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江海
2015/11/14 16:33
瀏覽2,10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

「汪洋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眾谷之王,因為它善處卑下,故能成為百川眾谷之王。因此,統治天下的聖人想要居於人民之上,必得以謙卑的言語來取得人民的信賴;想要人民站出來,那麼聖人必得把自己退到後面去!因此,聖人處在上面而人民不覺得有沉重的壓力,站在前頭領導而人民不覺得有妨害!這樣一來,天下人都樂意推戴他,而不會厭棄他; 這是因為聖人不與人相爭,因而天下人沒有人能與他相爭!」

江海何以能匯集百谷的水而成為百谷王呢?是因為它善於居下,所以可成為百谷王。
所以想站在人民之上,就要先站在下面為人民福利著想。想處在人民之前,就要把自身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後才來考慮。在了解聖人和人民是生命共同體之後,聖人站在人民頭頂上,人民就不會嫌他重;聖人超在人民之前,人民就不會扯他後腿。所以,天下人都推崇他而不討厭他。因為聖人不與人爭私利,所以天下就沒有人能爭得過他。

藥方:

如果你已經是一個領導者了,那你就儘可能的謙卑吧!如果你將要成為領導者,那你要學習謙卑!落入競爭的機制,那有爭得過的道理;只有不落入競爭的機制,才能爭得過人!等在下頭,別人會給你;站到上頭,那你就得給人;好好選擇吧!卑下得別人都不覺得你是一號可競爭的人物,但你卻是一最能競爭的人物,這局勢如何,不問可知!

研討:

 

1.不翼而飛

戰國時,秦國大將王稽帶兵攻打趙國,連攻十七個月也攻不下。有個名叫的人對王稽說:「你為甚麼不獎賞士兵,鼓舞士氣呢?」
王稽答:「我只知執行命令,其他人的事,我都不管!」
勸道:「你這樣專橫,部下都早已對你不滿了,我曾聽說:”悠悠眾口的呼聲,可以讓沒有翅膀的東西飛走”。」
王稽始終不聽,結果士兵叛變了,最後王稽王處死。(戰國策.秦策)

2.教本乎君子,小人被其澤;利本乎小人,君子享其功。使君子小人各得其宜,則通功易食而道達矣。人多欲即傷義,多憂即害智。故治國,樂所以存,虐國,樂所以亡。水下流而廣大,君下臣而聰明,君不與臣爭而治道通。故君,根本也,臣,枝葉也,根本不美而枝葉茂者,未之有也。《文子‧微明》

教化制度是由上位者負責,目的在使下位者被其德澤;落實生產利益是由下位者負責,而連帶著能俸養上位者。假使上下都能盡忠職守,就能陰陽合德而相互滿足了。人如果私慾太多就會傷害公義,過度憂慮鑽牛角尖反而傷害了考慮全局的大智慧。所以國家要治理好,就在樂於從事能共存共榮而良性循環的事;要讓國家混亂,就在樂於從事互相爭奪私利以致惡性循環的事。水因為向下流而能匯聚成海洋,君王因謙下能得臣民的助力而成為明君,君王不去和臣民爭私利,才能使整個治道通暢而能像車輪般的運轉不停。所以,君王是根本,人臣是枝葉,君王如果不懂無為而治的道理,而妄想要有優秀的臣民,那是不可能辦到的。

 

* 首頁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