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樸素
2015/09/06 13:50
瀏覽1,68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譯文:
絕棄了聖智的美名,不會為此美名來迫壓人民,人民自然可以得利百倍。絕棄了仁義的聲名,不會為此聲名來奴役人民,人民自然可以歸返孝慈。絕棄了巧利,不再生起貪取之心,那盜賊也就不會存在了。這三者是說人間的禮文制度不足以治理這個世界,因而得讓它有所歸屬於自然。讓你的天真朗現吧!永遠懷抱著真樸的本心吧!自然而然,你的私心就減少了,你的欲望也就降低了。
怎樣為政才對人民最好呢?應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吧!所以,為無為百姓就能恢復自然本性而遵行道德。沒有聖智的虛名,表示聖人的無為之治已成,人民因而安和樂利;沒有仁義的施為,表示人人都依道德而行,人民就能恢復孝慈本性;杜絕機巧、放棄功利,百姓沒有私欲,就不會有貪圖非份的盜賊了。以上的道理若要大做文章去解釋,恐怕也不容易讓人懂。那就用一個概念來涵蓋吧:「凡事要秉持樸素的本性,私慾要盡量減少。」
藥方:
不要貪取美名,要懂得務實,真正的務實就是不強求、就是自然!用再多的語言文字去教導,都不如自自然然的生長。讓你的天真朗現吧!永遠懷抱著真樸的本心吧!這樣自然快活!自我降到最低,才能升起真正的我;欲望減到最少,才能升起生命的真實動力。
* 首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