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大,但是,東西部環境有著天壤之別。我酷愛花東乾淨得一絲不染的天空,天,藍的讓人打從心底讚嘆;雲,白的似雪般,肥沃的大地厚實的像一塊波斯地毯,偶而呈現亮麗的黄,有時,又綠得讓人想在稻浪裡打滾。
花蓮怎麼去最合宜
路程遙遠,是許多人自駕者視花東為畏途的原因,扣除往返的車程,少說也要安排四天才不會太趕,所以,本文推薦以搭普悠瑪列車,抵花蓮,再轉區間車到豐田車站,入住小雨蛙有機生態農場。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漁塘路36號
電話:03-8653808 0928-875538
住宿免費送
1. 騎自行車
2. 釣惡魚
3. 夜間生態導覽
4. 免費乘坐鐵牛車遊園區
一趟農業體驗旅行,由學有專長的導覽者帶領,所獲得的,不僅是視覺與味覺的饗宴,更多的是豐富的最新農業新知。
小雨蛙生態農場主人夫妻畢業於嘉義農專,95年於屏東科技大學取得農學碩士學位,曾當選全國十大傑出農村青年。
農場佔地約八公頃,是一個匯集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多元化農場民宿。民宿四週以有機栽培方式,種植各種香水蓮花及水生植物,製成有機蓮花茶。
透過農場精心設計的休閒體驗活動,可明瞭有機花茶的製作、杏仁蓮花餅乾烘焙;乘坐鐵牛車,觀賞野鳥與山構築的豐富生態;夜間生態觀察及導覽,懂得尊重自然生態,友善環境;飽食農場特色餐,品評在地食材上桌。
蓮花池生態豐富多元,水生植物、水鳥、昆蟲組成濕地生態,觀察力與細心度決定你的驚豔度。紅冠水雞、白腹秧雞、花嘴鴨、翠鳥…,為花蓮之旅開啟不一樣視野。
壽豐休閒農業區之美盡在不言中
都會區高樓大廈櫛比鱗次,馬路上車水馬龍,有多久你和家人沒「腳踏實地」赤腳走在田埂上?想像過走在路上不用帶著口罩,可以深呼吸也不會咳嗽?
壽豐鄉是花蓮縣第一個推動無毒農業生產的鄉鎮。因此區內有多家無毒農業示範戶,主要從事蔬果生產,亦提供農業體驗活動,可讓民眾體驗蔬果收成採摘的樂趣。
由於沒有農藥的殘害,這裡也是昆蟲的天堂,鳳蝶、黑翅螢、鍬形蟲、甲蟲等隨處可見,加上在當地居民的努力復育下,設有小雨蛙復育區,晚上蛙鳴不斷,沿著道路兩旁還會發現許多如莫氏樹蛙、日本樹蛙、貢德氏赤蛙等蛙類。
區內設有專業養殖區,因而打造出台灣鯛、黃金蜆、貴妃魚等壽豐三寶,其中以黃金蜆的養殖更是聞名遐邇。廣大的養殖魚塘吸引了許多以魚貝類為食的鳥類,如環頸雉、小燕鷗、大捲尾等鳥類的聚集。
秋天,在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的襯托下,黃中帶紅的欒樹鬧哄哄地走完場,彩繪稻田活動便揭開花東縱谷大地畫布的展演。林立的行道樹--落羽松,把花東縱谷弄得璀璨耀眼,異國風情讓人流連忘返,太陽麻和油菜花,驅走冬季蕭瑟的景象,將壽豐鄉妝點得色彩繽紛。
淋漓盡致暢遊壽豐休閒農業區
相關資訊:
花蓮縣壽豐休閒農業區
陳威良(03)8652636 0928-875538
FB:壽豐休閒農業區
又龍又蝦食在好玩(一日遊程)
漫遊生態園區→捉龍蝦吃龍蝦→總舖師大餐→手做體驗→聽青蛙說故事→滿載而歸
食在好農攏在壽豐(一日遊程)
農夫體驗→總舖師大餐→漫遊生態園區→手做體驗→聽青蛙說故事→滿載而歸
蓮花配雨蛙農華富貴攏抵家(二日遊程)
第一日
漫遊生態村→日本移民村探搜→壽豐農會養生便當→捉龍蝦吃龍蝦→口民宿迎賓餐→生態導覽解說→就寢
第二天
晨喚→自行車晨旅→農夫體驗→總舖師大餐→台灣玉DIY→手做體驗→聽青蛙說故事→滿載而歸
客製化行程:
手做體驗
手做草仔糕、紅龜糕、南瓜包體驗
農夫體驗
有機農場體驗、採果體驗
其他體驗
捉龍蝦體驗、台灣玉體驗、摸蜆兼洗補、特色小吃(三色麵)體驗
日本移民村探搜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的豐田,舊名「鯉魚尾」。
西元1909~1917年,台灣總督府因這一帶土地富饒且多水田,命名為豐田。地理涵蓋現今豐坪、豐山、豐裡三村。
