小說「不僅使我有所感,而且有所思與有所悟,悟出人生的一點道理來」、「一個小說家亦必然是個哲學家,廣義的哲學家。因為他必對於他生存的世間表露了他的看法。無論他是揭示了它的善的一面或是暴露了它的惡的一面,無論他對人生作了何種肯定或何種否定,都必或多或少對人生有所體認,有所闡揚」,換言之,好的小說必然反映時代社會,探究人生,表現人生,指引人生的方向。大河小說家東方白更指出:「世界上所有文學,不論古今中外,歸根究底,不過『感動』二字而已。讀文章,只有讀到『感動』你的才有興趣;寫文章,只有寫到『感動』你的才會成功。」所以說,作品的好壞,關鍵在於能否感動讀者?
自大學時代迄今,我讀小說寫小說也評小說,遇見感動自己、引人深思的小說,更是樂在其中。本書這些小說名著評論與賞析,避免賣弄學術用詞,行文力求深入淺出,無論是東洋篇、西洋篇或華文篇,都是本乎「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理念的體現,尤其談小說名著《紅樓夢》的系列專文八篇,深信必可讓人耳目一新,更希望能夠引起高明讀者的共鳴,為營造書香社會,提升文化風氣,略盡一分棉薄之力。
做為一位資深讀者暨小說評論者,長期累積的經驗固然使我充滿自信,但也希望不讓讀者認為是野人獻曝或是「傲慢與偏見」才好。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螞蟻蝴蝶2015/06/25 22:46
好看的小說能讓人忘了晨昏...
誠乃生命中之美事!
能分享最喜歡那些小說嗎? 歐宗智 於 2015/06/26 22:2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