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為音樂故事城市【詩詞歌賦來對話】單元所寫的介紹之一。
鄧麗君˙淡淡幽情 - 獨上西樓( 烏夜啼)-自動播放
鄧麗君˙淡淡幽情 - 胭脂淚 (相見歡)
( 找到不同的演唱版本,發覺不同的曲風,不同的歌者,詮釋出完全不同的況味。自動播放的這個版本,曲子帶著日本演歌的味道,好像聽過又好像沒,我對演歌不熟,知道原曲名的請告訴我。)
【詩詞歌賦來對話】 規劃緣起~
詩,是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同時也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世界上無論哪個民族,幾乎都有詩的存在。
據說詩源自於上古人類的原始宗教、神話及口傳文學、勞動人口和民歌。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表現出社會的生活,和人類所專有的精神世界。
所以聽說最早詩和歌並不細分,而是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
在中國,詩歌更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遺產,《詩經》《楚辭》...《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都是。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則成為歌。許多詩詞和樂府都是依附音樂而生存,所以有教授主張「古詩皆樂府」,認為樂府本為採集民間歌謠而來,說「一部詩經,皆是樂府」。
詞則本出於唐詩。承襲了漢魏樂府的遺風,接受外來音樂的影響,改變形貌逐漸發展成另一種文學體裁,故又稱「詩餘」。朱熹說:「古樂府只是詩中間添卻許多泛聲。後人怕失了那些泛聲,逐一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所以廣義說,凡是可入樂的韻文皆稱為「樂府」,涵括詩經、樂府詩、宋詞、元曲等。
中國詩詞,可以說多由傳唱起家。而今的我們卻正好相反,多數由吟讀領略詩詞的美妙,然後由有心人的音樂人配上音樂,才讓美好的詩詞娓娓與當今通行的旋律來對話。好玩吧!
這次介紹相對話的詩歌是-南唐李煜的詞-【相見歡】。雖然兩闕詞雖都叫《相見歡》,可是詠的卻是離別和哀愁。後面一闕詞又名為《烏夜啼》,兩闕又都可稱《秋夜月》《上西樓》。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前一闕將人生悵恨寄託在春去景殘的描繪中,起句「 林花謝了春紅」就開始傷春惜花,生命的春天匆匆去,只徒留破碎的夢。「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則點出因為風雨侵襲花謝,嘆花也自怨,無奈也無力改變一切。
「胭脂淚....」連三句,則充分寫對落花殘紅依依不捨之情。其實也感嘆自己生逢末世,冠蓋落盡,盛時不再、還有枕邊解語花香消玉隕之痛。好花若胭脂本引人醉,但花謝只引來淚眼相對,觀諸我倆皆歷滄桑,雖戀眷難捨亦難再。終於只好一聲長嗟,將所有無奈一氣嘆成「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話說這人世,凡事總難盡如人意,生命必有缺憾,常教人不勝唏噓,縱神傷心痛,遭逢時也只能徒呼負負。
後一闕寫作的時期則難定。如果是李煜早年之作,那詞中的離愁不過就是宮庭生活插曲,但如果是在歸降大宋以后,那詞中所表現的意境,則應是離鄉去國的錐心痛。
起句「無言獨上西樓」,便說盡淒惋之意。並非無話可說,而是無人可訴,既「無言」且「獨上」,步履何其沉滯,神情何等凝重,孤獨已甚、哀愁已極。
通常人愁悶時「獨自莫憑欄」,因為觀景往往觸動心中愁思,可他甘冒此險,可見對故國故人懷念之切、眷戀之深。西樓憑欄仰天見「月如鉤」,一彎殘月映照孑然一身的自己,也映照著望不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多少遐想回憶!俯視卻見庭院深深,秋色蕭颯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情景戚然。
所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這愁紛亂如絲,不用訴諸視覺,便能直接達陣至心深處,教人心有戚戚焉,果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啊!!
讀中國詩詞之美,在於簡賅幾字,便盡訴心事。說不完的春秋,道不盡的故事,字裡行間稍盤旋,情生意動便環繞,萬千繽紛,多麼精采。
即便你不會寫,只是讀,好詩也能讓你懂那美麗,而若能使之與旋律和諧對話,翩然共舞,則吟唱間更添精采,隨口哼起,千般情意,彷彿才掠過眉眼,翩然又踩入你心間....。
這個單元,之前在音樂故事城市裡還有其他夥伴們美麗的分享,有興趣請去尋寶。
詩詞資料參考網路,整理後改寫而成,才疏學淺,若有謬誤,敬請前輩不吝指正。
茉莉園裡有關詩與歌的對話~ 延伸欣賞
那個狂龍小朋友,你的作業來了。這闕詞我填過了,【相見歡】幽冥鎖 那篇裡有詞牌,換你玩,要填兩闕喔,最好還說個故事聽嘿。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1樓. 達卡2007/11/04 16:04懷念老歌
永遠的巨星 ~ 鄧麗君
謝謝喔,怎麼看她這張圓潤美麗的臉,都不像是福薄的人,可惜啊~~ 傻傻 於 2007/11/20 00:32回覆 - 10樓. 知癮者2007/11/01 12:28我沒能弄懂ㄟ
為甚麼一定要相見才能歡?
網上
妳看我們一群人
不相見也能歡!
