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檢署正在偵辦黃世銘洩密等案,法務部透過行政調查的方式,
⋯⋯
如果這不是指導辦案,什麼才是指導辦案?
如果這不是干涉司法,什麼才是干涉司法?
焦點評論:戀棧的總長令人不齒(凌博志)

今年9月16日,我在報上公開呼籲黃總長應為所犯的重大錯誤,引咎下台,但事隔一月有半,黃仍不動如山,堅不辭職。即使已被起訴,面對逼退,仍認為自己沒錯,厚顏戀棧,令人不齒。
在8月31日的颱風夜,黃把尚在偵查中的個案情資,連同《通保法》應行保密的監聽譯文及偵查計劃,一股腦交給總統,就已種下了今日必須辭職的根由。經過社會輿論與法界人士的窮追不捨後,一個居心不正、動機不良、僭越體制、破壞法紀的政治操作秀整個現形,說它是台灣司法史上最醜陋、最爛污的「邀功及報復」秀,實不為過。
檢察總長不是上帝
我知道黃檢察總長一向愛名、惜名,居家不待客、在外不應酬,享受寂寞、忍受孤獨,在司法界特立獨行。就是因為愛名,所以不惜身先士卒,跨越司法紅線,大搞洩密秀;又因為惜名,所以不肯在基層檢察官起訴後,以戴罪之身,辭去職務。如今面臨逼退,自是心有不甘,而那些大聲嚷嚷的人,好像全忘了一干涉及關說的人尚在逍遙,所以日前在立法院他才會語出驚人的說:「全體立委決議我辭,我也不辭」、「廢特偵組,我還是全國一二三審的檢察總長」撒潑混賴,一至於此,夫復何言。
檢察總長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上帝。人會犯錯,神和上帝則不會,所以,人要遵守道德規範;法律人更要堅守法紀,不可稍有逾越,否則馬上就會訾議臨身,輕則自傷,重則害人,黃總長昧於現實,自以為是神,想做神和上帝也做不來的事,結果弄得唏哩花啦,滿盤皆輸。
認錯下台停止爭議
既然錯已鑄成,面對排山而來的逼退聲浪,黃總長已不能逶迤不決,應在退與不退的大是大非中,火速抉擇。不妨估量一下,不退的話,自己背負刑案,有如枷銬在身,如何讓飽受屈辱的檢察大兵,全軍奮起,再現雄風?又如何讓社會大眾重拾對檢察體制的信賴和尊敬?更有甚者,愛名如你,怎堪「厚顏賴皮」、「死不認錯」、「唾面自乾」、「恬不知恥」等罵聲,變成你黃總長的同義詞?
況且,退的話一可為你的過去所為,認錯道歉,樹立典範,二可讓社會停止爭議,回歸理性,三可為奄奄一息的檢察形象再啟生機。聰明如你,辭或不辭,退或不退,還須點破嗎?
最後容我引用布袋和尚的《醒世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凝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再進一言:放下不甘和不捨,放空自尊和名位,以優雅的身段,走出權力,回歸自我,否則弄到千夫所指,破鞋伺候,就是天大不幸了。
高雄地檢署前檢察長
.
文/馮光遠
書名:戴著鐵漢面具的司法小丑(長期觀察黃世銘實錄)
作者:黃越宏⋯⋯
出版:法治時報社
台灣的司法,這一陣子突然出現一道曙光,而盡力讓司法撥
以前,外人對黃世銘的瞭解,應該都跟我一樣,不過是霧裡
可是看完黃越宏的《戴著鐵漢面具的司法小丑》之後,佐證
其實在今年稍早,我因為參與「破繭/
「酷吏」是許多人對黃世銘的印象,可是他又好像不是那種
在最近爆發的馬英九以「關說」為由整肅王金平的案子裡,
在這本書的書末,越宏附了篇短文〈我 和總長黃世銘的過節〉,讀完之後頗有感觸。我與越宏十多
這就是了,司法,說穿了,不過就是在法庭上與人吵架,我
黃世銘這一陣子醜聞罩頂,還曾經講過一句話,「我只是把
..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玉桂人2013/12/25 16:38吉祥如意
親愛的朋友
有人這樣說 快樂歡喜的心 願它順暢的流
流佈四方 盈滿宇宙
煩惱的心 希望它如樹葉上的水滴
行光合作用 被陽光蒸融 化作春泥更謢花
當我們處在學習 包容 謙和的那一個時刻
許多的善因緣 仿如溪流 都會自動匯集而來
在這樣歲暮天寒的時節 祝福您
吉祥如意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 無 要唸 mor) - 4樓. tc36092013/12/06 19:36罪犯馬英九=綠卡、貪污、綁樁、誣陷政敵、買票、盜賣國土、侵佔黨產、涉入個案、指揮辦案、公然說謊、主導監聽、教唆私刑....
