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顆蛀牙「較量」
相信人人都不喜去找牙醫,而人生中,我首次要去抽牙齒神經筋,在沒有辦法下只好乖乖就範。
直直地躺在牙床上,腦海思量的是如何把牙齒下的神經筋弄廢?醫生還真是高明,是誰發明了這種既能保住牙齒,又不牙痛的妙方,真是行行出狀元。
躺在牙床上雖見不到那恐怖的畫面,但只想象:牙醫兩只手拿著「武器」,在那張血盆大口裏挖來弄去,助手拿著一支吸管在吸,嘴角還掛著另一支吸管,齒旁臉頰處塞滿白花花的棉花,就想象,這畫面就夠恐怖了。
牙醫的工具超多,一會兒是電鉆,一會兒又是照X光片,一會兒又是電照烘乾,仿佛有使不完的用具。
一會兒聽到牙醫告訴助手要「十四號的」,一會兒又要「二十號的」,號碼一直變,有時會說太大了,裝不下,躺在牙床上張大口的我,一直在琢磨牙醫喊得這些號碼到底是啥工具?
最後好奇地張眼偷瞄一下,見到原來是一根根有小小夾頭的針,有時還瞄到更小的。
當時想,如果一个不小心掉進喉嚨裏,該怎麽辦,會不會被吞進?
後來上網查詢才見到那些針,是用來一直頻繁地插進牙根的尖部,把那根深埋的神經筋挫死弄廢。
難怪歸家後,嘴右角還沒感覺,因麻藥還沒退。
第一次抽了兩根牙神經筋,牙醫說我的牙齒好牢固,好像共有三或四條筋,唉!這牢固不但保不住牙齒反而令我多受罪。
躺在牙床上一動不動快三個小時,整個身體是緊張到又僵又麻,幾乎都站不起來。
躺著的我這般受罪,再看看瞪著我的口連續工作了快三個小時的牙醫,可是一直彎着腰、低着頭,如要論辛苦,牙醫比躺在牙床上的病人更辛苦百倍。
這位牙醫,是一位超有醫德,並可信任的好牙醫,且她的手很輕。
想想,如一次連續工作兩三個小時不停歇,收幾千塊的費用,也不算貴;如沒有一顆對這份工作熱忱的心,沒有一顆為病人除病痛的心,如何能堅持天天對著一張張血盆大口及醜陋的牙齒牙床!?
《與一顆蛀牙「較量」》刊于 03-20-2025菲律賓《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