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降文 (2015.4.8.星期三)
詩曰
觀念心態造作為,世態炎涼心之會;
音聲文詞傳教化,菩薩降來原靈會。
聖示
諸聖佛及諸賢生等午安!(眾學員:恩師午安!)
人心之起動乃是一切萬有形成之根源,佛性與魔性亦是天地中兩種對應之元素,慎其初發之念心,乃是主理終極結果之本源。人若一生不能體悟人與自然界之關係,則易落入於輪迴受報之循環過程,終其一世亦僅是累積善與不善業力之形成而已。佛示現於人道世界,最主要之目的,乃是依種種法理來引導人道眾生解脫自心設立之框架,超乎陰陽業因輪迴之制限,將元身本俱之萬德莊嚴之法身,來於此時空因緣成就,並能推己及人地化消人類自己所造下之浩劫。因此欲俱備大能力者,並富有大福報,乃是必定要有真智妙慧。然而智慧與世智辯聰之差別,乃在於心態上是自然顯露,或是仍存在於凡夫知見之小格局。為大事之士必有過人出勝之出世觀念,非如同凡夫一般之心理。一切心態則是建立在無我相,更不執持我之榮辱與利害,出發心皆是以大局為第一考量也。
世間一切種種現象,有諸多層面與立場、角度,此乃是陰陽世界中亦非絕對性,陰中有陽,陽中含陰,是為大道之真理。凡事、凡種種現象亦非絕對性之意義。然人心本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中有非,非中有是,對中有錯,錯中有對。如何在此當中取得平衡,則是論道者應有之基本常識。中庸之道乃是一門學問,然亦非是不明對錯、是非,而是清楚了然是非形成之過程,心境能超然不涉其間。
修道者之初階,乃是明明白白分別善惡,表現出一付嫉惡如仇之態度。修道之中階,乃是能理解善惡本身背後所形成之因素,心態則能以包容、善解來看待。修道之高階者,乃是清晰洞察事務發生之過程,了知一切來龍去脈,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將會發展之始末。心境則能以一體平等慈悲之心量,以超然之般若妙智隨緣應化,隨機引渡,觀一切眾生為本我無異,此乃咱佛乘修持者必要具備之基本能力也。
世間於當今時空因緣,即是末尾收圓之時。一切好壞之報償,皆一一如實示現。富者有其享福之前因;苦難者亦有其承受之因果循環。如何於此萬象示現之當爾,心境如如超然,以自性妙智來體悟萬法,則是一項重要功課。心態在外相事境顯現當下,以何境界來面對,則是大道法則考驗修子功夫之實際課題。因此面對當今社會之亂象,修子如何自處?此乃是檢視修行功夫之良好時機。非是不能發表評論,而是自身心境上是處於二元觀,或是一元相來作依循也。
世事顯發來啟示,觀心正邪公與私;
菩提種子處處是,迴光返照自性持。
人最大之輪迴陷阱,乃是是非過於分明。此因不了知大道運化中,佛魔本一體、體用即一如、空有合一之宇宙玄奧。
為何氣天神祇與佛境有天大差別?乃在於其心量場主理能量場。突破善惡刻板之框架,乃是出離二元之基本條件而已。執善非善,念惡更非善也。
履行中庸之道乃是儒家倡導之根本教義,當中分寸、火候之拿捏,則是要真正悟道者方能契印諸佛本心也。
事發必有前因,植因必有果報。
無知之人枉涉入,耽誤此生大前途。
修道修心非執相,成佛成就即一相。
自在自然道本體,無我無為功德揚。
道之理則本簡易,眾生層次分法理。
回皈清靜無執著,不求自俱莊嚴儀。
諸天仙佛下化種種法理,主旨乃在助人道眾生脫離生死輪迴之假象,依種種方便權巧之法門來接引各種根器之眾生。然此二元世界論出世解脫之法,稀有人能信解,反倒是有為後天修福之方便法門,則是眾生甚為歡喜信受。如此雖沒有所謂對與錯,但執有為法之眾生欲重新導入正軌,則較一般無修之人更需加倍力氣。哎!法能渡眾,亦可誤眾也。
智慧乃是修道首要具備之能力。一般後天傳教者亦聲稱是為眾生添智慧,然而事實上誤眾生慧命者是真的也!因此真正佛乘佛心契入之修子,必要將上天所傳之根本心法用心來宣化,以收淨化凡心之作用也。好!今日不知汝等有何他事共研?
