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玉
(1)產地 : 緬甸
(2)硬度 : 5
(3)緬甸玉的歷史
雲南瑞麗位於緬甸與中國的交界處,是目前中國與緬甸玉石礦商交易的最大集散地。中國與緬甸交易玉石的歷史可回朔到1000多年前,緬甸商人透過西南絲綢之路與現今的緬甸及印度進行農產礦物及絲綢的交易,有天,有一位雲南的馱夫在運送緬甸農產回雲南保山的路途上,為了要平衡馬背上農產的重量,隨手在緬甸路邊拾起一塊石頭放在馬馱背袋中,回到家中卸下貨物後,發現這塊石頭帶著翠綠顏色,似乎可作玉石之用,經初步打磨後,果然碧綠可人,之後,馱夫多次回到當初檢到這塊石頭的地方去撿拾玉石,再帶回保山加工販賣,此事經廣為流傳後,吸引了許多雲南人去緬甸找尋碧綠色石頭,回來加工成成品後,經雲南或廣州販售到北京等地,甚至將其製作成精美玉器進貢給皇族使用及收藏。
(4)緬甸玉的成色元素
1. 白色 : 基本上不含其它雜質元素。
2. 绿色 : 含2%以上的鉻(Cr)。
3. 黑色 : 含2%以上的铬(Cr)及鐵(Fe2+)。
4. 黄色 : 含元素鉭。
(5)緬甸玉的特色
近年來翡翠與緬甸玉被軍政府把持,只有每年三月在泰國進行標售,由於限量的關係,使得翡翠及緬甸玉的價格越來越高,但相對其保值性也越來越好。一般在選購緬甸玉時,會用『種』及『水頭』來評斷緬甸玉的價值,所謂的『種』,指的是緬甸玉綠色以外的地方,大陸稱地子,香港則稱為種,緬甸玉的種主要分為冰種、糯米種及油青種等。『水頭』指的則是緬甸玉的透明度,其可以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等不同程度,其中,緬甸玉的透明度越高,價值就越高。此外,一般緬甸玉除了透明度高外,同時也會帶有油脂光澤,化學名稱為矽酸鋁鈉,單斜晶系,結晶完全解理,所以觀察其結晶時,會發現結晶一閃一閃的,主要生成在低溫高壓下的變質岩層環境中。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