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至死不渝的愛情傳說---《阿伊達》
2008/10/30 16:55
瀏覽1,87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十九世紀時,考古學家自某座埃及古墓中挖掘出一對緊緊相依的男女骷髏。這項發現,激發了法國考古學家馬里耶特(Auguste Mariette1821-1881)的創作靈感,因而寫下一篇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與詩人作家季斯蘭佐尼(Antonio Ghislanzoni,1824-1893)更以這個愛情故事為藍本,創作出一齣四幕七景的歌劇---《阿伊達》(Aida)

 

被後人譽為歌劇泰斗的威爾第,作品包括《弄臣》(Rigoletto)、《遊唱詩人》(Il Trovatore)、《茶花女》(La Traviata)等經典鉅作。《阿伊達》一劇,是威爾第特別受邀譜寫的作品,以玆慶賀埃及蘇伊士運河完工。

 

《阿伊達》於18711224在埃及開羅歌劇院首演,故事的時空背景設定在西元前1230年,敘述埃及與衣索比亞的發生爭戰,衣索比亞公主阿伊達(Aida)淪為埃及公主安納莉絲(Amneris)的女僕,但是領軍攻打衣索比亞的埃及將軍拉達梅斯(Radames),卻又與阿伊達相戀。兩國的戰事與兩人懸殊的地位,迫使得這對男女的戀情無法曝光;而心儀拉達梅斯已久的安納莉絲,讓這段不被祝福的愛情更添風雨。幾番波折後,阿伊達與拉達梅斯終究難逃悲劇宿命,故事便在阿伊達伴隨著拉達梅斯慘遭活埋後劃上句點。

 

 

這齣淒美的歌劇,除了劇情動人之外,更有壯闊華麗的場景與氣勢磅礡的音樂。劇中有不少著名的曲目,例如由男高音演唱的詠嘆調「聖潔的阿伊達」(Celeste Aida)、由女高音演唱的詠嘆調「我的故鄉」(Oh, patria mia),以及由小號演奏之進行曲「凱旋大合唱」(Gloria all'Egitto)等,皆為後人耳熟能詳的經典。

 

雖然許多樂評與歌劇行家認為《阿伊達》是一齣難得的偉大歌劇,但是對於初入門的音樂愛好者來說,這部歌劇可能略嫌沉悶冗長,不太容易欣賞。或許要反覆多欣賞幾次,才能體會出這齣歌劇的迷人之處。

 

 

        在《阿伊達》歌劇首次公演的一百二十多年後,爵士級的英國歌手艾爾頓強(Elton John)與作詞家提姆萊斯(Tim Rice),將這齣愛情悲劇改編成了音樂劇。

 

《阿伊達》音樂劇的誕生,緣起於1994年迪士尼與艾爾頓強合作的動畫片《獅子王》(The Lion King)。艾爾頓強當時為《獅子王》撰寫的三首主題曲「Circle of life」、「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因為旋律優美動人,深受樂迷喜愛,也讓這部改編自莎士比亞名著《王子復仇記》的動畫片如虎添翼,票房開出長紅。有了這次雙贏的合作經驗,迪士尼便希望能與艾爾頓強二度合作新的動畫片,但是艾爾頓強的意願不高。企圖心旺盛的艾爾頓強,希望能夠挑戰流行音樂與電影歌曲之外的東西,好為自己的音樂歷程再創新局。

 

某天,他讀了一本介紹威爾第《阿依達》歌劇的書,讓他有了創作《阿伊達》音樂劇版的靈感。當時,迪士尼已於19944月在百老匯推出改編自其經典動畫的《美女與野獸》音樂劇,票房十分亮眼;迪士尼另一齣改編自動畫的音樂劇《獅子王》,也已排定在199711月推出。《美女與野獸》音樂劇的成功,讓迪士尼高層對於進軍百老匯興致高昂。因此,當他們得知艾爾頓強的想法之後,便馬上表示樂觀其成。在迪士尼的支持下,艾爾頓強便開始著手創作《阿伊達》音樂劇。

 

