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花園裏的園丁
自從觀看過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采訪後,對他的好感倍增,某日無意中見到群友貼出的鏈接,有柯文哲的字眼,就点击下去,计划邊在電腦上忙,邊聽采访,最后,好幾次發覺,我已已经完全停下手中活,專注在他的演講中。
在柯醫生二三十年的醫療生涯中,當了台大外科加護病房主任十七年,看盡人間的生死無常,現以市長來演講,这雙重身份下講出的話,更有深度,也更令人沉思。
他對醫學院即將畢業的學生教誨:「對醫生來說,病人是眾多病人中的病人;但對於家屬來說,他可是唯一的爸爸,太太或女兒。視病猶親,醫生沒有辦法把每個病人救回,但不要留下遺憾。」
「如果在醫療上遇到很難決策的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假如這人是你兒子。要怎麽開刀,那就好了。如果一個醫生對病人的病痛,已沒了感覺,那是醫學教學的失敗,那也请回,不必再來當醫生了。」
在我們普通人眼裏,醫生是可以改變生老病死的,但柯醫生說:「醫生沒有那麽厲害,園丁也無法改變春夏秋冬,園丁只是讓花在春夏秋冬之間開的好看一點,醫生也只是讓病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的好看一點,就這樣而已,醫生是生命花園裏的園丁。」
柯市長的人生哲理就是:「心存善念、盡力而為」;他的人生態度:「認真過好每一天,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他說我看過許多年輕醫師,剛畢業時充滿熱情,結果因為幾次的醫療糾紛而氣餒,從此憤世嫉俗。他对学生說:「我們對人家好,99.5%的人也會對你好,只有那0.5%的人反其道而行。但不要因為那0.5%而放棄99.5%。」
「人一輩子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挫折和打擊,人最困難時,不是面對挫折打擊,而是面對挫折打擊時,沒有對人世失去熱情,那才是最困難的。」
他說為病人裝上葉克膜就可取代肺臟,心臟等的功能,就能活著,即使是三個月還能活著,但那叫活著嗎?柯市長告訴台下的學生,今晚回家,躺在床上要睡覺時,問自己一個問題:「怎樣才算是活著?」

《生命花園裏的園丁》刊于 11-17-2022菲律賓《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