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26.
這幾年政府進行年金改革,最近又考慮到想把勞退也做些修正,弄得許多朋友在接近退休或是已經退休終日惶惶不安,當然站在他們的立場想這種變革對其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也有些朋友移民到加拿大,主要的是看上加拿大有良好的退休制度以及生活環境,但是這些政策不會永遠不做改變的。因為政府的財政往往因為政策或是投資失利或是疫情影響,都可能會做些調整。這對人民自我的退休規劃是傷害很大的,但是身為升斗小民看似也無法改變的。
除了抱怨抗議以外,我們總有些事情可以去做的。自己在念書時對於所學專業認為是下過一番功夫,進入職場時才發現在學校所學的只是基本功,說難聽一點就是會些花拳繡腿功。因此在工作中仍不斷的學習但是發現自己仍只是在某些點專注,也許技術上已經達到相當的水準,但是要把這些東西化成商品,甚至要能夠賣得出去,那又是另一個層次上的問題。所以整天在思考的是如何找到最省錢的材料、最省工的操作程序以及如何能將產出的產品銷售一空,當然這都屬於是專業上的許多環節。
但是除此之外,我們對於投資業外的東西可能完全不懂,所以就算看到別人在股市、匯市賺到錢,但是自己卻是十賭九輸,到最後只會把錢存到銀行放定存生利息。也許這種方式在我們剛進入職場時台灣的市場環境一片大好,所以銀行給的利息也相對的高,但是隨著產業外移,向銀行借錢的人也逐漸變少,很自然的銀行能給的利息也逐年降低,那些靠定存過日子的人變得越來越辛苦。這些都訓練我們學習要觀察國際形勢,政府的政策,隨時調整自己專業上的投資以及資產配置。
所以每當有朋友問及這方面的問題時,我就明白的告訴他們說,首先先盤點自己手邊的東西,一個是自己手邊可以利用的金錢、一個是自己現在還有的專業是否能夠在這個變化很快的社會當中、轉化出一些生產力。也許有些人目前尚未退休但也接近退休年齡,是否有機會轉換跑道再替自己創造事業的第二個春天。
我發現許多退休的人會有莫名的焦慮感主要的是發現自己可以利用的資金越來越少,自己受人重視的程度也越來越低,所以在名利都日漸式微的當下,自己當然會有太多的不安。所以如何創造自己東山再起的機會,就看你自己的學習力與認真的態度,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對自己有幫助讓自己覺得自己仍有所用的那種感覺是很快樂的,如果同時能兼給別人一些幫助同時也能轉化成一些自己業外的收入那就更棒。
現在社會的行業已經不是我們當年的365行,許多行業已經不存在了,但是新興的行業有何止365行能,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機會迎向人生的第二個高峰了。
- 5樓. 雲霞2021/06/02 06:49您的建議非常實際!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只有好好衡量與思考自己的情況,才能做出適當的決定。
讓自己的生活一直都能保持有目標.才有活力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 於 2021/06/11 07:04回覆 - 4樓. Path Walker2021/05/30 14:02偶感
當年 1995在香港出差 問一位司機老大 生意好做嗎?
他說: "手停嘴就停" "家中還有老的又有小的 好幾張嘴"
他有不得不工作的苦衷與無奈 讓我深深省思 "莫忘世上苦人多"
故 不論退休與否 都該 "騎馬找馬" 找到新馬後 再換馬 ~
謝謝好聞分享 ~
司機大哥講得很實際.這是每個人的生活課題.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 於 2021/06/11 07:06回覆 - 3樓. 城市小農2021/05/28 07:56
很多觀念都是媒體的誤導,
需要多少錢才能養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才能安心的退休?
喜歡您寫「覺得自己仍有所用的那種感覺是很快樂的」
對家人朋友社會仍有所用,另外,對自己安於平淡的快樂也是很重要的。
當我們過度在意物質上的需求時,無形中會失去一些寶貴的東西。
人生中有時不是光追求一些有形的東西.一種成就感.一種可以一展所長的機會都會讓人覺得每天都是充實的.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 於 2021/06/11 07:07回覆 - 2樓. 意樵2021/05/26 20:32斜槓人生
做個斜槓人不是件容易的事。
許多人只能專精一種職業,從年輕做到老到退休,想再找事業第二春,難!。
多數能在第二專長,第三專長存活的人,退休生活不會只依靠那微薄的退休金。
這是我遇到許多年長長輩的結論。
這個理論與做法我相信也許在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講法.但是回歸現實面就是讓自己能有發揮的場所.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 於 2021/06/11 07:09回覆 - 1樓.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2021/05/26 18:58哦 ? ! My two cents worth ?
It doesn't take a rocket scientist to figure out ↓ ↓ ↓
http://classic-blog.udn.com/ithinkisay/163162331?raid=9026643#rep9026643
懇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