日治時期,日人為推動官營移民政策,選擇東台灣花蓮港廳區內的吉野(今吉安鄉)、豐田三村(豐山、豐裡、豐坪)、林田(今鳳林鎮大榮村、北林村)建立移民村。日人在豐田規劃整齊劃一棋盤式聚落,建設醫院、警察局…等大型公期建築,而每戶住家都享有441坪的寬廣空間,完整的造村計畫,有如將日本農村搬移到花蓮豐田。
光復後,阿美族及外省族群遷入,而現今豐田社區居民就住在擁有日式背景、客家文化的社區,使得現在的豐田呈現多元風貌及深刻的文化軌跡。
移民文化之遺跡保存完整,諸如日本豐田神社、哭牆、豐田鳥居(現稱碧蓮寺)移民指導所、日本醫生與警察的家,以及當年警察廳改置的豐田文史館與台灣少見的「廣島式」菸樓等。
地址: 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站前街34號
電話:03-8656922、0910-656922
營業時間:六、日
花蓮縣壽豐鄉豐田火車站前風有一僅存的風鼓斗建築,興建年代已不可考。風斗建築是早期日本移民安身立命的住所,之所以稱『風鼓斗』是因其反著看很像風鼓車的漏斗。
風鼓斗建築大多由木頭建造而成,茅草覆蓋其上當作屋頂,外層再覆蓋一層鐵片,所以從外面是看不到其茅草屋頂,只有從側面,可窥視鐵片下緣延伸而出的茅草端。
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為了從事社區工作的青少年找尋一處社區工作的據點,鑑於風鼓斗建築外觀保持完整,惟內部些微毀損,只要加以修理、改造,就又是一嶄新的空間。於民國97年成立五味屋,邀請東華大學教授與學生,共同規劃為二手物買店,由社區青少年當家,稱作:「五味屋—囝仔們ㄟ店」。
「多一公斤旅行」是一種「行善旅遊」的形式,將每個人生活中用不到的物資,趁著旅行的移動,帶到其他區域,幫助需要的人。
多一公斤旅行有以下幾種型態:
「蜻蜓點水」式:
將願意捐贈的物資帶來花蓮,留在住宿地點,請民宿或旅館通知五味屋去拿。
「使命必達」式:
親自將物資親送到五味屋,若非週六日的營業日,事先請預約時間。
「賴著不走」式:
可以到店裡來半天、一天或數天,不只帶物資來,將物資介紹給孩子們瞭解,陪孩子們照顧店面,分享經驗、故事,或指導孩子們經營、布置、整理……等。「五味屋」歡迎到花蓮旅遊的大小朋友,帶著物資前來,讓社區小朋友們透過整理、標價及上架來進行生活中的學習,並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社區居民所需的商品,盈餘則做為社區照顧之用。
碧蓮寺(舊日本神社)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民權街一號。
電話:03-8751703 。
參觀時間:週一至週日上午 9 點至下午 5 點
目前仍保留鳥居一座、石燈籠數座、狛犬一對及參拜道,另外還有一座由第18任臺灣總督長谷川清之「開村三十周年記念碑」、水井等日治時期的古蹟。
碧蓮寺的前身為大正3年8月所興建的豐田神社。為供當時日本移民日常參拜、心靈感化、及精神寄託之太皇神社。日人設立神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期望從日常生活中,培養人民崇仰敬神的精神,是國家教化的重要機制。當年的台灣總督非常重視移民守護神的設立,以豐田村為例,每年六月五日均舉行盛大之例祭,移民們均須參與全村大掃除的準備工作,以示誠敬之意。
碧蓮寺在國府接收台灣後次年(民國三十五年),豐田三村的居民聚會決議,將神社原址改奉佛祖「釋迦牟尼佛」及「不動明王」神位,並於民國三十六年,決定將該神社暫時命名為「豐田碧蓮寺」。於民國五十七年四月,寺方另外恭迎觀音菩薩、彌勒佛、地母娘娘、天上聖母、五榖先帝等諸神進廟登殿。
昔日豐田神社,主體已消失,僅存一些石燈籠(御神燈),放置於入口參道的兩側。神社狛犬(石獅子), 如今放置於碧蓮寺門口的左右側,基座刻著奉納者日本人的姓名,昭和二年(1927)的紀元,清楚明白的表明牠的身世。
豐田神社創建於大正四年(1915),而現場所見的石燈籠則多是昭和三年(1928)時民眾所奉納的。在前往碧蓮寺的參拜道上,可見鳥居、石燈籠、石狗等神塺遺址,這些均為豐田村重要文化資產。「開村三十周年記念」的石碑,立於昭和十七年(1942),題字人是當時台灣總督長谷川清。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魚池45號
