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瘟疫改變歷史+但丁《神曲》的第一部分《地獄篇》
2019/11/07 10:26
瀏覽48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瘟疫這樣改變歷史:黑死病消滅歐洲1/3人口、明朝因此而滅亡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0154071117262213 

https://www.facebook.com/TACMRS/photos/a.180769172115132/562676880591024/?type=3   輔仁大學古中學程在下學期週二下午3:40-5:30邀請義文系余哲安Brian Reynolds 老師教授[但丁],歡迎有興趣的學習者來修課! 

· 2016年11月5日 · 編輯紀錄
讓我們先來思考一些議題:
《神曲》的第一部分為《地獄篇》。但丁遊覽的地獄,外形象是一個漏斗,共為九層,從上往下走去,越往下罪靈承受的刑罰越重。

1. 「地球的中心」喻意

既然上天安排但丁進入天堂,但為何不直接進入,而是先下地獄歷覽罪靈受罰之後。詩文第十六首,但丁在地獄對他的同鄉說:「我現在正在擺脫罪孽的苦水,去尋找我那位言而有信的老師許諾我得到甘甜的果實,但事先我必須一直降到地球的中心。」這裡「地球的中心」意為苦難的中心,在這個中心,人的身體和心靈都在承受痛苦。在修煉界,眾所周知一個事實,一個生命要想修煉,就必須下降到宇宙的中心---地球,在無明的迷中吃苦修煉,直到罪業還凈後,才能返回自己的天國。

2.解讀「偉大的靈魂」及「三種美德」

但丁最先進入的是地獄第一層。這一層居住的靈魂有荷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等這些偉大的靈魂。這裡對讀者有個很大的疑問,為何這些聖賢學者,先知並未犯任何過錯,也會進入這萬劫不復的地獄,卻又不會受到什麼刑罰?詩文第四首寫到:這些偉大的靈魂並沒有過錯,只是因為先於基督而生沒有受洗,無法對上帝做應有的崇敬。但是頭上戴著勝利王冠的那位,曾經從這裡救出了摩西、挪西、亞伯、以色列及其父以及他的子孫們。

這裡「偉大的靈魂」是對所有擁有美德,擁有思想和智慧人士的統稱。其實,在修煉界有一個共識,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上看三界,如果誰一旦進入三界,就和進入萬劫不復的地獄,沒有什麼差別。「頭上戴著勝利王冠的那位」指已經獲的神位的人,才有足夠的能力進出地獄,並以其威德,拯救出地獄中那些偉大的靈魂。也只有在這一層的人,才享有被神聖的王主拯救的資歷,而其他各層卻沒有。

我們可以在《煉獄篇》第七首中找到一些論述,維吉爾說:我與那些不曾身著三種美德的人呆在那裡(指地獄第一層),他們並無過錯,而且還奉行其他一切美德。

這裡的三種美德,即喻為「真、善、忍」,因為沒有經過「真、善、忍」法理的薰陶,沒能親自見證這一法理的美好,儘管還在遵守人類的道德,但暫時還不能從這「萬劫不復」的人的狀態中解脫出去,足可見這三種美德的威力與重要,直接涉及到生命是否能獲的拯救。

3.但丁的使命

但丁的地獄之行,常碰到有罪靈,向他講述他們以往的罪過,但丁便把他們的情況如實的帶回塵世,讓更多的人知道真相。由此可見,但丁歷覽地獄,是上天安排他告訴人們事實真相的重大囑託,善惡報應法則的存在,不會由人的不信而不存在。無論當時,還是現今,聽聞真相,渴望世人知道真相,便是神安排但丁寫出地獄景象的原因,目地還是神慈悲與人,要挽救人類道德,不希望人類面臨痛苦的災難,因此才安排但丁把地獄的慘狀如實的表述,以對人類生命示以警戒,尋找真理,向善從善,是神賦予人類生命存在的主題。

4. 「佛羅倫斯」的真義

詩文中曾多次提到「佛羅倫斯」,從現今的意義來看,已不在是指義大利當時的那座城市,而是對所有充滿妒忌、暴力、貪婪、淫慾城市的泛指。但丁在詩文中,曾痛心疾首:「佛羅倫斯啊!新來的人和暴發的財富,已使你變的傲慢無禮,放肆無度。這樣會使你陷入更深的折磨而哀聲痛哭。」,「你採取的措施如此的精細,而你十月紡成的線,卻無法維持到十一月半。在人們可以記憶的時間裡,你有多少次改變了法律,貨幣,職業和傳統!」詩人在第二十六首中對城市現狀的未來結果,明確寫到:「佛羅倫斯,你暫且享受吧!既然你是如此的偉大,你展開雙翅,便能翱翔在天涯海角,而你的惡名卻早已傳遍了地獄。」

