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拉斯維加斯娛樂城 除了打坐、念經 你知道有種1天10小時的筆畫修行嗎 拉斯維加斯娛樂城
2017/08/02 13:48
瀏覽2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唐卡(Thang-ga)是藏文音譯,係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畫,2006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但因「傳男不傳女」等原因出現失傳危機,現在「郎卡傑」唐卡傳人正試著以協助當地民眾脫貧(脫離貧困)方式,讓唐卡再次發揚光大。「郎卡傑」唐卡 發源四川爐霍縣據傳,「郎卡傑」是十七世紀唐卡畫的宗師,曾得到蓮花生大師的點化,被譽為「神畫師」。他能在半顆碗豆上神奇地刻畫出釋迦牟尼佛及十六尊比丘;人們尊他為「郎卡傑」,意為「天之飾物」。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是「郎卡傑」唐卡畫派發源地,已有大約400年歷史。「郎卡傑」擅長繪製微型佛像,其線條勾勒細如髮絲,且體態優美生動,常人的肉眼看不清楚,多藉助放大鏡觀賞;該畫派特點是體現透視作用下的層次感,色彩以墨綠色為主,暈染、勾線和構圖也都與西藏地區的唐卡不同。畫師在為唐卡上色。 記者林克倫/攝影 分享 facebook 「唐、卡」兩字 各有意思很多人都以為「唐卡」有個「唐」字,就誤以為唐卡緣自於唐朝。爐霍縣唐卡協會會長雍珠洛吾指出,「唐」的藏語意思是博大,「卡」是掛,「唐卡」就是把博大精深的內容灌輸到畫中並掛起來。爐霍縣則是17世紀唐卡畫宗師「郎卡傑」的故鄉,流派傳承至今400年。雍珠洛吾指出,爐霍很早以前就和大陸內地有商業往來,爐霍唐卡隱約能看到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畫派風格,繪製的微小人物、建築和穿著,都受到中原文化影響。唐卡意指捲軸畫,以宗教題材居多,有「西藏的百科全書」之稱。 中央社 分享 facebook 「傳內不傳外」 一度快失傳較之成都平原的經濟富庶,位於川藏高原地區的甘孜經濟發展仍較慢,如何扶貧已是重要任務。擁有400年歷史的爐霍唐卡,曾因「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傳統,一度面臨失傳,現則搭上扶貧之路,試圖讓爐霍唐卡發揚光大。雍珠洛吾表示,爐霍縣唐卡協會今年成立甘孜州爐霍縣民族手工藝技術培訓基地,實施「郎卡傑唐卡人才培養計畫」,聘請專門教師並擴大招收學員,學員總數已超過80人,未來10年辦學規模達到500人。畫師在為唐卡上色。 記者林克倫/攝影 分享 facebook 聾啞小男孩 寒暑假來學畫在培訓基地工作室的一間小教室裡,十多名年輕男孩正在臨摹動物、佛像等「線條」。唐卡畫師沖翁扎西指著身旁一名帶著助聽器的12歲小男孩說,孩子是聾啞人,家裡是遊牧民族,父母為讓孩子能有一技之長,每到寒暑假就送孩子來這裡學畫。聾啞小男孩在臨摹線條。 記者林克倫/攝影 分享 facebook 畫線基本功 就要學3年畫線條是唐卡的入門基本功,一般要學3年,此後再進階到上色、配色,一天至少要學習10小時;自17歲開始學畫、已有30多年經驗的師傅曲久表示,他已花了5個月畫一幅藏傳佛教題材唐卡,一天畫10多小時,在地板上坐久了很難受,但也習慣了!確實,從工作是現場看,每一位畫師都是坐在地上、手拿著細圓尖筆,一筆一筆、慢慢地上色。雍珠洛吾強調說,唐卡作畫是「修心」,每天得畫上8至9小時,而且按傳統不能坐椅子,畫師必須具備很好的打坐功底。唐卡作畫是「修心」,作畫者每天得畫8至9小時,且按傳統不能坐椅子。圖右為師傅曲久。 中央社 分享 facebook 對於唐卡的未來,雍珠洛吾表示,2015年與北京金色寶藏文化傳播公司簽了3年合約,每年提供100幅唐卡作品,總金額200萬人民幣,透過此合作方式,先嘗試解決部分殘疾人、特困農牧民、孤兒的就業問題。雍珠洛吾指出,隨著唐卡價格不斷攀升,目前有愈來愈多藏區青年願意學習,下一步是希望把旅遊和唐卡結合打造成新的產業;長遠目標則希望爐霍未來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AD24701D55B82449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