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作賊
2024/12/07 18:13
瀏覽428
迴響1
推薦7
引用0
南韓媒體採訪了幾名戒嚴當天,被派赴國會執行最重要的「清除國會任務」的「第707特殊任務團」及第一空降旅隊員。從軍人們的反應看出:這是徹徹底底的,由上而下的,違反憲法的政變與叛亂。
特別是那些無恥的,以尹錫悅為首的政客,從頭到尾以欺瞞的手段,誘迫軍人,讓他們以為是將與敵人北韓接戰,而事實上槍口是針對手無寸鐵的國會議員與平民,執行違法違憲的任務。
軍人們說,當天接到「和北韓有關狀況嚴峻,可能立即出動,請準備好槍枝」的指示。這些隊員以為是參與針對北韓的行動,但當天深夜登上直升機前才知道要前往國會,並對此感到驚慌。
以下是A、B、C、D四名軍人的證言:
A說,他所屬的部隊也下達「和北韓相關情況非常嚴重」、「可能立即出動,請準備好槍枝的指示」。之後,A某和同袍在搭乘直升機前聽見「前往首爾國會」的命令後驚慌失措。他們搭機時也沒有接到明確行動或者任務指示。
B也接到類似指示,且在飛行過程中才知道他們要前往國會。B表示,「我沒有帶實彈,而是帶沒有殺傷力的訓練用彈藥(UTM)」。B則引述當時身旁的鄰兵的牢騷:「我們是為了對付非武裝的平民才這麼辛苦嗎」、「不想當兵了」。
A和同袍在國會接獲了「把國會議員都拉出來」的指示,不得已打破玻璃進入。但A說:「因為是命令所以暫時聽從,但我覺得以非武裝的平民為對象,707特殊任務團還帶霰彈槍進去就太過分了。我們是第一梯隊(最高等級)特種部隊,是負責執行暗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和賓拉登這類恐怖分子任務的部隊,居然利用我們鎮壓國會,因此當時士氣低落。」
至於有媒體報導「特種部隊遭國會議員和民眾等人阻擋無法進入國會議場」的狀況,A表示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受過專業訓練的軍隊,「只要下定決心,我們能在10至15分鐘處理好狀況,我們是故意不跑的,只有步行。」
C和D則說,他們事先也不知道要前往國會。C說,他們面對手無寸鐵的平民感到非常驚慌。D則說:「對國民感到非常抱歉,我無法忘記市民看到我們時震驚的表情。」
D還講的更透徹:「上級不相信我們,所以在抵達目的地前才告訴我們行動地點是國會。好像把我們當成用完就丟的消耗品,我感到很憤怒。」
讀著這些軍人的證言,令人不寒而慄:這不是鬧劇,而是縝密規畫後的政變陰謀,是叛國,是倒退。整個政軍高層欺騙第一線軍人──就像1989年64前夕,進入北京的戒嚴部隊被斷絕一切與外界的聯絡,只准「學中央文件」,也就是一再對軍人複誦官方說法,進行精神動員,要他們相信他們面對的不是人民,而是匪類,讓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開槍。
如此欺騙軍人,讓他們如臨大敵,像是要投入和北韓有關的行動,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有軍事專家就憤慨地說:「軍隊是唯一合法的暴力機構。尹錫悅下令緊急戒嚴不僅撼動國民的日常生活,還對軍隊以守護國民的使命感堅守的忠誠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其實遠不只如此。尹所開的惡例,提醒了想要弄權奪權者:只要手上有槍,只要第一滴血流下,無論是士兵的還是市民的,那麼接著在「依法平暴」或是「保衛民主」的大旗下,所有暴力都會合理合情,也就不會有人再追究當初下令戒嚴,下令開第一槍的人的責任。甚至,下令開槍的,會變成民族救星或國家英雄。
這樣,或許……也許……有可能,在屍山血海之後,政變是會成功的。
世人傳說明太祖朱元璋起自布衣,疑心病與自卑感均重。趙翼的《廿二史劄記‧明初文字之禍》寫到一則軼事,他說朱元璋「學問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誤殺人,亦已不少」。例如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他在上皇帝的賀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語。
結果朱皇帝大怒:「『則』字音近賊也」,遂斬之。
這則不可靠的傳說,倒是可以用來描述南韓的現政權。原本應該立下典範,作法作「則」,領導國家的總統,卻作了以戒嚴為兒戲,違法亂紀的「賊」。
是賊,就該一直彈劾,直到他下獄或下地獄為止。
那些主張「我們也可以戒嚴」的人,也一體適用。
特別是那些無恥的,以尹錫悅為首的政客,從頭到尾以欺瞞的手段,誘迫軍人,讓他們以為是將與敵人北韓接戰,而事實上槍口是針對手無寸鐵的國會議員與平民,執行違法違憲的任務。
軍人們說,當天接到「和北韓有關狀況嚴峻,可能立即出動,請準備好槍枝」的指示。這些隊員以為是參與針對北韓的行動,但當天深夜登上直升機前才知道要前往國會,並對此感到驚慌。
以下是A、B、C、D四名軍人的證言:
A說,他所屬的部隊也下達「和北韓相關情況非常嚴重」、「可能立即出動,請準備好槍枝的指示」。之後,A某和同袍在搭乘直升機前聽見「前往首爾國會」的命令後驚慌失措。他們搭機時也沒有接到明確行動或者任務指示。
B也接到類似指示,且在飛行過程中才知道他們要前往國會。B表示,「我沒有帶實彈,而是帶沒有殺傷力的訓練用彈藥(UTM)」。B則引述當時身旁的鄰兵的牢騷:「我們是為了對付非武裝的平民才這麼辛苦嗎」、「不想當兵了」。
