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肚瀉出現腸胃炎的情況
2020/09/29 17:32
瀏覽30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應對,患有細菌性痢疾的寶寶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在醫生指導下服藥7-10天,以免腹瀉複發,感染。細菌性痢疾的治療應徹底,不以有無症狀為停止治療的標准,應根據腸道病變是否配合。治療過程中應反複檢查大便和大便培養。若用量不足,療程不夠長,治療不徹底,可轉為慢性痢疾。慢性痢疾長期不能痊愈,還反複急性發作,常有腹痛,腹脹,腹瀉,粘液膿血便,嚴重影響健康,影響兒童生長發育,長期成為傳染源。
嬰兒肚瀉出現腸胃炎的情況,必須引起重視。特別是在婴儿出生後的6-24個月,是婴儿患上輪狀病毒的高發期,輪狀病毒嬰兒疫苗就很有必要了。為了達到完全治愈,應對急性期患者進行治療。飲食: 急性腸道感染如志賀氏菌病,可用抗生素等迅速控制感染,一般2-3天即可恢複正常飲食。病毒性腹瀉,主要指輪狀病毒較多,又稱秋季腹瀉。症狀和特征: 多數發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是發病的高峰期。最常見於6-18個月營養良好的嬰兒。發病急,體溫升高在38-40攝氏度之間,同時有感冒和分娩的症狀。30% ~ 50% 的嬰兒早期出現呼吸道症狀。其他伴隨症狀有腹脹、腹痛、腹痛、惡心、嘔吐等。發病當天腹瀉。
短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至5天或糞便卵湯等湯,作為少量粘液無膿。由於糞便量,經常沖了出來像水,因此生病的孩子很快出現凹陷的眼睛,嘴唇幹燥脫水。重症患兒口渴和哭鬧不安等。在兩天的一般潛伏期輪狀病毒寶寶身體,有的孩子還伴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在這方面,家長不要輪狀病毒感染感冒而延誤病情。秋冬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無特效藥在一周多數小兒腹瀉的自然,然而,嚴重嘔吐,腹瀉,補液如果不及時,很容易脫水,造成嚴重後果。
相關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