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族是交通亂源?-自認高等公民的新納粹主義者才是台灣亂源
【新聞摘錄】
交通亂源?機車族太沉重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2/30 00:27 【記者許志煌/台北報導】
機車族是國內交通亂源嗎?那是布爾喬亞式的觀點啦!立委蔡同榮認為,一味以交通罰單和機車停車收費來降低機車密度,非根本之道,倒是為保障機車族群用路安全,政府必須在道路規劃上更加用心。
他說,從媒體的報導,交通安全問題,確為重大民怨之一。然而政府、媒體和知識界對於機車族用路安全問題,大多流於以台北為中心的、布爾喬亞式的觀點,將機車族視為交通亂源,欣羨西方城市不像台灣道路有眾多機車。蔡同榮舉內政部統計通報指出,今年一至六月交通事故傷亡統計中,機踏車佔A1類(事故當場死亡或二十四小時內死亡)百分之四十三點六,自小客佔百分之二十七點二七,小貨車佔百分之九點五。然而,若從車種肇事率(各車種每一萬輛之肇事率)來看,機踏車為○點二九,自小客為○點四九,大貨車四點八六,大客車七點三二。機車族用路人佔交通事故傷亡比率最高,肇事率卻是最低,可見機車族並非媒體暗指之交通亂源。
【廚子批註】
一、蔡同榮說將機車族視為交通亂源,是以台北為中心的、布爾喬亞式的觀點,我大致同意,不過,這不是布爾喬亞式的觀點,這是小布爾喬亞式的觀點。那些當年做貿易、開加工廠、做生意、炒股票、炒地皮發了洋財的小資產階級,喫飽了,擦擦嘴,開著名牌四輪車上街,看著滿街的機車,有些人的優越感油然而生,忘了台灣的經濟奇蹟,就是這些亂源機車,幫他們送文件、押匯、遞樣品、跑業務,趕三點半,機機車車亂出來的!
二、廚子經歷過上面說的每一件事,開車也騎車,從不認為機車是台灣交通的亂源,更同意機車族確實是弱勢用路人;雖然機機車車亂搞的機車騎士不在少數,改裝汽車亂飆或酒駕的用路人人難道少了嗎?機車不能上快速道跟汽車爭道,據說是不安全,不過汽車可以在慢車道把機車擠到路邊難道就安全嗎?交警抓不了幾部在高速公路上狂奔的名牌跑車,哪個機車族沒被躲在旮旮彎彎裡的交警抓過?因為生活奔忙,機車族或許小錯不斷,可他們知道肉包鐵的體質大錯是不能犯的!他們幫小布爾喬亞創造了台式經濟奇蹟,被利用夠了還被打為台灣交通的亂源,機車族能不反彈嗎?
三、有錢買好車卻開不好車才是台灣交通的亂源的說法,就好比機車是台灣交通的亂源的說法一樣充滿了階級的對立。不幸經濟階級的M型化,和社會階級的流動性越來越低,缺乏同理心,否定社會多元性,新富階級中部份自認是高等公民的新納粹主義者,因為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讓他們急於升格為高等公民,忽略變革和進步要穩定緩進,和何不食肉糜的心態,不僅可能是台灣交通的亂源,更可能在許多其他問題上造成新的社會衝突。
四、台灣是擁擠的小都會形態交通,車種分道而行,造成道路交錯時更多的衝突點,呆板的對向燈號分直行左右轉三次控制,因駕駛人不耐久候,使得各車道不同車種的容忍性更低,衝突點的風險更高;快車可走慢車道,機車就可走快車道,何況除了人力車自行車,摩托車的性能可不慢,如能突破所謂快慢車分道交通管制的窠臼,用減少分車分道的路型,以東南西北各方單一路口順時針輪流同時開放直行左右轉燈號控制,不僅減少衝突點,等待號誌的時間會縮短,車行也會更順暢。當然這牽涉都市建設、交通法規、號誌設計、駕駛訓練許多問題。這種想法,或許專家不認同,或許公務員不想傷腦筋。苦苦地活著比氣死好,一品老百姓也祇能忍著被罵亂源!不過抓不住機車族的心就抓不住一品老百姓的選票,要掌握政權不能祇討好自認是高等公民的新納粹主義者。
後記:這是去年成的稿,想貼時因存錯檔找不到,一忘就忘到今天,不小心又找到了,好在交通問題永遠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