作者序.2..就某種角度來看,馬英九相中他,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隨著官階愈來愈高,愈來愈有新聞分量,炒作新聞愈來愈方便,在這些方面,黃世銘是一直有在長進的。或許,就和馬英九一樣治國無方,卻很能炒作媒體般,黃世銘也是辦案無能,但在媒體包裝上,技巧日益精進。黃世銘剛剛就任總長時,他個人的形象超級完美,完美到連他自己都出面,告訴媒體,不要再造神了!哪知,幾年後,在他的任期快要屆滿之際,當年超完美的形象消失無影無蹤,形象跌到谷底,人人高喊要他主動請辭算了。這種現象也反應在我的讀者群當中。有一位嘉義鄉親朋友,剛開始在本報看到對於黃世銘的報導,還勸我不要這樣修理他,他們曾在嘉義有認識,覺得他不是像我寫的那樣。然而,2013年9月6日,黃世銘靠著非法監聽及非法使用監聽譯文,引爆總統和立法院長的嚴重內訌之後,這位嘉義鄉親開始改口告訴我說,實在想不到黃世銘是這種人;以前你在寫他,我還半信半疑,現在,我開始覺得他一定不只是你寫的這樣而已,他一定還有更不為人知的一面。聽到他這麼說,我只能笑笑,跑新聞遇到這種事情已經太多了,明明是真的,只是因為還沒有人爆料,私下和朋友聊,每個都不相信,等到事情爆開了,大家又開始覺得,一定不只有這些內幕!這本書,就是要讓大家好好認識司法官場的生態和官員的真實嘴臉。除了記錄黃世銘這個人之外,如果還有一點別的意義,應該就是突顯台灣司法的悲哀。台灣司法有很多悲哀面,其中,本書最可以突顯的悲哀是:像黃世銘這種人,竟然可以存在司法高層這麼久,而且,還可以不停的升官。
當黃世銘這種人在司法官場上一次次的升官,就會造成年輕司法官員一次次的心動,他們會以黃世銘為標竿,以黃世銘為楷模,拚命想向他依附,成為他的人,想要投靠在他的麾下,得到他的賞識或拉拔,想要學習他,想要有朝一日,也能幹到總長。這種效應會對台灣的司法人才之養成,造成很可怕的法治精英之重度污染。當黃世銘在電視機前,口口聲聲說著「我的特偵組」時,就表示著他所找來的年輕檢察官,都非常認同黃世銘的辦案方式和手段,都是他的親信,都是他的人馬,他才會那麼意氣風發的強調。這些親信與國王人馬,天天跟在黃世銘身邊,效法他的偏差行為,實際上,卻是一步一步將國家的公權力,推向用來打擊他們主觀上不喜歡的人或是派系,而不是真正不法的人。
更可怕是,上行下效,與他們同樣辦案手法和辦案心態的司法官員,勢必不斷增加,因為,想要升官的年輕司法官員,被情勢所逼,必須向他們看齊。這才是黃世銘「不停升官」與「主觀用人」對國家最大的傷害。
黃世銘倒台之後,「黃世銘現象」─「戴著鐵漢面具的司法小丑」是不是會就此絕跡?是不是會後繼無人?多數的司法官員對此問題並不樂觀。因為,台灣檯面上的政客們,多數憲政理念與法治概念都還非常非常薄弱,都還非常非常幼稚,一心只在乎司法的公權力之掌控,卻完全不在乎司法公信力的建立。
台灣司法,只要一天不落實真正的民主,真正的主權在民,真正的為民服務,真正的公平正義,就還會有更多更多「戴著鐵漢面具的司法小丑」誕生。從全國媒體一面倒的讚譽「司法鐵漢」,到基層檢察官主動找地方記者訴說心聲,對黃世銘以「司法小丑」相稱,黃世銘一生的司法官場唱作,演出了台灣司法史上最好的一面鏡子,它,對照出了台灣司法的深沉悲哀。
- 3樓. tc36092013/12/06 18:58罪犯馬英九=綠卡、貪污、綁樁、誣陷政敵、買票、盜賣國土、侵佔黨產、涉入個案、指揮辦案、公然說謊、主導監聽、教唆私刑....
