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滿夫婦今年2月回台灣時,攝於七星山上
走過喪子之痛
2002年9月3 日星期二,陽光普照,那天是公立學校結束兩個月暑假開學的第一天。陳麗滿讀高中十二年級的兒子Jacob,放學後開車載著同學David 回家,在公路上遇到紅燈,Jacob守規矩地在十字路口前煞住車,不料一輛卡車因駕駛員打瞌睡,自後方狠狠地撞上,造成車上兩名極優秀的少年學子傷重死亡。
當時Jacob 和David 都是(北)維州Oakton高中的高材生。前者的GPA是3.875;後者是4.0,他們正準備申請大學,前途一片美好。
麗滿下班回到家,等待她的是令人難以接受的噩耗!
麗滿和猶太裔夫婿魏大衛(David Wilens)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們勇敢面對叫人心碎的事故,轉眼已經過了快八年。他們臉上依舊充滿喜樂的笑容,在教會一如既往地熱心服事,他們這一路是如何走過來的呢?
樂意服事、幫助人的青少年
「當Jacob出事時,」麗滿回憶:「是聖經的話語安慰我、支持我,帶我走過喪子之痛!」
走訪麗滿夫婦談這段悲傷的往事,讓我有點掙扎。我希望他們的經歷可以幫助有類似遭遇的人,又怕勾起他們的傷痛。訪問前,我婉轉問麗滿:「可以談嗎?若不行也沒關係。」
她在電話裡平靜的說:「妳來吧!」
走進麗滿溫馨的房子,只見偌大的客廳擺滿Jacob從小到大的相片。我很快明白,要了解麗滿的見證故事,需先了解Jacob這個孩子。
「Jacob小時候是個非常好奇、容易闖禍的孩子。」麗滿回憶說:「他很調皮,很不順服,在七、八年級的青春期階段,個性很拗,看誰都不順眼。」
他上高中後,父親大衛花很多時間陪他,引導他接受神,基督慢慢進入他的生命,改變了他的性格,前後判若兩人,不但功課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喜樂,有很好的人緣。「特別是他回天家前那個暑假。」麗滿記得,他隨著青年團契的mission trip去紐約參加救世軍(Salvation Army)幫低收入戶照顧孩子、帶領兒童夏令營,獲得許多友誼,每個孩子都好喜歡他這個大哥哥。
「他生命的最後一年特別樂於服事與幫助人。」麗滿還記得,有一次Jacob無意間在IM(即時信息)上得知某個同學充滿負面想法、情緒困擾,他趕緊問父親該如何伸出援手。過世前三天,還熱心的跟著父親去幫教會弟兄搬家。
「他是我學習的對象。」麗滿驕傲的說:「很多孩子告訴我,Jacob是他們的榜樣。」
從紐約的短宣回來之後,他更敬畏神、信仰也更堅定,大家都看見他的轉變。「他遵守神的教導,懂得拒絕試探!」麗滿透露,曾有女同學非常喜歡他,但他不願意和她獨處做出「不榮耀神的事」,而拒絕了對方。
走過傷痛
這麼乖巧的孩子驟然被神接走,父母萬分不捨與傷痛,內心卻有一份在基督裡才有的平靜。「當我趕到醫院,」麗滿回憶:「警察告訴我,Jacob急救無效時,我平靜又肯定的告訴他:『我是基督徒,我知道我的孩子去哪裡,將來我會在那裡與他相會』。」
出事的第二天早上,瑞鳳師母和教會姐妹趕到麗滿家慰問。眾人為她的傷痛禱告,麗滿主動請師母朗讀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3~18節。(請見下面附錄)
「神的話語是最好的安慰劑。」麗滿指出:「在失去親人的時候,聖經裡許多經節穩住了失落的心。」
「還有靠著不住的禱告,」大衛在一旁補充。Jacob剛過世的前三天,他非常難過,走到哪似乎都能看見Jacob的影子,那種感覺既灰又澀,他不住的向神禱告,神奇妙的轉變了他的想法:「神太愛Jacob,所以先把他接走,在天堂與神作伴。這是好事,我為什麼悲傷呢?」
他也重新檢視生命的意義。「人的生命本來就屬於神。我不能說我配活在世上,我只是照著神的旨意而活著。Jacob的生命也是如此,」大衛深深地吸一口氣,說:「他十六年的生命是上帝給我的禮物,祂賜下,祂也能取走。沒有人能說,他應該活更久。神把我留在世上,我想是神還要我為祂作工。……生命的目的就是幫助更多人,不是嗎?」
大衛和麗滿在Jacob回天家後,更熱切地在教會服事,除了青少年事工、週末查經班、教新移民英語,還有幫助其他遭遇不幸的人。
死後還有永生和盼望
這七、八年來,經人輾轉介紹,他們夫婦幫助過幾個遭遇類似不幸的家庭,有的失去丈夫,有的像他們一樣驟失愛子。「除了神的話語,沒有什麼可安慰人的。」麗滿語氣堅定的表示,失去孩子對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痛楚都是一樣,都是無限的痛。但是,對非基督徒來說,「死亡」就是失落;基督徒則不然,死亡之後還有永生和盼望,因為有這認知,傷痛便得以慢慢減輕。
麗滿建議剛遭失親之痛的人:「不要強迫自己做什麼(例如整理財務、上班等),因為自己是破碎的人,需要放鬆。」
麗滿有兩個孩子, Jacob是哥哥,另外還有個小Jacob兩歲的女兒Rebekah,今年夏天將大學畢業,麗滿半開玩笑說:「我也應該可以退休了。」
去年,麗滿夫婦去加州參加台大畢業三十週年校友會,大衛代替受邀的麗滿,上台談「生命的經歷」,他談的是兒子的生命,全場靜默聆聽。大衛告訴大家,Jacob如何從個性頑強、容易發怒的孩子,轉變成謙卑、敬畏神、廣受大家稱讚的好少年——雖然生命只有短短十六年半。他說:「生命不在乎長短;而是在乎活得好;而他曾經活得很好,我很欣慰!」 (Life is not how long you live, but how well you live, and he lived well.))
