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那麼寬大
冤家路這麼狹窄
千年龍鬥百歲驢
池魚苦遭無妄災
~~ 誰來消災解厄?
. . . . . . . . . .
新聞眼/中華民國憲法 賴清德無法迴避的課題
2023-05-28 02:53 聯合報/ 記者
侯俐安
總統大選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與前總統馬英九一場會面,化解侯友宜落入綠營設下「九二共識」陷阱,使「中華民國憲法」成為侯友宜與國民黨在兩岸論述的最大公約數。反觀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迄今仍未能接續蔡英文總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中華民國憲法」的既存事實,這是賴清德無法迴避的課題。
國民黨徵召侯友宜參選總統以來,民進黨對準侯的兩岸論述,賴清德更將「九二共識、一國兩制」放在同個引號內,將兩者畫上等號,操作一中原則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國民黨說的「一中各表」。綠營逼侯友宜表態,是為讓侯陷入語意陷阱。
侯友宜持續以「中華民國憲法」反對台獨與一國兩制回答,卻避不開綠營反覆逼問「是否支持九二共識」,再貼上「閃躲避談」、「問東答西」人設標籤,基層面臨選票壓力,盼能提出論述、直球對決。直到馬侯會聚焦兩人兩岸論述,「中華民國憲法」逐漸成為侯與藍營成為最大公約數。
綠營猛攻侯「九二共識」時,也在掩蓋兩岸論述同樣是賴清德的軟肋。賴清德延續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和蔡英文「四個堅持」精神,但「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標籤形影不離。
另一方面,賴在提名時談話中,試圖向對岸釋放善意,迄今卻仍未接續蔡英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的說法。更試圖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推升到「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否定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兩岸定位。
侯的兩岸論述不會只有一句「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就帶過,但出牌必須掌握時機。賴清德還未鬆口中華民國憲法,同樣也在等待時機,除了「中華民國憲法」並非民進黨神主牌,何時講、如何講,是比照蔡英文軌跡,在赴美、當選或就職時亮牌,同樣牽動談判籌碼。侯友宜、馬英九有共識後,侯暫時脫離「九二共識」陷阱;民進黨和賴清德也應該回答,是否遵從中華民國憲法。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