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耕莘文教基金會主辦的『耶穌會士在台福傳口述歷史計畫』新書發表會,將於5月2日(六)下午兩點在耕莘文教院舉行。會中將發表耕莘青年寫作會會長陸達誠神父的口述史《誤闖台灣藝文海域的神父》,由陸達誠神父口述,耕莘青年寫作會成員Killer撰稿,郭芳贄、夏婉雲、凌明玉、李儀婷等編輯。書中分享他與文壇友人三毛、朱西甯、朱天文、司馬中原、王文興、李家同、琦君等人的真摯情誼,歡迎藝文界的朋友一同來參與。
詳細活動內容,請上「耕莘文教基金會」網站查詢(http://www.tiencf.org.tw),或電洽(02)2365-5615分機320‧向王小姐報名,email是liyuan@tiencf.org.tw。
誠摯邀請眾候鳥們回灘聚舊!
值得一看~口述歷史初衷:你不知道的修道人
一位耕莘青年寫作會老骨頭的感念 |
耕莘文教院長期在文化上的深耕是不容忽視的貢獻;而耕莘青年寫作會這個不太有宗教色彩的寫作團體成員,四十五年來進進出出耕莘文教院大門,堪稱一絕吧﹗
雖然我不「認識」張神父,卻可以經驗到他對青年的影響,陸爸對青年的影響,後來我從這經驗體驗到復活是什麼﹗ 《愛的酵母,陸爸》 暑期寫作班哲學組與小組指導陸達誠神父 (第一排左二,手持文件夾者) |
- 4樓. 客旅貞吟2009/04/28 10:22耕 莘
大 學 時 常 去 耕 莘 文 教 院 ﹐ 教 我 們 一 些 課 的 神 父 們 (例 如 陶 雅 各 神 父 )就 住 在 那 裡 ﹐ 我 喜 歡 找 他 們 談 生 命 的 一 些 困 惑 問 題 。 至 於 寫 作 會 ﹐ 我 當 時 知 道 ﹐ 可 惜 沒 敢 參 加 。 現 在 想 來 ﹐ 實 在 是 錯 過 難 得 的 受 造 就 機 會 。您很有福!能夠認識許多任課的神父,談生命的一些困惑問題。
耶穌會神父們實在是台灣文化教育的推手。上網查了一下兩則提到陶神父的文章:
1983年由馬愛德神父引導下,向主教申請正式成立華人教會,獲得首肯,同年十一月耶穌君王節開始在 St Clare 教堂每主日中文彌撒,主教並派陶雅各神父為輔導神長。
傅園回首浴青春 (取片段~~2005年的)
最後的一天﹐我們也拜訪了座落在羅斯福路的耕莘文教院。那是台大學生的第二個家園。我站在詢問處﹐請值班的服務小姐唸給我聽住在本堂的神父們的姓名。有二位神父我曾參加過他們帶領的避靜﹐但他們並不認識我。我認識的都曾是台大外文系的教授﹐畢業四十年後神父們都相繼去世﹐安返天鄉。當年我們在文學院唸書時﹐有牧育才神父﹐郝繼隆神父﹐袁國柱神父﹐勞治國神父﹐及陶雅各神父﹐他們曾教過我們﹕英文會話﹐西洋文學概論﹐散文﹐莎士比亞﹐西班牙語文﹐及社會學。但在書本之外﹐他們送給我了一件一生中最可貴的禮物﹕信仰。他們的播種﹐使我有機會認識了這位獨一無二的天主。在神父們幾十年在台大的教書生涯中﹐培育了無數優良的天主教徒。我何其有幸就是其中的一位。如今正隨著他們的腳步﹐宣揚天主國的福音。
- 3樓. 捍衛自由者2009/04/28 08:48耶穌會士 都非常優秀
我會去參加
- 2樓.2009/04/28 08:03
就是這一句:人們內心渴望的是經驗到愛的價值,被接納、寬容與尊重,才是永遠最具說服力的見證!
:)
是的!而這些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養分呢!
小河 於 2009/04/28 22:50回覆 - 1樓. 北歐寄居蟹2009/04/28 05:10溫馨~
提到耕莘就很親切很溫馨!那兩個夏天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回憶!
還多虧有你這樣不吝付出的人在灌溉、在回饋!
謝謝你喔!
嗯!就算是替所有當年受益的年輕人回饋!包括妳囉!
另一方面,也算是彌補一個遺憾:無法按陸神父的心願去做:「在寫作會具體協助輔導青年」。
弱智者對我的吸引力比較強。
小河 於 2009/04/28 05:3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