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的太麻里是台灣最早出名的金針花賞花專區,只是近年來名氣逐漸被花蓮富里的60石山追過,但是由於濱臨太平洋的地理優勢,太麻里2000年時再度由於辦理「迎接台灣千禧年的第一道曙光」活動,成為全台矚目的焦點,「太麻里觀日出」成為另一項觀光的賣點。
0813日離開鹿野高台台灣熱氣球節現場時,已經天快黑了,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台東太麻里的金針山,幾經折騰到達太麻里時已經將近晚上十點鐘,天空卻在此時下起大雨,讓人懷疑是不是出門前氣象預報所說的低氣壓已經靠近台灣?幾經考慮還是不甘心遠來空手而回,最後決定摸黑上山。只是第一次來路況不熟,加上山路崎嶇異常,上山的路走來讓人心裡七上八下的,好不容易摸到預定露營的「金山啞口露營區」,卻見大門深鎖燈光全無,我原先預定「整夜拍星軌,隔日清晨在帳棚邊拍日出」的計畫因此泡湯。
不得已只好開始往回走尋找可過夜的旅社,這才發現山上的旅社雖多卻又幾乎是家家客滿,完全不像我們來時路上所見的冷清。很幸運的最後找到一家「深山亞都」民宿有旅客臨時退房,才得以安頓下來,但是不死心的我安頓好行李之後,還是到旅社旁的「觀海樓」拍夜景,順便觀察明天清晨拍日出的位置。
「觀海樓」的位置適中,確實是一處觀星、觀日出的理想位置。
或許是旅社房間太舒服了,第二天清晨居然睡過了頭,太麻里的日出就只能在睡夢中相見了。吃完早餐後在旅社的小花園中眺望金針山頂的「雙乳峰」,藍天白雲之下,山勢顯得雄偉、清爽,和昨天夜裡摸黑時看到的景色真是迥然不同。
「深山亞都」庭院小巧可愛,民宿位置適中、價位合理,值得再來。
再度上山不久,就遇到第一片金針花區,只是因為高度較低花還沒有盛開。上山前找資料時就得知「太麻里的金針山的金針花是由山頂依序向下開的」,與一般花草是由山下向山上開的常識相反,今天正好要來印證一番。
請教路旁的攤販,他指指山頭上的金針花園:「山頂上已經盛開了。」
再向前開了一段路,來到山頂附近的「忘憂谷農場」,果然見到大片盛開的金針花田。
路旁刻意保留未摘的金針花田裡,金針花開得一片金黃。
採金針花的農婦全身包裹嚴密,只是眼前成千上萬朵即將盛開的金針花苞,要在他們開花前摘下才有食用的價值,農民的辛苦可以想見。
太麻里金針山因為面向太平洋,在雄偉的山勢中看金針花,有不同於60石山的風味。
上雙乳峰的這一段山路,因為山勢陡峭山路狹窄所以只能單線通車,從山腳下到此將近18公里的路程,難怪昨夜我們摸黑上山開車會開得那麼辛苦。
開車後才剛要繼續向上爬,卻在望幽谷上方又遇見美景。
最後來到太麻里山頂的「雙乳峰」,標高1340公尺,公路由兩峰之間的鞍部穿過。
從停車場仰望位於最高點的「千禧亭」。
千禧亭旁有一個「一等三角點」,通常會埋設三角的的山頭,都具有四周展望視野良好的特性,以方便土地的測量,千禧亭的這一顆一等三角點說明了他位置的優越性,是眺望風景的好地方。
千禧亭東側有一座「日昇之鄉--太麻里」的紀念碑文,
只是今天東南方風起雲湧,衝過山頭的雲霧,在山脊線上又被西面的氣壓壓回,好似一堵高牆般的蔚為奇觀。
西邊在雲霧之上最高的山頭,應該就是標高3092m的「北大武山」吧?幾年前曾經專程去爬過的百岳級名山,名列台灣的「五嶽」之一,今日在此重逢感覺格外的親切。
公路另一側的「曙光亭」,與千禧亭造型相似。
公路過了雙乳峰鞍部之後開始快速下降,遙望對面山頭的金針花田裡,有金針花拼成的「金針山」字樣,開滿金針花時應該是金黃色的字體吧?
這一回的「花東金針花之旅」,利用兩天的時間就遊遍了60石山、赤科山、太麻里等三大金針花區,可以說是一趟豐收的行程。三大金針花區各有特色,實在很難去區分優劣,所以這一次僅能說是「探路之旅」,有機會時實在應該各別住個一兩天,才能細細的品味三者不同的美麗。
從花東回來之後,超級怪颱「天秤」拖拖拉拉的在台灣周邊打轉了一個多星期,到今天還在影響台灣周邊的天氣,在風雨之中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三處金針花區的金針花,希望颱風不會帶給花農造成太大的損失。讓今年還沒有去看金針花美景的朋友們,都能順利成行。
由太麻里市區開車到「太麻里山」路線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開車到 太麻里金針山 的路線指示
(太麻里金針山山上道路複雜,提供網友威廉部落格 所繪製的簡圖以供參考)
美麗的風景值得更多人來旅遊觀賞,如果您喜歡這一篇遊記,請您不吝在銀幕下方工具區按個「讚」,並且分享給您的好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