要不要訂個
不相見歡
的詞牌 - 9樓.2007/10/31 09:52能寫詩詞李煜皇,無能作成宋皇囚。天命也;
望江南 南唐 李煜
多少恨 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多少淚 斷臉複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 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是啊,所以李煜是個好文人,卻不是個好政治家呢~
傻傻 於 2007/11/04 00:50回覆 - 8樓. nothingelse2007/10/29 19:08作業(二)
這次傻姐額外給我的作業,我決定直接貼在這裡嘿!!!!
不想帶回家了~~~~,因為這不能成一篇文章的呗!!!!
不過她別想讓我不催文的,因為大家都愛看的阿~~~
我的罪民們都說要看傻姐的新文章,嘿嘿嘿嘿,
所以罪首只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新詩:
靜夜,我丟掉紅塵,輕步登樓不語。
新月也證實了我的新生,我就好像被牛奶沐浴。
人生難得寂寥,可說是偶遇。
為了世間那紛紛擾擾的來與去憂鬱,
那不如去淋一場雨,來得有趣
天天看著來來去去,
真的是太有秩序
而無奈的是不分早晚
都還是有人被無謂的風風雨雨亂了心緒
從擦滿胭脂的臉上滴下幾滴恐懼,
而想說靠著酒精來滿足看不到的欲。
自然覺得人生就像地獄。
其實只要拋掉過去,
這個世界就會非常有趣,
任何事物由你駕馭。押ㄩ韻,為仄聲韻。
古詩:
紅塵拋棄靜登樓
半月照吾如洗頭
偶遇寂寥非易事
人間紛擾雨中遊
來來去去真無趣
雨雨風風使人愁
藉酒澆愁愁越烈
回憶不想世間悠ㄡ韻起,七律平韻起。
- 7樓. 晨曦Catherine2007/10/29 16:35我們這次喜事沒約好也是大家都穿紫色系列相見歡
- 6樓. 小帥哥~女人可以這樣過日子2007/10/29 13:43為什麼都是三條線
這麼久的三條線 應該要加幾條了吧?狂龍這下知道有功課不好玩了吧?
- 5樓. 飄零夜雨2007/10/28 13:40《秋 眠》
《相見歡》眉 紅
誰人畫了眉紅?嘆匆匆。無奈胭脂環瘦,椅樓空。
瀟湘月,玲瓏水,幾千重?莫讓癡弦不見夢如風。
-----
〰★春城何處不飛花★〰
〰☆瀟湘夜雨任飄零☆〰。。傻傻午安..祝順心如意..
大師~ 我如果說你乖,你會不會想打我...
偶有誠意一點,陪一首好了,步你的韻,午休匆匆掰,不口以笑..
。
《相見歡》楓 紅
秋來雁去楓紅,夢痕匆。乍醒癡心嗔念,願皆空。
千江月,千江水,去又重。但見蕭蕭殘葉捲隨風。
傻傻 於 2007/10/29 14:02回覆 - 4樓. TT.2007/10/28 00:54還在未識愁滋味的小時候,特別喜" 歡 " 哼這首曲~~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3樓. nothingelse2007/10/27 19:16我偏要成懶鬼給你看!!!
傻姐阿??
就你一個人可以懶喔????
少來了~~~
我也要偷懶的啦~~~~
拖個幾天再把作業交出來嘿~~~~
哈哈哈哈~~~~~
好ㄅㄢˋ喔,
你好乖,我有看了,有空再來好好對付......,
啊...不....是誇獎你嘿~
你最乖了,接下來還有功課喔~。 新詩一首,古詩一首,
意境知癮哥哥有說了,還有韻腳都給了,快去忙嘿,
小朋友要乖一點,認真一點,鼻要老是震我啦,粉嚇人~~~~~~~~~
傻傻 於 2007/10/29 12:18回覆 - 2樓. Bloghost2007/10/27 16:38詞
抽空細讀這些詞, 不禁怔怔無言..............
詞的美, 在於他的抑揚頓挫之中又暗藏著簡單變化.
限制更多, 但是卻更是美麗.
與其說李後主的詞, 我最喜歡的卻是蘇軾的"江城子", 每次想到他寫出這樣的詞之前的獨自思量, 總是濕了眼, 塞了鼻...........
女人失去了丈夫, 還會有人疼惜, 最後落個貞節牌坊, 至少含辛茹苦, 人人得以歌誦.
但是男人失去了老婆, 那種苦, 卻是無人可以了解的, 雖然可以再娶, 但是同生共死的誓約, 換過再多枕邊人, 總是不同的.
人說糟糠之妻不可棄, 實在是因為一個男人不能失去他的老伴, 風月場所的逢場做戲, 只有不夠聰明的人, 才看不清其中的色與空..............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我高中第一次讀"江城子"時,老實說不懂它的意境,就覺得怎地忒悲? 加上他描述的意境又不如女詞人,雖悲淒卻帶著讓人憐愛之心,所以當時只讓人覺得死絕悲慘,其實並不喜歡...
一直要到很多年以後,見識到人生的悲歡離合了,那哀苦才能讀入心頭。
我想,中國人教給男人的,無非多是--男兒有淚不輕彈,膝下有黃金,要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等等,所以男人更習慣把苦往心裡藏,久了成了沉哀,深深埋.....
所以很開心詩詞歌賦的好處,也教人能夠得到釋放,不需多言,便能述盡,或吟唱或創作,詠嘆間所有情懷隨之ㄧ瀉千里.......。
傻傻 於 2007/10/29 13:3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