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最新
熱門
文章分類:整菴新學案(13)
十三.整菴論史學
2013/08/31 12:19

整菴對歷代之史事及研讀史籍也有頗為精闢之見解。本文且鈔錄其相關文字數條於下,隨文論述,以見整菴對歷史之見解。 有關整菴對歷代史事之看法,首先,他指出漢高祖未能得真儒以治國。他說: 漢高非不用儒,顧真儒...

繼續閱讀...
瀏覽:18
迴響:0
推薦:0
十二.整菴論有明一代之時弊及可能之治道
2013/08/31 12:18

整菴雖為一理學家,但他的學問並不只限於窮研理氣心性之妙,他對有明一代之時弊也有深刻的體會,且提出了不少方案以處理這些弊端。以下本文且就整菴對有明之時弊之看法及治道之建議作一簡單的論述。 整菴論明代之時...

繼續閱讀...
瀏覽:15
迴響:0
推薦:0
十一.整菴論佛學
2013/08/31 12:17

在《困知記》續卷上,整菴曾花了不少文字批評佛學,且大辨儒釋之分界處。以下且約略鈔錄其部份文字,以見整菴對佛學看法之大概。 整菴論佛學,首先即批評其以知覺為性。其曰: 《楞伽》大旨有四:曰五法,曰三自性...

繼續閱讀...
瀏覽:23
迴響:0
推薦:0
十.整菴論歷朝學者,兼及陽明、甘泉
2013/08/31 12:16

在《時賢篇》中,我們已略述整菴對時賢之看法。本文且再就整菴對歷朝學者之看法作一論述,兼及其對同期學者王陽明、湛甘泉之批評,以補充《時賢篇》之不足。 有關整菴對歷朝學者之看法,首先,他指孟子「仁義內在」...

繼續閱讀...
瀏覽:16
迴響:0
推薦:0
九.整菴論時賢
2013/08/31 12:15

整菴既為明代中期之大儒,其自不免對明初諸儒之看法多所閱覽,且多所批評。又對於和他同期之學者如王陽明、湛甘泉,整菴亦不乏評衡指點之語。本文且就其對時賢之看法作一析述,以見整菴論時賢之大略。 有明一代之學...

繼續閱讀...
瀏覽:24
迴響:0
推薦:0
八.整菴論象山及慈湖
2013/08/31 12:14

在《孟子篇》中,我們已述及整菴對象山的一些批評。本文將續述整菴對象山的其他批評,兼及象山的弟子楊慈湖。 整菴對象山的批評,首先即反對陸氏立心、明心之說。其曰: 或者見象山所與王順伯書,未必不以為禪學非...

繼續閱讀...
瀏覽:20
迴響:0
推薦:0
七.整菴論孟子
2013/08/31 12:13

由於整菴堅守程朱之義理立場,其對陸王心學多不相契。陸象山又自敘其學云:「因讀《孟子》而自得之於心也」,可見陸王心學之遠源為孟子學。然而,在《困知記》中,整菴不但沒批評孟子,且處處以孟子文字印證己說,而...

繼續閱讀...
瀏覽:16
迴響:0
推薦:0
六.整菴論格物
2013/08/31 12:12

在修養工夫上,整菴除了主張存養、敬外,尚主張格物。格物窮理,更可說是整菴工夫論之主力,蓋未致知之存養「安排把捉,靜定為難,往往久而生厭」,效果不大,只有在格物致知後,存養之味才「深且長」,由此可見整菴...

繼續閱讀...
瀏覽:23
迴響:0
推薦:0
五.整菴論敬(兼及存養、省察)
2013/08/31 12:11

敬自程伊川開始,早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工夫概念。伊川有以下一句著名的說話: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遺書卷十八) 此句可說是程朱理學之工夫綱領。敬即涵養,至於致知,即是格物窮理,又稱集義。伊川又曰: ...

繼續閱讀...
瀏覽:89
迴響:0
推薦:0
四.整菴論性情
2013/08/31 12:10

整菴對性有一套獨特的見解,但大抵仍不離伊川、朱子系統的框架。約言之,整菴對性的看法有六。 首先,整菴主張性即理。他說: 性者,人之生理。 《論語》曰:「從心所欲不踰矩。」又曰:「其心三月不違仁。」《孟...

繼續閱讀...
瀏覽:18
迴響:0
推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