電話:03-8651333
營業時間|08:00-19:00
門票|無
體驗活動:摸蜆體驗、蜆殼DIY
立川漁場為花東縱谷台9線的熱門旅遊景點。利用得天獨厚的天然湧泉水,食出高品質的黃金蜆以及、烏鰡、臺灣鯛、貴妃魚等多種優質水產。
園區中「五餅二魚餐廳」供應遊客最新鮮飽滿的現炒黃金蜆、蒸貴妃魚、鹽烤台灣鯛、用最簡單的調味,以來自自然的新鮮擄獲饕客的味蕾。
園區內景色優美,透過下水體驗「摸蜆兼洗褲」的漁村風情,每人120元(五歲以下不收費,若要下水體驗摸蜆活動,請大人陪同,每位小孩需一位大人陪同,僅收大人費用)。憑票,可帶走一斤黃金蜆(以自己摸的為主不足不補)。水深即膝,帶幼童前往,別忘多帶一套換洗衣物,避免著涼。
立川漁場除了養殖及休閒,並從事研發黃金蜆加工品蜆精、蜆錠及其他相關產品與鮮美漁貨,蜆冰淇淋、蜆咖啡…。有各項折價卷可抵用不同的消費(冰品15元,水產20元,紀念品25元,黃金蜆系列商品20元),為確保食材品質,立川漁場從養殖到封裝,採用一條龍經營方式。
立川漁場不僅停車免費,入園也不需要門票,是親子旅遊、生態體驗、美食饗宴的最佳去處。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中山路188號
電話:03-8651487 0919-911380
成立於民國88年,農場主人李家豐以友善大地、愛護生命、尊重自然、照顧消費者健康為前提,貫徹不噴灑農藥及化學肥料的無毒有機耕作方式。為避免病蟲害的相互交叉感染,全園採分隔式栽種,一區一種作物。目前擁有五十餘座溫室,研究百合有十餘年歷史。栽培作物從葉菜類至根莖類、瓜果類、有機百合。
『佳豐有機農場』為各級政府指定參觀的無毒有機園區。民國91年通過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認證,如今全台70%有機蔬果均來自佳豐有機農場。
壽豐農會養生便當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魚塘路35號
電話:0937-976076 0933-524568
提供場地租借:最大遊客量:200人
體驗活動:釣魚體驗、採蓮花體驗、釣龍蝦體驗、烤(吃)龍蝦體驗。
三色麵疙瘩DIY
「心宿體驗農場」用餐,這邊可以學做彩色麵疙瘩,很適合親子一起前來,讓小朋友知道原來彩色麵疙瘩是利用蔬菜打成的汁當顏料,加入麵粉不斷搓柔,等到均勻揉好麵糰後,放進塑膠袋等待醒麵時間。
烤龍蝦體驗
鑽研淡水龍蝦養殖技術多年,現除養殖外,育苗技術也已臻成熟。高耀光說,目前一甲地養殖池約可養兩萬隻淡水龍蝦,而除了養殖技術外,壽豐鄉優越的水質與天候溫度也是成功養殖、育苗的關鍵。
高耀光用麥片、雜魚餵養澳洲龍蝦,他說:淡水龍蝦耐熱、抗低溫的特性,比大閘蟹好養許多,而且一年四季都可養殖,不像大閘蟹有養殖季節的考量;而且母淡水龍蝦受孕後可產約三、四百顆卵,小龍蝦則在三十天時就可長到兩公分左右,育成率也高於大閘蟹。
跟著農場主人抓小龍蝦,來自澳洲的蝦種,中秋過的蝦質更增顯豐腴,肉質細緻蝦膏滿溢,鹽烤過後更好吃。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忠孝街91號
電話:03-8652323
民國50年代,在豐田礦區河床內發現台灣玉(學名閃玉),為國家賺取大量外匯,豐田玉被視為「台灣玉」的代名詞,民國60年代台灣玉打響在全球寶石市場的名聲,曾締造世界第一的閃玉產量,使豐田享有「東部小九份」的美譽,更成為台灣玉之鄉。
如豐琢玉工坊是一家傳統的台灣玉石加工廠,在豐聚落裡從玉石加工已四十餘年,早期多為外銷為主,近年透過經濟部一鄉一特色輔導,從傳統加工廠轉型成為觀光工廠,做DIY玉石體驗。
有意前往壽豐一遊的朋友,歡迎延伸閱讀相關文稿:
【花蓮‧旅遊】被譽視為全台最後一塊淨土的豐富自然生態--壽豐休閒農業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