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年紀比我大幾歲的球友line訊息給我, 抱怨說, 昨天他搭公車差點跟[博愛座]乘客爆發衝突. 他跟太太帶著小孫子上公車, 見[博愛座]一個位子有人, 太太坐另個空位. 他看坐在太太旁座那個壯碩的年輕人兩腳中間夾著一個大背包, 一隻腳侵占了他太太擺腳的位置, 害她坐得很不舒服, 於是我這位老哥, 拿起了拐杖用拐杖尖輕觸了那位年輕人的鞋尖, 示意他別將腳張開那麼大. 那位年輕人當下怒目而視, 雙方爆發口角, 我老哥說他氣得把枴杖都舉起來了, 還好最後[懸崖勒馬], 否則今天可要躍上社會新聞版面了.
老哥的訊息勾起我的記憶, 四年前手術後回醫院拆縫線, 由於醫師囑咐不要自己開車, 老婆乃陪我搭捷運. 上車時車廂滿座, 老婆問我要不要請[博愛座]的乘客讓座? 我回說, 妳看我[看起來]像是個需要人家讓座的人嗎? 我老婆說, 你身上的線還沒拆呢! 我說, 我恢復得很好, 我沒必要為了要坐[博愛座]而掀開衣服給人家看吧?
公共交通工具, 顧名思義就是供給全體社會大眾, 不分男女老少, 皆可憑票搭乘的交通工具. 然, 由於捷運與公車不是[對號入座], 為了讓行動不便的乘客有座可坐, 乃設立了 [博愛座]. 然而立意良善的[博愛座], 卻經常引爆乘客之間的衝突, 究其因果, 無非是對[博愛]兩字的[解讀/認知及運用]有誤.
博者, 大也! 博愛者, 大愛也! 不論捷運或公車原有幾十個位子可供有愛心者發揮[博愛與大愛], 然而[博愛座]三個字卻將[博愛]設限在僅有的三兩個[座位], 讓所有乘客一見有行動不便人士上車時, 就很自然的聚焦在[博愛座], 以致扭曲/模糊了[博愛]的真諦. 換言之, [博愛座]將[博愛][畫地自限], 逼使坐在[博愛座]的人, 不論其本身是否有隱疾或身心疲憊, 都必須為[博愛]表態, 這不是逼人[沒屁也得脫褲子放個屁]? 不起衝突才怪!
捷運與公車的座位, 應該[百分之百]全都是可供[博愛人士], 發揮[博愛精神]的[博愛座], 這才是正本清源的[博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環保阿嬤金鳳姨2023/10/03 11:40午安
帶我老伴去陽明山賞花,老伴93歲又是大腸癌末期,他看到303就上車,我說上錯了,他已上車,我就跟著上車,我趕快找到一個位子,叫他坐下,他看到一個小學生男孩子,就站起來讓小學生坐,小學生也不客氣地坐下,我說山路起落顛波 你卻給小學生坐真是氣死人,全車都是中學生 大家都眼睛閉起來 沒人讓坐,
環保阿嬤金鳳姨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我們念中小學的時候, 有[生活教育課]有[公民課], 現在呢? 意識形態與功利主義所教育出來的新生代, 跟上幾代人在倫理道德的認知格格不入, 導致社會各個層級嚴重對立, 向下沉淪. virbra 於 2023/10/03 13:46回覆 - 2樓. 安歐門2023/10/02 02:01
法律規定,博愛座是建議禮讓,不是強迫必須讓,
文中老哥以拐杖碰人已然犯法,其實理虧在先,
台灣人不習慣守法,喜歡(自以為是)講情,正是紛爭問題所在。
乘客不能替天行道,也無權執法,只能勸說或檢舉. 我給球友老哥回的line:世風日下,忍一時氣,保百年身. virbra 於 2023/10/02 08:04回覆 - 1樓. 寧靜姐2023/10/01 21:45我已是七旬快八旬的老婦,但捷運的博愛座已經坐著老人了,所以我搭捷運也偶爾沒有位置坐,只能站著,這社會老人太多了,不可能有那麼多博愛座。搭台北捷運的經驗是,到北車就有八成的人下車,此時一定有位置坐。
我建議有健康需求的老人,還是乘計程車吧,何必一定要擠捷運?沒錯!計程車是選項之一. virbra 於 2023/10/02 08:0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