對比詩文觀看現今,充滿暴力、貪婪淫慾的城市也一定是沒有道德信仰的城市。當今世上,有許多城市與政體就是「佛羅倫斯」的寫照。

5. 但丁為何譴責教皇

但丁寫詩的目地是為了頌揚天國的美好,頌揚上帝以及諸神對善良有三種美德生命的仁愛和恩澤。但我們看到在但丁的詩文中,曾用大量筆墨譴責神職人員的所作所為,並且正義之神對披著宗教外衣的教皇、樞機教主、修士的懲罰非常的嚴重。從地獄第四層往下,幾乎每一層都有對神職人員的懲罰。

但丁詩文問世至今七百多年來,一直在世間經久不衰。儘管詩文包含對宗教形式的譴責,但還是經過了七百多年風風雨雨的考驗,加以見證了他對真正信仰的理解和闡述。世人沒有因為他對宗教形式的譴責,而對他有什麼偏見與不滿。反而,冠之他的詩文為「神聖」。這也足見,世人從但丁的詩文,明確了信仰的真義:信奉宗教,並不等於信奉上帝;宗教形式搞的再大,也並不等於是真正的皈依上帝,神只鑒察人心。 

在此,我們先看看詩文的表述。《地獄篇》第十九首中但丁寫到:教皇尼可洛三世在世時是尊貴的法衣,但他買賣聖職,貪婪的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同時又想使其子孫平步青雲。但丁對正在被火燒的通紅的石棺中受刑的教皇說:「因為你的貪婪使世風日下,悽慘不堪。你把好人踩在腳下,卻把惡人捧上天。……你們用金銀製造上帝:這使你們與偶像崇拜有什麼差異?」對於神職人員偽善的惡行,但丁寫到:「那長袍是鍍金的,金光閃閃的,卻令人頭暈目眩;但是裡面卻全部綴滿了鉛。」

在第二十七首的描述中,即在地獄的第八層,但丁看到正在烈火中煎熬慘叫的教士奎多,受刑的罪靈說:「我曾是武士,後來又做了方濟會的教士。我以為,我系上這條腰帶就能贖清罪惡,我的願望本來可以實現。但是大司鐸的誘惑,使我把原先的罪加倍犯重。我精通各類姦猾狡詐之術,能使我在世界上聲名遠揚。但是欺騙瞞哄,使黑色的天使把我帶進了地獄。」

但丁的老師維吉爾看到神職人員不遵守神的囑託,犯下的罪受到比平常人更加嚴重的懲罰,說:藐視自然和自然的恩寵,藐視上帝,公開誹謗神的人,都被打上了特別的烙印。大自然給人們建立了愛的紐帶,而偽善,諂媚,妖言惑眾,買賣聖職,做淫媒者,把愛都置於腦後。神的正義對打擊偽善,買賣聖職的人,是非常兇狠嚴重的。

在地獄第九層,對於那些利用宗教搞分裂,挑撥離間,靈魂早已背叛上帝的神職人員,承受最最嚴重的刑罰。罪靈在地獄中自己把自己撕裂,有的則被割裂全身器官,有的要承受永遠的冰刑。但丁在看到這些慘狀說:我很恐懼,沒有證據來證明它的慘狀。只有良心才使我感到安心。人的良心是個非常好的伴侶,他能使人得到保護與解脫,因為有良心能使人自覺清白無過。受刑的罪靈說:因果報應的法則在其身上真實的體現。

歡迎大家來上課喔!https://www.facebook.com/TACMRS/photos/a.180769172115132/611337479058297/?type=3&theater 
談 但丁《神曲》(1/2)
在中世紀拉丁文至上的時代,義大利作家Dante Alighieri (1265 -1321)用義大利文(當時算方言)寫《神曲》,已經是蠻偉大的事了,而《神曲》原則上是寫出了中古時期人們心中對於「世界」的一些想法,但毫無疑問 --Dante 仍是天主教徒,而他對於所處的世界、宇宙,給予天主教式的面貌自不在話下,可是很有趣的是這本書不完全是宗教的 -- Dante 混雜了很多當時是異教的思想在裡面。

Dante 這麼做的原因是值得探討的:為何一個好好的宗教信仰者去寫些異教、異端的東西呢?我們知道:希臘羅馬神話在整個歐洲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必備知識」,但是古希臘人是泛神論者,他們的神話(或是羅馬的)自然也是到處神人亂搞的事蹟,這種文字思想對於教會是無法接受的異端,因為天主教是尊崇「一神」,排斥其他「假神」的。

