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不需要去作鑑定
2014/10/06 20:04
瀏覽24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今天又有老師遇到我,
問我劉小弟的事,
她認為劉小弟應該有問題(她是上閩語課的老師),
是否要去做鑑定,
其實劉小弟班上老師之前已經有提過了,
但幾經考慮,我和老公是否定的.
而且只要不是"學校的老師",
都建議我,不用做鑑定.
當然老師可能認為大概是父母不想接受小孩有問題,
所以才不想讓孩子去做,
其實我曾經是懷疑過,
但說實在的,說有問題,好像也太過牽強,
只因為他上課中不喜歡反應,不想回答,
所以就認為他有問題嗎?
我在想,如果他成績是像姐姐那麼好,
那上課不回答,老師想法可能就不一樣了吧!
可能是因為我在學校當志工,
又有個表現優秀的姐姐,
老師怕沒教好他,
才會覺得那是個大問題,
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學會,
但其實我們是不在意的,
我實在很想跟老師說:只要成績過得去就好了。
但又怕講了,老師會完全不管劉小弟,那好像也不太好。
今天我特地請劉小弟把閩語課本帶回家,
我來教他念看看,
以前姐姐上時,
我從未看過閩語課本的,
現在因為老師的反應,
做媽的只好認真點,
結果,劉小弟會念啊!
我看了課本內容都還要想一下才念得出來,
突然覺得,
當初是誰決定要上母語課的啊!
難怪諾瓦創辦人說過,
在課程中安排母語課是多餘的作法,
我滿贊成的。
其實只要把小孩放到南部外公外婆家,
要求阿公阿嬤只能跟他講閩南語,
他應該很快就會講了吧!
問題是目前沒什麼機會讓他講,
回台北婆家,奶奶也都講國語啊!
知道以劉小弟的狀況,
轉回來本來就有先做好心理建設了,
不要在意他目前的成績,
也不要在意老師對他的看法,
只要我認為是對的,
就繼續堅持下去吧!
我只是不想因為制式的課業,
抹煞了劉小弟不一樣的思考方式而已。
還有有不少志工朋友鼓勵著我,
不然也許撐不到一個學期,
又得換學校了.
兩個小孩的個性完全不一樣,
也只能適性發展,
可以請老師也放寬心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