作者序.1......黃世銘這個人,從他擔任澎湖檢察長以來,就一直是一個非常喜歡出風頭的新聞製造者,坦白說,有這種新聞對象,喜歡都來不及,怎麼會討厭他呢?以黃世銘的人格特質而言,他不是一個好的官員,更不懂人情世故,與他相處並不容易,但是,就「新聞處理」角度來看,他是一個「好朋友」,錯不了。與新聞對象打交道,有時不太需要相處之道,只需要好好處理他們的新聞。若與新聞對象相處太久,往往產生私交;有了私交,往往會危害新聞的公正性。黃世銘喜歡出風頭,愛升官,又不懂法律,這三種特質加在一起的官員,製造新聞的機率永遠居高位,這種新聞對象的身上,一定有「源源不絕」的新聞可以處理,所以,就「新聞本身」而言,他是記者的好朋友,一點也不奇怪。加上接觸過黃世銘的人多數認同,他是屬於比較死腦筋,比較固定思想模式的人,凡事不太有變化,所以,求證他的新聞不難,很多事件只要一聽情節,就可以知道是不是他幹的。私下,我稱他是「我的好朋友」,指的就是這個,新聞多且不難打聽。黃世銘能夠幹到總長職位,馬英九當然是最為關鍵的人物。馬英九對於黃世銘的不斷升官,長期扮演著重要推手。
民國82年7月,黃世銘剛剛擔任首長,派到澎湖當檢察長正滿一年,馬英九就利用自己當法務部長的權力,強將他調升嘉義。那一次的調升,主要是酬庸黃世銘在澎湖時,打擊縣長高植澎有功(起訴貪污最後判無罪),很明顯,黃世銘是馬英九屬意,一心想要長期培養的司法親信,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必須讓黃世銘快速升官,快速累積「首長」之重要資歷。依檢方慣例,檢察長在一個縣市的任期,通常是「三年」為基數,最多可在同一地方延任三年,共六年。馬英九為了讓黃世銘「快跑前進」,特別將澎湖待一年、嘉義待不到三年(兩年半)的黃世銘,趕在自己法務部長請辭之前,特別作業,將黃世銘再次火速調升,從嘉義檢察長直接跳升到桃園當檢察長。這種不斷快速且跳級的升官,是黃世銘在司法官場得以竄起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的表現特別好,或他的法學造詣有多紮實。只因他早就被馬英九相中,刻意加以栽培,視其為司法心腹與政治打手。
- 2樓. Taiwanan2013/12/02 09:02罪犯馬英九=綠卡、貪污、綁樁、誣陷政敵、買票、盜賣國土、侵佔黨產、涉入個案、指揮辦案、公然說謊、主導監聽、教唆私刑....
江貞諭義正詞嚴 黃世銘再度說謊 。◎ 劉瑩
檢察總長黃世銘洩密案上了法庭後,所有證據攤開來,這才發覺「一○○年度特他字第六十一號」,根本不像黃說的只監聽林秀濤,還監聽跟調查一大堆檢察官。黃除了洩密,還加上一條接連說謊,照說任何一條都足以讓一個正常民主國家的首長下台的。還好,北檢當時有起訴洩密案,否則,這些謊話都不會暴露在陽光下。
老實說,就算暫時放掉一個林秀濤也不會怎樣,個人如果真的多行不義,法律總有一天抓到你的;但允許檢察官借一案「把所有人拉進來」浮濫監聽,才茲事體大、後患無窮。如果依黃的做法,一案可以強「監」全台灣,且偵查中案件可以直接去跟總統密報某下屬的「行政不法」,請問這跟古代密蒐所有官員一舉一動、隨時可向皇帝打小報告的東廠有什麼不同呢?那時甚至還沒有現代這麼全面的監聽錄影科技呢。
前幾天,我們看到勇敢的公訴檢察官江貞諭,儘管面對最高上司的總長,仍舊義正詞嚴:「依照憲法的權力分立原則,如果行為人身分是立委,應移交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審議;如果是公務員,應轉知行政院,不是向總統報告。」不僅結實打了不認錯的上司一個大巴掌,更凸顯了「河蟹」監察院的失職。
(作者為醫師,台北市民)
- 1樓. 小肉球2013/11/30 18:09王柯勢力好大
王柯禍台勢力好大呀, 邪就是要把正說成邪呀.
黃世銘是難得的好檢察總長, 以前, 他的上司陳定南最欣賞他.
記得民進黨容不下陳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