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陳菊最近出書,回憶她在高雄執政的日子,結果引發政壇不小風暴,幾位當事人紛紛出來澄清與抗議。
寫回憶錄談過往恩怨,必須謹慎,而政治人物寫回憶錄,尤其必須謹慎,因為除了可能挑起新仇舊恨,還可能引發政治效應。關於這點,陳菊這位政壇老將不會不知道,何以她還要在2018縣市長選舉黨內初選已經開跑的時候,大翻個人的政壇舊帳?
難怪即使陳菊否認,還是難以不讓人懷疑,她的出書是為了打擊黨內初選候選人管碧玲(管碧玲是謝長廷的子弟兵,而陳菊與謝長廷在2006年的高雄市長選舉裡結下樑子),暗助子弟兵劉世芳。
另外一個不尋常之處是,陳菊還沒當完高雄市長,何以現在要總結高雄經驗?就因為剛好來到高雄滿四千天?有聽過四年與一千天,沒聽過四千天的回憶錄。
只是以這本回憶錄的篇幅來看,提到2006高雄市長選舉的部分,只佔二十五分之一的章節,顯然並非這本書的主軸,而且假使陳菊真的想藉由翻舊帳來打擊管碧玲,大可使用更省事的方法,畢竟出書得花不少時間。
陳菊當然想讓劉世芳接棒,一來劉世芳同屬黨內派系新潮流,再者也曾辦理高雄市大運與擔任高雄副市長,最清楚陳菊的市政擘畫,然而劉世芳的民調始終低迷,陳菊應該不會天真到以為出書翻舊帳就能拉抬劉世芳。
所以說比較大的可能是,陳菊一開始真的只是想出版回憶錄,但一提到2006那段民進黨內初選的往事,還有想到2018選舉在即,五味雜陳,百感交集,於是心頭一橫,尺度放寬,把心內話都講了出來。
不管陳菊出書的用意為何,也不管是不是因此打擊了誰或拉抬了誰,2018高雄市長選舉到目前為止,還是陳其邁的民調遙遙領先。因此,這本回憶錄的政治效用,不是影響選情,而是讓人更了解政治運作的內情。政治人物愛講場面話,即使出版回憶錄,或因不願得罪別人,或因擔心別人反擊,基本上還是避免講太多真話,但陳菊竟然願意詳述當年選舉恩怨,實在罕見。原因可能有二,一是2006那段黨內初選恩怨,讓她刻骨銘心,二是她已經準備在2018卸任高雄市長以後離開政壇,無須太過在意別人的反應了。
陳菊外號花媽,身為「媽」字輩,幾個投入2018高雄市長民進黨初選的後輩,等於都是她的孩子,陳菊不應偏心,而如果情感上難免鍾愛某人,也要避免表露出來,才不會損了自己的威望又幫不了不成材的孩子。2018高雄市長當然還是民進黨的囊中物,只是陳其邁幾個人的政治格局比起陳菊、謝長廷如何?如果不是國民黨一蹶不振,他們還能躺著選嗎?陳菊的心內話除了書上所寫,還有很多可講,現在出書其實太早了,至少等到2018高雄市長選舉結束,再講不遲。
原文連結如下: http://www.nextmag.com.tw/breakingnews/people/373822
- 3樓.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2017/12/30 03:29嫉妒
要報仇就說報仇,要加害就說加害,要欺負回來就說欺負回來,不必轉什麼型,正什麼義。井底之蛙民進黨小鼻小眼,一輩子除了妒恨什麼都不會。人家推翻滿清、創建民國、北伐剿匪、抗日作戰大風大浪司空見慣,他什麼都沒有只會嫉妒。人家建設臺灣、錢淹腳目、蒸蒸日上、欣欣向榮,他只會一執政就貪污,再執政鴉鴉烏,又嫉妒。馬英九搞好兩岸他嫉妒,馬英九勤政清廉他嫉妒,馬英九高大俊帥他嫉妒。救國團、婦聯會、國語日報明明好好的他也嫉妒。自己比老共還鴨霸可是人家民富國強他還嫉妒。蔡英文明明五短身材、臃腫矮胖、鼻孔朝天、牙齒黃得嚇死小孩,也要學麻豆穿 Burberry,還不是因爲嫉妒? - 2樓. 愚者2017/12/29 15:15
Hi!沈兄,安好!
同意您文中所述,此書與選舉無涉。
愚意以為,睡菊絕對不會退出政壇的,放棄院長一職,至今未曾規劃退路,全力栽培劉世芳嗎?請莫忘,其子弟兵與黨羽遍佈各處,具遵其號令,儼然太上總統。為何如此?
不才之揣測,慶富案中銀行團已然貸出的數百億杳然無蹤,公立金融單位因此撤換董總數人,卻無任何媒體提及資金流向,極可能與睡菊相關。多年前貪腐扁承認海角7億的時候,睡菊即大怒不已,親屬就放言,要搞更大一點的。
- 1樓. 路過2017/12/27 06:17陳菊的回憶錄,據我的觀察,有兩種可能,第一:陳菊很懶,回憶錄是別人寫的,而她自己更是懶到沒有讀,就讓它出版了。第二: 陳菊心胸太狹窄,有如今的地位,其實只是因緣聚會,時勢造英雄。完全沒有政治智慧,或是大格局,只記得選舉恩怨,不知道,當年陳菊根本不成氣候,大家角逐,本屬自然,竟以今天之勢,大膽批判當年,認為別人應該義無反顧的挺她,不應該挺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