Dante 偉大的一點是在《神曲》裡,他融合了這些材料,把這些「違禁品」插進在宗教神聖主題裡面,更意圖彰顯了他信仰的宗教的偉大,他這種行徑顯然是要在天主教和民間異端傳說之間,達成一個融合和妥協 --至少嘗試著在混亂的信仰中建立一個宇宙系統;雖然這個系統完全經不起任何科學檢驗,就想像文學的角度而言,Dante 事實上是空前成功的:他混雜入時事、思想、理論、教義、心中期望...等題材,而這中間任何一個題材都可以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寫一輩子還寫不好。 

《神曲》(The Divine Comedy 或 La Divina Commedia)在形式上分為三部份:地獄 (Inferno)、淨界(Purgatorio) 和天堂 (Paradiso)。每一個部份有33 cantos(章、卷),外加一個導論 -- 全書共100卷;而每一個 canto 都是用 terza rima 寫成。在這兒有必要解釋一下 terza rima,因為這是 Dante 精心發明的一種表達形式。

Terza rima 就是:在一個 canto 中,每一小段都是3句話,而字尾押尾韻成 a b a,b c b,c d c,d e d....的形式。

舉例: Nel mezzo del cammin di nostra vita
mi retrovai per una selva oscura
che la diritta via era smarrita.

Ah, quanto a dir qual era e cosa dura
esta selva selvaggia e aspra e forte
che nel pensier rinova la paura!

Tante amara che poco e piu morte;
ma per trattar del ben chio vi trovai,
diro dellaltre cose chi vho scorte. 

雖不懂義大利文,但是隨便就字面這樣朗誦,都可以感受到那樣強的旋律!就句尾的押韻,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直連綿不斷下去的方法,以中間那行的尾韻作為下一段的主韻。這很明顯是宗教形式:強調三位一體,連續不斷的存在,而且全部100 cantos 也是一個完美的數字。光就形式言,Dante 已經樹立了一個很難超越的典範。
關閉
輔仁大學古中學程在下學期週二下午3:40-5:30邀請義文系余哲安Brian Reynolds 老師教授[但丁],歡迎有興趣的學習者來修課! 

讓我們先來思考一些議題:
《神曲》的第一部分為《地獄篇》。但丁遊覽的地獄,外形象是一個漏斗,共為九層,從上往下走去,越往下罪靈承受的刑罰越重。

1. 「地球的中心」喻意

既然上天安排但丁進入天堂,但為何不直接進入,而是先下地獄歷覽罪靈受罰之後。詩文第十六首,但丁在地獄對他的同鄉說:「我現在正在擺脫罪孽的苦水,去尋找我那位言而有信的老師許諾我得到甘甜的果實,但事先我必須一直降到地球的中心。」這裡「地球的中心」意為苦難的中心,在這個中心,人的身體和心靈都在承受痛苦。在修煉界,眾所周知一個事實,一個生命要想修煉,就必須下降到宇宙的中心---地球,在無明的迷中吃苦修煉,直到罪業還凈後,才能返回自己的天國。

2.解讀「偉大的靈魂」及「三種美德」

但丁最先進入的是地獄第一層。這一層居住的靈魂有荷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等這些偉大的靈魂。這裡對讀者有個很大的疑問,為何這些聖賢學者,先知並未犯任何過錯,也會進入這萬劫不復的地獄,卻又不會受到什麼刑罰?詩文第四首寫到:這些偉大的靈魂並沒有過錯,只是因為先於基督而生沒有受洗,無法對上帝做應有的崇敬。但是頭上戴著勝利王冠的那位,曾經從這裡救出了摩西、挪西、亞伯、以色列及其父以及他的子孫們。

這裡「偉大的靈魂」是對所有擁有美德,擁有思想和智慧人士的統稱。其實,在修煉界有一個共識,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上看三界,如果誰一旦進入三界,就和進入萬劫不復的地獄,沒有什麼差別。「頭上戴著勝利王冠的那位」指已經獲的神位的人,才有足夠的能力進出地獄,並以其威德,拯救出地獄中那些偉大的靈魂。也只有在這一層的人,才享有被神聖的王主拯救的資歷,而其他各層卻沒有。

我們可以在《煉獄篇》第七首中找到一些論述,維吉爾說:我與那些不曾身著三種美德的人呆在那裡(指地獄第一層),他們並無過錯,而且還奉行其他一切美德。

這裡的三種美德,即喻為「真、善、忍」,因為沒有經過「真、善、忍」法理的薰陶,沒能親自見證這一法理的美好,儘管還在遵守人類的道德,但暫時還不能從這「萬劫不復」的人的狀態中解脫出去,足可見這三種美德的威力與重要,直接涉及到生命是否能獲的拯救。