A和同袍在國會接獲了「把國會議員都拉出來」的指示,不得已打破玻璃進入。但A說:「因為是命令所以暫時聽從,但我覺得以非武裝的平民為對象,707特殊任務團還帶霰彈槍進去就太過分了。我們是第一梯隊(最高等級)特種部隊,是負責執行暗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和賓拉登這類恐怖分子任務的部隊,居然利用我們鎮壓國會,因此當時士氣低落。」
至於有媒體報導「特種部隊遭國會議員和民眾等人阻擋無法進入國會議場」的狀況,A表示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受過專業訓練的軍隊,「只要下定決心,我們能在10至15分鐘處理好狀況,我們是故意不跑的,只有步行。」
C和D則說,他們事先也不知道要前往國會。C說,他們面對手無寸鐵的平民感到非常驚慌。D則說:「對國民感到非常抱歉,我無法忘記市民看到我們時震驚的表情。」
D還講的更透徹:「上級不相信我們,所以在抵達目的地前才告訴我們行動地點是國會。好像把我們當成用完就丟的消耗品,我感到很憤怒。」
讀著這些軍人的證言,令人不寒而慄:這不是鬧劇,而是縝密規畫後的政變陰謀,是叛國,是倒退。整個政軍高層欺騙第一線軍人──就像1989年64前夕,進入北京的戒嚴部隊被斷絕一切與外界的聯絡,只准「學中央文件」,也就是一再對軍人複誦官方說法,進行精神動員,要他們相信他們面對的不是人民,而是匪類,讓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開槍。
如此欺騙軍人,讓他們如臨大敵,像是要投入和北韓有關的行動,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有軍事專家就憤慨地說:「軍隊是唯一合法的暴力機構。尹錫悅下令緊急戒嚴不僅撼動國民的日常生活,還對軍隊以守護國民的使命感堅守的忠誠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其實遠不只如此。尹所開的惡例,提醒了想要弄權奪權者:只要手上有槍,只要第一滴血流下,無論是士兵的還是市民的,那麼接著在「依法平暴」或是「保衛民主」的大旗下,所有暴力都會合理合情,也就不會有人再追究當初下令戒嚴,下令開第一槍的人的責任。甚至,下令開槍的,會變成民族救星或國家英雄。
這樣,或許……也許……有可能,在屍山血海之後,政變是會成功的。
世人傳說明太祖朱元璋起自布衣,疑心病與自卑感均重。趙翼的《廿二史劄記‧明初文字之禍》寫到一則軼事,他說朱元璋「學問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誤殺人,亦已不少」。例如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他在上皇帝的賀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語。
結果朱皇帝大怒:「『則』字音近賊也」,遂斬之。
這則不可靠的傳說,倒是可以用來描述南韓的現政權。原本應該立下典範,作法作「則」,領導國家的總統,卻作了以戒嚴為兒戲,違法亂紀的「賊」。
是賊,就該一直彈劾,直到他下獄或下地獄為止。
那些主張「我們也可以戒嚴」的人,也一體適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魔師帆正東2024/12/09 13:59韓東勳:尹錫悅不再處理國政
南韓執政黨黨魁韓
東勳八日和國務總
理韓悳洙會面,會
後指稱總統尹錫悅
自即日起至卸任前
,將不再處理包含
外交在內的國政事
務,執政黨並將有
序地推動他提前卸
任。但國會議長禹
元植八日表示,總
統職權由總理與執
政黨共同行使明顯
違憲。
王金平兩岸新論述 馬辦高度肯定:與馬英九主張一致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
平今天拋出兩岸新
論述,主張「兩岸
治權互不隸屬,主
權同而不分」,並
表示「分治而不分
立」是兩岸現階段
化解對立,打開僵
局,創造和平契機
的最務實作法。馬
英九基金會執行長
蕭旭岑回應,王金
平的倡議與前總統
馬英九主張一致,
值得高度肯定。
王金平今在中道和
平聯盟智庫舉辦的
和平宣言倡議大會
盟致詞表示,兩岸
分治是歷史遺留的
問題,運作70多年
來,已發展出各具
特色的生活模式,
這是大家必須正視
的現實情況。兩岸
人民共同承繼中華
文化,在語文、習
俗、宗教信仰上都
有相同的傳統,這
也是大家必須接受
的歷史事實。
王金平主張,兩岸
治權互不隸屬,主
權同而不分。尊重
兩岸分治的事實,
但不放棄兩岸人民
共同追求中華民族
福祉的機會;接受
現實的狀態,但不
否定歷史的情感。
蕭旭岑表示,王金
平的倡議與馬英九
主張的「主權互不
承認,治權互不否
認」,「兩岸不是
國與國關係」一致
,都堅守台灣人的
利益,回歸中華民
國憲法。
打經濟牌上位的尹錫悅 卻用6小時就讓南韓倒退10年
南韓總統尹錫悅彈
劾案12月 7日晚間
未能在國會通過,
南韓經濟將陷入中
長期不確定性增加
的局面。
選後醞釀罷免侯友宜? 吳敦義:賴清德不是盼朝野團結
吳主席 是 馬、王 都能接受的人選,是 國民黨內的
最大公約數。
吳敦義主席 應該參選 黨主席 、參選總統 才是 啊!
要相信老母娘是唯一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