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故鄉老屋的欒樹
2017/06/22 21:45
瀏覽495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不知何時,壹株欒樹棲身於故鄉老屋房頂的小土坡上,酷似壹位白須長者,歷經風雨風采依然。

  最初見到欒樹的時候,並不認識,但我驚異於它的華美。欒樹又稱大夫樹、燈籠樹,樹形端正,冠多傘形。枝葉繁茂秀麗,春季嫩葉如玉,夏花滿樹金黃,入秋果實似盞盞燈籠,果皮紅色,絢麗悅目,在微風吹動下似銅鈴嘩嘩作響,故又名“搖錢樹”。種子可制成佛珠,故寺院中尤為常見。班固《白虎通德論》曰:“天子墳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意思是說從皇帝到普通老百姓的墓葬按周禮共分為五等,其上可分別栽種不同的樹以彰顯身份,士大夫的墳頭多栽欒樹。

  春風裏,欒樹碧翠的葉就像壹片綠色的羽毛,飛舞靈動,又如壹條湧動的綠色河流,瞬間穿透心房、流入心田。陽光明媚,妳若站在它的下面,透過葉的縫隙,可以看見悠遠的藍天。回視手上、臉上,有光的碎片晃動,明暗變化,繁星點點。

  夏日裏,朵朵帶著靈性的小黃花悄悄地爬上枝頭,跳躍舞蹈,充斥滿目,宛如銀河落九天,群星閃耀,讓人目不暇接。壹簇簇金黃細碎的花吊墜著,沈甸甸的像古代仕女腰上戴著的香囊。微風徐來,帶著清香的花瓣簌簌飄下,落了壹地,金黃迷離,輝煌耀眼。

  秋雨來,欒樹撐起了別致的景天,密密麻麻的果實像無數的小鈴鐺,鵝黃、嫩青與粉紅相見,異樣地美麗。摘壹顆軟軟的果實,放在手心,感受它的柔軟,欣賞它的柔美,體驗它的柔韌。曾幾時,它成為孩童玩耍乘涼的絕佳勝地。樹上的銅鈴搖蕩,撞開了孩子們的心扉,記錄著孩子們無比快樂幸福的童年。

  冬雪飄,葉已歸根,壹串串圓錐形燈籠果懸掛在遒勁的樹枝上,如家人圍坐在暖烘烘的土炕上,傾聽老人講樹上住著仙家和蟒蛇的傳說,更加增添了妳的神秘。

  這壹株欒樹樸實無華,既沒有選擇高大的庭院、寬闊的街道,而是落入尋常百姓家。壹個貧瘠的小山村,怎能留住她的光華?

  她是永遠不變的色彩調色板,綠是那樣的青翠,黃是那樣的奪目,紅是那樣的羞澀,褐是那樣的直白。我不介意長成壹株欒樹的樣子,不張揚,不炫耀,只是等待有緣人,多看壹眼我的枝葉和花果,想壹想我的名字,聽壹聽我的故事。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見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