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公司合併的消息,上了今天的報紙.已起我注意的不是合併後的獲利.而是其中
兩位當事人.張毅和楊惠珊!
因為這勾起一段工作的回憶,還記得在媒體服務時,蕭颯在報上撰文公開批評遭到
第三者介入以致婚姻破裂.當時這段故事並不吸引人.
讓大家目光集中的是一位導演一位知名女演員,在起竟然是要合作創業,而且從事的
是當時很多人都沒人聽過的琉璃創作.
很多人都在偷笑,這兩個人是否頭殼壞掉?
在一片懷疑中,名叫琉璃工坊的玻璃工廠誕生了.
我當時奉派去做這則報導,為了不丟人還特別做了點功課才去.
琉璃自古就是佛教七寶之ㄧ,屬於低溫的玻璃產品(一般玻璃屬高溫產品).不易製
作,自古就是王公貴族富豪的專用.中國最早生產琉璃的地方是山東滋博,產品在近
一兩百年間最有名的作品是鼻煙壺.
我還記得因為當時社會上對張毅與楊惠姍在一起,有不少反對聲浪,所以這則報導
沒能順利完成.可是我對這兩人的中年改行,投身進入完全陌生的行列,卻留下非常
深刻的印象.
從媒體上消失,到逐漸回到媒體的鎂光燈下,兩人不再憑藉過去的名聲,而是他們所
共同努力所創作出的產品-----琉璃工坊.
我在她們的琉璃產品中看到很多讚嘆,特別是近幾年所生產的主力--佛像.
個個法相莊嚴,讓人看了都有想親近的感覺.只不過都價值不斐,所以我看的多擁有
的少,唯一的一件收藏苦盡甘來(一只苦瓜上又有一個小苦瓜),也在上次選舉募款餐
會上拍賣掉了.
今天看到奧圖碼(optoma)以一億八千萬併購了琉璃工坊,成為跨業經營的新話題.
我不知道併購之後,張毅與楊惠珊還能在創作的行列中待多久,但我想說的是,人
活在世時間能有多少,可能沒人敢說.可是在每件工作上,都能盡心盡力的做自己想
做的事而也都能夠具體有成,就更加不易.
張毅與楊惠姍在琉璃中得到20年的時間,而且不是虛擲光陰,光是這點就不知羨煞
多少人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