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通識被忽視 老師不想教了
2008/12/07 16:15
瀏覽800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大學通識被忽視 老師不想教了 | |||||
![]() | |||||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雲林科技大學人文與科學學院暨通識中心主任林崇熙昨天在一場茶會中指出,目前大學課程規畫,多陷於各學系必修、選修等專業課程設計,缺乏巨觀性及統整性,也讓通識課程大受影響,沒有連貫性。 《通識在線》雜誌的年度作者暨通識中心主任交流茶會,昨天在世新大學管舉行,除各大學的《通識在線》編輯委員、顧問及作者,還有29所大學院校的通識中心主任及相關教師代表出席。 林崇熙說,有雜誌近年來對企業調查指出,業界選用校園新鮮人,最先考量的前3名是應徵者對公司是否有忠誠度、團隊合作能力及抗壓性,第 4要件才是專業能力,而忠誠、團隊合作、抗壓性等特質,都需要通識教育課程來培養。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通識在線》雜誌總編輯黃俊傑則指出,在科技高度發展下,現在的教育愈來愈趨向標準化、客觀化及數量化,這種方式只會培養出專業技能高,但心靈成熟度低的學生,只要面臨到挫折,就會無法調適,像是清大研究生王水事件情殺案就是例子。 但在大家高聲疾呼通識教育很重要時,不少通識課程的老師卻想求去。中山大學企管所教授李清潭認為,通識教育普遍被各大學忽略,再加上教學評鑑不易,使得很多通識教育老師,希望回到原來的專業學門任教。 東華大學通識中心主任陳冠宏建議,可採用全校優良教師評選方式,只要獲選2次全校優良教師,就以免予評鑑方式來因應。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