3.但丁的使命

但丁的地獄之行,常碰到有罪靈,向他講述他們以往的罪過,但丁便把他們的情況如實的帶回塵世,讓更多的人知道真相。由此可見,但丁歷覽地獄,是上天安排他告訴人們事實真相的重大囑託,善惡報應法則的存在,不會由人的不信而不存在。無論當時,還是現今,聽聞真相,渴望世人知道真相,便是神安排但丁寫出地獄景象的原因,目地還是神慈悲與人,要挽救人類道德,不希望人類面臨痛苦的災難,因此才安排但丁把地獄的慘狀如實的表述,以對人類生命示以警戒,尋找真理,向善從善,是神賦予人類生命存在的主題。

4. 「佛羅倫斯」的真義

詩文中曾多次提到「佛羅倫斯」,從現今的意義來看,已不在是指義大利當時的那座城市,而是對所有充滿妒忌、暴力、貪婪、淫慾城市的泛指。但丁在詩文中,曾痛心疾首:「佛羅倫斯啊!新來的人和暴發的財富,已使你變的傲慢無禮,放肆無度。這樣會使你陷入更深的折磨而哀聲痛哭。」,「你採取的措施如此的精細,而你十月紡成的線,卻無法維持到十一月半。在人們可以記憶的時間裡,你有多少次改變了法律,貨幣,職業和傳統!」詩人在第二十六首中對城市現狀的未來結果,明確寫到:「佛羅倫斯,你暫且享受吧!既然你是如此的偉大,你展開雙翅,便能翱翔在天涯海角,而你的惡名卻早已傳遍了地獄。」

對比詩文觀看現今,充滿暴力、貪婪淫慾的城市也一定是沒有道德信仰的城市。當今世上,有許多城市與政體就是「佛羅倫斯」的寫照。

5. 但丁為何譴責教皇

但丁寫詩的目地是為了頌揚天國的美好,頌揚上帝以及諸神對善良有三種美德生命的仁愛和恩澤。但我們看到在但丁的詩文中,曾用大量筆墨譴責神職人員的所作所為,並且正義之神對披著宗教外衣的教皇、樞機教主、修士的懲罰非常的嚴重。從地獄第四層往下,幾乎每一層都有對神職人員的懲罰。

但丁詩文問世至今七百多年來,一直在世間經久不衰。儘管詩文包含對宗教形式的譴責,但還是經過了七百多年風風雨雨的考驗,加以見證了他對真正信仰的理解和闡述。世人沒有因為他對宗教形式的譴責,而對他有什麼偏見與不滿。反而,冠之他的詩文為「神聖」。這也足見,世人從但丁的詩文,明確了信仰的真義:信奉宗教,並不等於信奉上帝;宗教形式搞的再大,也並不等於是真正的皈依上帝,神只鑒察人心。 

在此,我們先看看詩文的表述。《地獄篇》第十九首中但丁寫到:教皇尼可洛三世在世時是尊貴的法衣,但他買賣聖職,貪婪的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同時又想使其子孫平步青雲。但丁對正在被火燒的通紅的石棺中受刑的教皇說:「因為你的貪婪使世風日下,悽慘不堪。你把好人踩在腳下,卻把惡人捧上天。……你們用金銀製造上帝:這使你們與偶像崇拜有什麼差異?」對於神職人員偽善的惡行,但丁寫到:「那長袍是鍍金的,金光閃閃的,卻令人頭暈目眩;但是裡面卻全部綴滿了鉛。」

在第二十七首的描述中,即在地獄的第八層,但丁看到正在烈火中煎熬慘叫的教士奎多,受刑的罪靈說:「我曾是武士,後來又做了方濟會的教士。我以為,我系上這條腰帶就能贖清罪惡,我的願望本來可以實現。但是大司鐸的誘惑,使我把原先的罪加倍犯重。我精通各類姦猾狡詐之術,能使我在世界上聲名遠揚。但是欺騙瞞哄,使黑色的天使把我帶進了地獄。」

但丁的老師維吉爾看到神職人員不遵守神的囑託,犯下的罪受到比平常人更加嚴重的懲罰,說:藐視自然和自然的恩寵,藐視上帝,公開誹謗神的人,都被打上了特別的烙印。大自然給人們建立了愛的紐帶,而偽善,諂媚,妖言惑眾,買賣聖職,做淫媒者,把愛都置於腦後。神的正義對打擊偽善,買賣聖職的人,是非常兇狠嚴重的。

在地獄第九層,對於那些利用宗教搞分裂,挑撥離間,靈魂早已背叛上帝的神職人員,承受最最嚴重的刑罰。罪靈在地獄中自己把自己撕裂,有的則被割裂全身器官,有的要承受永遠的冰刑。但丁在看到這些慘狀說:我很恐懼,沒有證據來證明它的慘狀。只有良心才使我感到安心。人的良心是個非常好的伴侶,他能使人得到保護與解脫,因為有良心能使人自覺清白無過。受刑的罪靈說:因果報應的法則在其身上真實的體現。

歡迎大家來上課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