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造訪大霸
今年春節大年初一,我和太太帶著小兒子,三人一起去爬大霸尖山,這是我第四次召訪大霸尖山了。
第一次去是民59年,我大三時,跟醫學系的同學一起登頂,當時要從山體南側沿著岩壁向上攀升,有幾個路段幾乎是垂直向上,所以登山客用樹幹搭建木梯方便登頂。
第二次去大概是民國74年,當時是救國團的全盛時期,登大霸尖山蔚為風潮,中影甚至也拍了一部電影就叫作「大霸尖山」,描述一群年輕人的登山過程,半途上的「九九山莊」,當時可說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林務局也在岩壁上興建了不銹鋼梯,方便一般學生登頂。
但是大霸尖山的岩層是「頁岩」,相當脆弱,常有剝落,經年累月之後,鋼梯也鬆動損壞了!雪霸國家公園成立後,就將鋼梯拆除,希望不要再加速破壞山體,也在霸基立了「禁止登頂」的路牌,不過還是可以爬旁邊的小霸尖山,第三次是民國82年,我擔任衛生署副署長時,與我太太和衛生署同仁同行。
民國59 年首次登上大霸,當時是可以由木梯登上霸頂。
民國82年第三次來到大霸,就只能到達霸基。
故地重遊?
今年為何又興起登大霸尖山的念頭呢?有幾個緣故,第一,過年時我想找一個沒有「人潮」的地方度假,中南部一定到處都是人,花蓮的話我連火車票都買不到,所以只能留在北部,氣象又說台北與宜蘭都會下雨,我看到新竹的大霸尖山天氣是晴朗的,當然成為首選,第二,則是希望我的小兒子大學畢業前可以陪我一起爬一座百岳,第三,過年期間熱門的登山路線(玉山、雪山、嘉明湖、北大武山)全都爆滿,大霸尖山應該是沒什麼人,因此我們就來大霸了。
民國102年 我小兒子葉天鈞陪我和我太太登大霸群峰,在 小霸尖山山頂留影。
觀霧山莊
為什麼大霸沒人爬?其實是因為「路程」的問題,要爬大霸尖山必須經過竹東、五峰直到雪霸國家公園的入口,這裡林務局有一個有名的「觀霧山莊」,以前有開放旅客投宿,目前整修中。觀霧山莊應該是台灣觀賞山景最為方便且最美麗的地點,它正前方有一山谷,下方是馬達拉溪,原住民語,意思是紅色的溪,接著大霸溪與雪山溪會合,最後進入大安溪從苗栗出海。對面則是雪山山脈主稜,尤其是雪山山脈積雪時,真是美不勝收。
能夠媲美觀霧山莊的景點,可能只有能高越嶺途中的天池山莊,但天池山莊必須步行才會到,遠不如觀霧山莊的可近性。
從中霸坪看大霸,最能夠感受到大霸的氣勢和壯麗。
大鹿林道封閉
大部分登山客都會到觀霧山莊前路標15k及20k 的民宿先投宿一晚,第二天再繼續開車到大鹿林道的起點,開始步行前進到登山口,大鹿林道長達19公里,本來是可以開車進入的,但因為常有落石事故,保養不易,後來國家公園就將大鹿林道封閉,所以要攀登大霸尖山來回突然多出了38公里,嚇跑了許多人,從此大霸尖山的登山人口急速銳減,這就是我確定大霸尖山人煙稀少的原因。
我們在大年初一出發,19公里的大鹿林道花了5個鐘頭,抵達登山口後,還有4公里,這4公里坡度陡,又花了4個鐘頭,即使我太太平常就有登山經驗,最後半公里,體力也有點吃不消。
小霸尖山雖然比不上大霸壯麗,但它的山容秀氣,是棲身在大漢旁的小家碧玉。
大年初一晚上,山莊內共有15人,除了1個是林務局的管理員,其中7個是台灣人,另外7個是外國人,分別來自英國、加拿大、波蘭,我從沒想到台灣人跟外國人居然會一樣多。外國人也提到台灣登山人口怎麼這麼少?我們也知道外國人對戶外活動很重視,並視為理所當然的,我無意中聽到他們的對話:「台灣好美啊!」可歎的是,多數人身為台灣人,卻不知道自己生活在這麼美的地方!
