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落寞的情於書海章節中來回
2016/05/20 11:35
瀏覽19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今夜,無星無月,風輕雲靜,獨居陋室,沏一杯茶,覽一卷書,輕倚軒窗,任迷茫浮躁的心於闕闕詩詞中浮浮沉沉,任糾結,千回百轉,百轉千回,浮躁的心,逐漸歸於平靜。文字以其靈秀、輕盈、潤心、浸肺攫獲旅遊市場了我的心靈,整個身心便深陷於平仄不一的字裏行間,深深沉醉……那年我五歲,上有哥哥姐姐在上學,下有弟弟需要父母照顧,我被叔叔牽著手送到那個陌生的鄉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因為陌生和不習慣,我整天像被父母遺棄般絕望,不停哭鬧,想回家想媽媽,未果。後來,慢慢地我就與鄉下孩子們融為一體,暴露出小孩子的野性來。爬樹、下河、捉青蛙、抓螢火蟲樣樣都會。等到父母來接我回城上學的時候,我站在一排孩子中間,面色黝黑、赤著小腳且一口鄉音,父母差點沒認出我。

多年以後,再次歸來,村莊頗顯陌生。它暗淡寂靜,那熾烈的陽光火熱的場面只留在小時候的記憶中。再沒有一聲哨響之後人們湧向田野的壯觀景象,沒有穀場上徹夜連枷聲響,沒有老樹根燃起的火堆旁一張張蒼桑的笑臉,沒有了長長龍骨水車上兩個年輕人愉快的對唱……

但,依然有故人舊事撞擊我的心靈,攝住我的目光,使得那些隨童年一起走遠的畫面,又一幕幕地重現:梨花開罷桃花紅,清風拂柳春意濃。東方剛露出魚肚白,一望無際的田野裏便有了農家耕作忙碌的身影,水牛套上犁,在水田裏翻著前些天已施過肥的田土。生產隊的廣播喇叭高高掛在村頭的那根電線杆子上,一聲“上工啦”,家家戶戶門reenex 好唔好洞大開,人們扛著農具,集結成群,湧向村頭,又分散到廣闊的田野裏。留守在家裏的老人們也早已起床,頃刻間,村莊上空飄浮起嫋嫋炊煙。

育秧的田裏,婦女們一排排坐在“秧馬”上,褲管兒挽得老高,露著白生生兩腿,蓮藕般踏進混濁的水裏,袖管挽到臂膀上,還紮著各色布帶子,以防衣袖溜下來,防礙做活計。她們像春天的鳥兒,亮出高亢的嗓門兒,一邊做著活計,一邊家長里短地鬧著,嗓門大得隔著幾方田都能聽到。嘻嘻哈哈地笑鬧聲,蕩漾在這充滿花香的空氣裏。白雲悠然自得在湛藍天空飄浮著,似豐收的棉花,讓人忍不住想伸手揪下一朵。她們手裏快速地捆紮著秧苗,又整齊又均勻,跟前兒的秧苗扯光了,雙腳一蹬,秧馬前滑,又捆紮下一畦。犁過的田裏,水準如鏡,已被扔下了一匝一匝的秧苗,那些秧苗興奮地擠在一起,竊竊私語,等待著插秧的人們,將他們分蔸,插入這肥沃的泥壤裏。

因為好奇,我央求嬸嬸要下田裏學著插秧。結果,秧苗被栽得東倒西歪不說,還被吸在腿上的“螞蝗”嚇得大哭。拈不掉那可惡的蟲子,被嬸嬸輕輕一拍便落入水中。家鄉是魚米之鄉,且每年都有一季小麥和兩季水稻收成。在“雙搶”的那十幾天裏,父老鄉親們爭分奪秒,與時間與天氣搶收成,人們幾乎是不得休息的。記得自家同姓的一位叔叔,一連勞累了幾天,加上感冒生病終於撐不住了。這天,他發著高燒渾身無力,眼皮再努力也支不起來,可是穀場上的穀子還沒揚,已經翻好的田裏,肥水正好,馬上又要插秧,怎麼能躺倒呢。情急之下,他瞥一眼那條清澈的小河,便跌跌撞撞來reenex 效果到河邊,跳進小河裏。河水清淺,他將整個身子蜷在水裏,只露出腦袋,這樣的降溫,讓人看了目瞪口呆。儘管莊稼人如此地作踐身體,還是扛過了通宵達旦勞作的那幾天,全沒有一絲的矯情。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