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第229章[臺中市和平區] 雪霸] 夏日武陵4-1 櫻花鉤吻鮭發現百年
2018/08/26 22:00
瀏覽59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旅行日期:18.07.01~18.07.03 
關鍵字:雪霸國家公園界碑、雪霸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觀魚臺、雪山登山口服務站

武陵農場位於雪霸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因此,到達收費站之前,會先經過國家公園的界碑。

在臺灣所有的國家公園當中,雪霸可說是十分不容易親近的,除了國家公園管理處所在的汶水園區之外,觀霧、雪見和武陵遊憩區深居崇山峻嶺,不經歷一番舟車勞頓,無法窺見園內森羅萬象,中橫公路中斷之後,使得武陵農場與臺中市區更加遙遠了。

日據昭和12年(1937),雪山、大霸尖山一帶廣袤的土地被劃定為「次高太魯閣國定公園」,是今日雪霸和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前身,民國81年(1992)7月1日,雪霸國家公園成立,是我國第五座國家公園,總面積約76,850公頃,囊括雪山山脈19座百岳。

1.

層層山嵐在我們駛入武陵農場時緩緩籠罩山谷,這使我想起三年前走進汶水源區的情景,廣場上同樣樹林蓊鬱,不同於中南部鄉間易見的樟樹、榕樹或是茄苳,筆直松木、杉木並列路旁,帶點對歐洲風情的想像,充滿著渡假的愜意。

仿製成一棵大樹的入口標誌上,一隻熊站立著,一隻熊坐在枝幹上頭,是為了紀念一段感傷的故事:民國83年(1994),一隻出生兩個月餘的臺灣黑熊名為「小乖」,在臺中縣和平鄉(今臺中市和平區)一處山區遭受違法獵捕,右腳掌被獸夾夾斷,從此無法適應野外生活,只能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終身豢養。

窗外雨絲飄灑,遊客中心內放映國家公園四季風景,無論山岳,或者花鳥,都是攝影人在天晴時記錄下最燦爛的片刻,許多人不遠千里而來,正是為了一睹百岳丰采,雨天不適合登山,卻十分適合養精蓄銳,沉澱心情,館內提供豐富登山資訊,包含園內各山屋水源狀況,雪山登山步道沿線生態,行程規劃建議,以及登山裝備樣品展示等等,甚至擺設雪山主峰碑石的複製品,讓更多人體驗聖稜線的壯麗。

2.

「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座落於蔣公行館所在的高台,和七家灣溪溪床之間的山腰上,雖然從電視節目,或是許多書籍中已經見過櫻花鉤吻鮭的外貌,走進展廳,看到走廊盡頭真實存在的魚群在水缸中優游,還是讓人興奮莫名。

櫻花鉤吻鮭又稱為「臺灣鱒」、「梨山鱒」等等,是臺灣唯一擁有的溫帶性魚類,大正6年(1917)學者大島正滿的助手青木鳩雄在叭哩沙(今宜蘭縣三星鄉)遇到四季社駐在所警察津崎友松,取得來自斯拉茂社(今梨山)的鹽漬鮭魚標本,後來發表於「臺灣水產雜誌」。

兩年後,大島和美國史丹福大學魚類學權威D. S. Jordan將新發現的鮭魚命名為Salmo formosanus,由於櫻花鉤吻鮭來自於太平洋而非大西洋,之後被更名為Oncorhynchus formosanus,並且在民國101年(2012)獲得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ICZN)審查確認。

櫻花鉤吻鮭必須生長在水溫攝氏17度以下的溪流中,然而氣候屬於亞熱帶地區的臺灣,又是什麼樣的機緣,讓鮭魚能持續生存、繁衍呢?學者推估大約在78萬年前冰河時期,櫻花鉤吻鮭從大甲溪上溯至源頭,一直到冰河結束,被困在河川上游狹小的生存空間,稱作「陸封型鮭魚」,但是近期也有學者推論,櫻花鉤吻鮭原本是循蘭陽溪上溯,冰河消去加上河川襲奪的影響,才遷徙到大甲溪流域。

3.

根據展館的介紹,櫻花鉤吻鮭身體側扁,呈流線的紡錘型,背部稍高隆起,腹部較為平直,具有叉型尾和鮭科魚類的特徵──脂鰭,側線上具有8到12個黑褐色卵圓斑,背側有許多小黑點,成熟雄鮭下顎伸長、增厚,向上彎曲呈現鉤吻狀,而成熟的雌鮭卻沒有鉤吻,牠們居住於河川深潭,白天時游往淺瀨、淺流等地覓食,貌似美麗可人的外貌,其實生性兇猛,以水生生物、昆蟲或是其他魚類幼魚為主食。

櫻花鉤吻鮭是臺灣特有亞種,更是全世界鮭魚分佈的南限,只不過,隨著全球暖化的危機加劇,族群的延續越來越艱難,民國86年(1997)10月1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正式成立「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過去日本學者曾經在七家灣溪和司界蘭溪發現魚群,雪霸國家公園依照櫻花鉤吻鮭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將野放範圍擴大到羅葉尾溪、伊卡丸溪以及樂山溪,民國106年(2017)更開始嘗試野放520尾於合歡溪。

看似穩健的復育之路,起步卻不容易,早年為了維持德基水庫水質,民國65年(1976)政府在七家灣溪修築數座高達10公尺的攔砂壩,也因此對櫻花鉤吻鮭的生存造成致命影響,經過保育人士奔走,終於在民國88年(1999)拆除高壩,爾後追蹤發現,有八成的鮭魚順利上溯到溪源繁衍後代,現在從觀魚臺觀看溪流,還可以見到攔沙壩的殘跡。

「雖然很多人認為,櫻花鉤吻鮭的基因注定走向滅絕,但是我想,我們不能什麼事情都不做,至少可以透過改善棲地,並且不斷地追蹤調查,盡我們的全力,讓族群得以延續。」紀錄影片中,研究員肯定地說。

4.

到達武陵山莊之前,一條小徑通過半山腰的露營區,最後抵達雪山登山口,從此處出發,順著登山步道經雪山東峰到雪山主峰的路線,是目前攀登雪山最主要的方式,登山口服務站海拔2140公尺,木棧平台後方的大水池則是早年農場灌溉用蓄水池,木棧平台居高臨下,可以俯瞰七家灣溪谷,還有羅葉尾山稜,以及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等中央山脈北一段百岳。

樹蔭投影平靜水池之上,亮白與深灰方寸間流動著,這幾天西南氣流來襲,中南部山區往常被雲層籠罩,沒辦法望見大甲溪對岸南湖大山、中央尖山雄偉的山景,聳立天邊的雪山大概也視野蒼茫吧?正因為如此,遠方的風景,更加令人悠然神往。

參考資料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01中華民國(臺灣)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