第二天準備登頂,路程也不短,有7公里的路程,前2公里是上坡,如果要欣賞日出,清晨4點半就要出發,大約6點前抵達3050高地,當天清晨萬里無雲,日出景色美不勝收。雖然大霸尖山不能登頂,但旁邊的小霸尖山還是可登頂,另外,附近還有伊澤山和加利山,都算是百岳之一,所以來一趟就可以完成四座百岳,對登山客來說非常且有吸引力。
設施因陋就簡
經過了17年重回大霸,登山口附近的地形變化很大,與我記憶中的登山口有很大不同,登山步道比起以前改善許多,設有木階讓登山客較為輕鬆攀登,而「九九山莊」也屹立不搖!而且它是全台灣唯二有廚房的山莊喔(雪山三六九勉強算有廚房)!九九山莊可說是全台灣設施最完善的山莊,但可能是林務局經費不足吧!主要廁所不通,只能用簡易廁所,房間的床板也年久失修,吱吱作響甚至有陷落的現象,我感觸很深,過了這許多年,我們國內的登山環境還是如此因陋就簡。
盡我所能
回台北後,我沉思良久,我衷心期望政府可以積極改善國內的登山環境,必須鼓勵國人將登山做為休閒旅遊的一部分,另外在觀念上的扭轉更為重要,現今登山客飽受忽略與歧視,要將以往登山客會破壞環境的污名化標籤除去,我認為只要有妥善的配套措施,登山與維護自然環境可以是不相牴觸的,沒有理由禁止民眾親近大自然,去認識我們自己的土地。
過年期間,許多人在家中無所事事,抱怨無聊,不然就是出國旅遊,人數創新高(每日12萬人進出國門),我建議,每兩次出國可以改為一次國內旅遊,國內旅遊步訪安排登山度假休閒,我們的自然生態環境是世界一流、得天獨厚的,尤其大霸尖山是極具有特色的登山路線,如果連這條線都沒辦法興盛起來,那我只有「失望」二字,當然我也想盡我所能,與登山同好與熱心提倡登山運動的團體及企業,一起來為打破現狀努力。
在3050 高地觀日出,美不勝收,大小霸就像一對恩愛夫妻,屹立在 高地前雪霸稜線,同一地點,也是看夕陽落日的最佳景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2013/03/20 11:28这个政府养了一堆
十几趴的退休的军公教,還有无聊的烟火秀,中横及大霸尖山和其他有意义的都不管了! - 5樓. 允執厥中2013/03/19 13:54回憶
署長年輕時好帥喔, 這篇文章讓我記起我的大霸之行, 那時還沒拆鐵梯, 要往小霸時同學怕我腳力不夠讓我留在原地等, 但看登頂的山友陸續回來, 問他們說不遠, 回半小時就到了, 心想就這麼一條路, 同學回來一定也會碰到, 於是獨自一人上路, 沒想到才走十來分鐘前面都是稜線哪有路, 已經"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了, 看到稜線兩邊萬丈深淵, 本身又有懼高症, 當下兩腳發軟, 又滑了一下, 差點摔下山崖, 就順勢趴在稜線上, 慢慢"爬"(真的是用爬的喔)到小壩基的地方, 還好霸基都是很穩固的大石塊, 巴著一塊大石就躺在上面休息, 幾分鐘後驚魂稍定, 才起身攻頂, 攀上幾塊大石後聽到同學從山頂傳下來的聲音, 像遇到救星般喊了同學的名字, 同學嚇了一跳, 說你怎麼也來了, 至今想起那段"孤獨之旅", 都還能感受到人面臨處境時油然而生的生命意志力, 雖說是小CASE, 確也能引發潛藏的一股力量!
那次去大霸連登四座百岳(搭便車), 而且聽說有人連去六趟都因天氣關係無法四岳全上, 沒想到我第一次去就陽光普照, 四岳全壘打, 想來與山有緣吧!去之後二年鐵梯就拆掉了!
- 4樓. 善男信女2013/03/19 08:27拜託 您就是政府的影子之一
版主曾列名政府高層人士 馬總統以前的副手
您都推動不了的話 這個國家就沒有希望了
人民多爬山愛好大自然
健保就不會虧損累累了
- 3樓. ski2013/03/19 06:07民国70年左右的山顶
记得民国70左右的山顶
是要拉着铁链才能到山顶
还没有不锈钢梯
- 2樓. 三眼2013/03/18 23:31十九公里
對登山者而言那十九公里確實是冤枉路 !!
希望能有所改進 !
- 1樓. 寄居者2013/03/18 19:59小霸那張照片很美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