(韓生問:恩師方才言及佛性與魔性,大道天書中也曾談到佛性真如與魔性真如,但真如實際上是中性的,非善也非不善,而心則是一個轉化器,能使真如產生佛性與魔性的作用。若太在意佛魔問題,是否又會陷入二元對待之相?)汝方才亦部份直接來將佛性與魔性正確闡述。須明瞭,佛性與魔性同能量源,本身乃是體用問題。心為轉化善惡之器是為正確,因此諸佛教化終不離本心之開啟!本心乃是善惡未萌發之前如如無所分別之狀態。論世間善惡之行為,終不離心之作用。佛性與魔性乃是作用下之產物。
(韓:佛教強調眾生都有佛性,而且每個人的佛性都是平等的。然而弟子認為魔性卻是不平等的,因為魔性是由累世形成之不良習性以及種種業因糾結而成,每個人的魔性不盡相同,由傲心作為火車頭來領軍。)佛性是平等,魔性卻是平衡自然之作用。善之極至亦非純然至善!魔性由傲心為領軍之火車頭,此乃是魔性發揮後所形成之現象,已至作用末尾之狀態。其實魔性根本亦是道中之一平衡作用,佛境成就有時亦要魔性來催化。無魔(磨)難見道(佛),人總依二元黑白分明來觀世間一切,然而若不能出離此限制,難入真正本體。
(韓:道德天尊恩師在《修真通鑑》一書中說,形成魔性之業因須以德來化消。本門佛乘功法雖教導修持者契印真本體即有無量功德,可化除業因之干擾,然而眼前即有活生生的例子顯示,契印真如的修持者仍然去除不了不良的習性,等到稍顯神通之時,即一發不可收拾,直入魔道,拉不回來了。)汝此問題即回歸真如本體之作用。能契印真如者,不代表其完全將中性作用轉成佛性。心若不正,入魔則是理所必然!汝方才已提及到問題之答案了:魔性應以德性來化除,然德性從何引生?一則外在因緣(人、事、物)對其之啟發,再則受報苦磨後,迴心向道,由內觀自性而大澈大悟地、由衷顯發至善,進而行為表現符合道德。此乃是兩種管道。以大道宇宙無窮無盡之時空,生生世世乃至累劫,何時能逢澈悟契機?以天地來言,時空不是問題,乃是旁觀者與先一步見道者,感到可惜而已。
(韓:眾恩師曾多次在聖諭中感嘆說,最難掌控的是人心,因為人心易變。連仙佛都感到困難的事,對眾弟子而言當然更是無能為力。) 仙佛自然無法掌控,否則怎會言眾生自性自渡,佛不能渡。但仙佛可以佈下一顆成佛之種籽因。善知識亦可藉佛性之妙用,協助迷茫眾生早日尋求解脫之因緣。不是無法渡則不用種下因緣,天之使者與仙佛之本願為:唯一乃是令所有眾生早證菩提。
(韓:請問恩師,能量的提昇是沒有上限的嗎?)能有上限,表示仍未臻完備。完全契入宇宙本體,則無質量限制。用之則取,放之則自然也。契印真如乃是修持功法之一,如何增強廣大能量,除了用功之外,其實有一大竅門,乃是大德行之展現。大德行展現之時,能量則十分強勁來累增。吾觀當今不乏有德性之佛子,可惜乃是尚不能契入真道,因此德性之表徵乃是形成未來世福報之呈現。若能導向正道,其成就非同小可。
屆時有緣接洽,必要謹記,不可如同X生一般以詆毀其堂中事務來作溝通。雖不如理、不如法之事宜是為事實,但不論如何,皆要開啟一道改變之良緣。可改造、可接引者隨其因緣;不能轉化者亦無須批評。一切皆各人造化。尚有不明否?
促成團結化對立,公心為道天賜機;
和諧順應諸根器,佛心佛子了真義。
好!化解對立最佳之心態,乃是放下人我分別知見,理解、包容、善意、結合有德性之士,共成大道業,沒有尊卑高低之分別相。
好!尚有他事否?若無他事,為師今日甚為欣喜,咱未來聖務將由汝等用心來成全與成就也。好!吾退也。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