(附錄)安慰麗滿的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章) 13.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
|
(希伯來書 11 章) 13.這 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
|
( 哥林多前書 第十五章 ) 22. 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 |
(哥林多後書 5 : 1 ) 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
(刊於傳揚福音雜誌六月號)
- 24樓. ThisIsTheWay2010/10/07 11:36信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
上個月參加 David Pawson 的 seminar,
聽他分享她妻子和女兒罹患重症的故事,
我們聽得都流淚了,他自己也擦了眼淚,
... ...
- 23樓. 大和敗今女2010/07/15 13:30生命的故事
用生命寫下的故事,總是令人感動良久~~~
Swiss Spirit, New Arrive謝謝來訪~~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 於 2010/07/15 21:42回覆
- 22樓. Tk7k+m2010/07/12 11:31為您們祝福禱告
彥琳阿姨和麗滿阿姨平安:
讀到這文章,我們都覺得很難過.....
很難想像假如有一天,我們突然看不見爸媽了....
但是,相信主耶穌一定會緊緊的抱住我們的,
就像我們在主日學聽過的"沙灘上的足跡"那個故事。
我們會一直為麗滿阿姨大衛叔叔禱告的。
Tk7k的阿安+阿理+大凡+大恩+小均+小萱+小平+阿飛媽敬上
主內平安~~
我也很喜歡「沙灘上的足跡」故事,
神一直與神的子女同在,只是世人粗心未察罷了。
謝謝來訪與代禱,
願神保守你們、與眾人同在。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 於 2010/07/12 12:17回覆 - 21樓. 新天新地2010/07/06 21:21榮耀的身份
能夠這樣對待親人的生離死別 也是當年吸引我受洗的原因之一
上帝使萬事互相效力 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這樣真是讓世人分出 我們是神的兒女 這榮耀的身份
- 20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2010/07/01 09:23祝福麗滿一家
看到相片覺得眼熟﹐ 原來是我們同學。 能從喪子之痛走出來﹐ 沒有虔誠的信仰﹐ 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難怪說信神的人有福了。 祝福麗滿一家。 - 19樓. 蔡岱安2010/06/25 12:26看來我們有共同認識的人
雅各過世時,麗滿的大姊曾打電話給我,我們兩人在電話中一起流淚。
麗滿與大衛的堅強,確實令人佩服,為神做出最好的見證。
- 18樓. 為高雄氣爆災民加油!!2010/06/23 11:43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神!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神!
復活在主,生命也在主,
信主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非常感人及激勵人的文章,
謝謝彥琳姊妹的分享,
願上帝賜福妳和麗滿&大衛賢伉儷! - 17樓. 甜水窩蜂鳥2010/06/22 01:45永遠的Jacob
每次走過50接近7100大道的那一小段,我都會想到他.
生命之意義,不在長長久久,而是活出祂的典範,活出永恆.
永遠的Jacob,永遠的帥哥!
他真的好帥~~明星的身材和face!
Jacob去世前的那個夏天(8月) 回台灣,
在忠孝東路碰到星探找他去試鏡,
可惜隔天他就要上飛機回美國,未能成行。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 於 2010/06/23 11:19回覆 - 16樓. 鄭毅2010/06/21 06:56你的文章還是一樣優雅
還真被你的標題嚇了一下,
寫的好感人。
被大記者誇獎,真是榮幸之至。
看了你的「記者生涯」,
我想……
偶當年選擇去國語日報實習真是「明智之舉」。
你的文筆簡潔生動,我一口氣就讀完8篇連載,真是緊張刺激!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 於 2010/06/21 11:21回覆 - 15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0/06/21 05:19做母親的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為你祈禱!我會把你的安慰轉告麗滿~~謝謝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 於 2010/06/21 11:0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