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紡織業征戰越南 掀群聚效應
2013/07/10 19:51
瀏覽65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經濟日報記者柯玥寧/台北報導】2013.7.10

  紡織股王儒鴻近年營運跳躍式成長,吸引國內紡織大老南紡副董事長侯博明、新纖董事長吳東昇、集盛董事長葉守焞等產業大老日前組團前進越南參訪。其中南紡看好紡織廠群聚效應可望在越南展現,計畫第4季擴增越南紗廠產量。

  儒鴻董事長洪鎮海與多家紡織大老友好,組成紡織上中下游企業聯誼會,成員包括儒鴻、南紡、新纖、集盛、得力、佳和、義隆、群鹿共八家紡織公司。其中儒鴻、南紡最大海外廠區都在越南,因此八家業者本月4日至6日共同參觀儒鴻位於頭頓的染整成衣廠,以及南紡位於邊和的紗廠。

  除了儒鴻、南紡、台化、遠東新等已在越南設廠,近期大東紡織也有意前進越南設廠。侯博明昨(9)日表示,16年前剛到越南設廠,覺得還有20年榮景;現在過了16年,認為未來還是有20年的設廠優勢,未來紡織廠群聚效應可望在越南展現。

  侯博明分析,大陸紡織業者仿效能力強,若在大陸設廠,很容易出現產量暴增、削價競爭;越南相較於大陸設廠,不僅有人工便宜優勢,加上越南民風樸實,台商赴越南設廠相對有保障。

  南紡近年不斷加碼越南,今年第4季南紡計畫資本支出約10億元,擴充越南紡紗廠產能,新產能預計明年底投產,未來越南廠棉紗產量將從每月6萬公噸增至6.5萬公噸。並且為了供應同在越南的儒鴻紡紗原料,新產能的10%規劃特殊規格,另外90%為大眾市場產品。

  侯博明表示,越南現在是許多產業的最大海外生產基地,依紡織產業來看,勞力密集的產業如成衣、鞋子、短纖及長纖織布較適合在越南設廠;但聚酯加工絲因越南電壓不穩定,容易影響品質,較不適合。侯博明也鼓勵年輕人要願意走出去,舉例來說,若在越南當台幹,每月薪水5萬至6萬元,比在台灣拿2萬至3萬元多一倍。

儒鴻握一條龍 營運衝

  儒鴻營運表現亮眼,股價直線上升,寫下紡織類股新紀錄,儒鴻成功之道最近成為紡織業熱門話題。法人分析,儒鴻廠房亮麗、生排排程科技化,媲美很多科技大廠,從染整、製布至成衣掌握一條龍優勢,且每個步驟都仔細檢驗,產品良率高,設計研發能力強,成為儒鴻近年營運起飛的關鍵。

  南紡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侯博明昨(9)日表示,若國內多幾個儒鴻,紡織業會走向一片榮景。侯博明指出,儒鴻使用的原料即便與其他紡織廠相同,但因為掌握的技術不同,產值為別人的十倍,舉例來說,他廠製成的產品賣100元,儒鴻生產的產品售價可達1,000元。

  「就像不同主廚同樣到菜市場買菜,即便買的菜相同,有人做出來是一般大眾市場的價錢,有人的料理可賣到米其林星級價位。」儒鴻昨日上漲2元,股價已高達248元。

  紡織業者分析,儒鴻近年營運起飛的關鍵,除了良率高、並且掌握一條龍優勢,從染整、製布至成衣一手包辦,垂直效益顯現。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產業 經濟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