艾爾頓強找來與他合作《獅子王》主題曲的搭擋提姆萊斯,共同為《阿伊達》音樂劇寫下二十餘首新歌。提姆萊斯在音樂界的地位,並不亞於曾在流行樂壇呼風喚雨的艾爾頓強。提姆萊斯曾與音樂劇大師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合作過多齣膾炙人口的音樂劇,包括1968年描述聖經故事的《約瑟夫和奇幻彩衣》(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1970年以耶穌受難為發想的搖滾音樂劇《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以及1976年敘述阿根廷第一夫人生平的《艾薇塔》(Evita)等。提姆萊斯的創作不僅深受觀眾歡迎,更曾榮獲葛萊美獎、東尼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多方肯定。

 

        方才曾提到《阿伊達》歌劇略顯嚴肅沉重,但是由艾爾頓強主導的音樂劇版本卻恰好相反,不僅具備了流行與動感的元素,而且還富有搖滾氣味,讓觀眾與聽眾們耳目一新。《阿伊達》音樂劇於1998年先在美國亞特蘭大首演,20003月再登上紐約百老匯舞台。這齣風格新穎的音樂劇,上演後頗受好評,並於2000年獲得葛萊美獎最佳音樂劇專輯獎殊榮,隔年(2001)亦在東尼獎大放異彩,一舉奪得最佳原著音樂、最佳女主角、最佳布景設計、最佳燈光設計等四項大獎。

 

 

《阿伊達》音樂劇從現代的埃及博物館揭開序幕。一對素昧平生的男女,分別走進了博物館。當他們的眼神意外接觸時,兩人心裡突然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此時,在博物館玻璃櫥窗內,埃及公主安納莉絲的靈魂就深藏在展示的雕像中。她冷眼望著這對男女,心裡知悉他們前世的情緣,於是娓娓唱出「Every story is a love story」一曲,開始訴說那段雋永動人的愛情故事。

 

艾爾頓強在此做了巧妙的安排,讓「Every story is a love story」這首開場曲從柔美轉為激烈,將時空順暢地從靜謐的埃及博物館轉為西元前十三世紀埃及軍隊自努比亞凱旋而歸的場面,並由埃及將軍拉達梅斯與軍隊士兵接唱出雄壯宏亮的「Fortune favors the brave」。

 

聽罷「Fortune favors the brave」,觀眾們應該已經可以清楚感受到《阿伊達》音樂劇不同於歌劇的動感魅力了。接下來的「My strongest suit」、「Another pyramid」、「Like father, like son」等曲目,同樣會讓觀眾忍不住舞動起來,身體裡的血液也跟著節奏沸騰搖擺!但是可不要誤以為《阿伊達》音樂劇盡是搖滾旋律,寫過無數情歌的艾爾頓強,在這齣戲裡也安排了多首深刻動人的情歌,例如拉達梅斯與阿伊達初次交流的「Enchantment Passing Through」、拉達梅斯向阿伊達獻上愛意時的「Elaborate Lives」,或是阿伊達、拉達梅斯與安納莉絲三人情感糾葛的「A step too far」,曲曲優美感人。

 

        在劇中多首佳作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拉達梅斯、阿伊達、安納莉絲,以及男配角馬雷(Mereb,歌劇版無此角色)等四人對唱的「Not me」。在音樂劇中,這四位男女彼此有著錯綜複雜的感情關係,因此艾爾頓強特別寫下這首歌曲,來傳達他們對愛情既期待又徬徨的心情。四人對唱的曲目,在音樂劇中經常可見。在詮釋這樣的歌曲時,四位演員除了要有優異的唱功,還得要有完美的默契,才能夠在表現自我的同時,又能拿捏力道,不讓自己過於突出而破壞整體的和諧度。

 

 

由於《阿伊達》音樂劇裡有不少好歌,因此這張得獎的音樂劇專輯是值得收藏的。本專輯的主要演唱卡司,是在百老匯首演場擔綱的Heather HeadleyAdam PascalSherie Rene Scott。這三位主角不僅是演出資歷豐富的百老匯演員,歌唱技巧更不在話下。曾在《獅子王》音樂劇擔任女主角的Heather Headley,以低迴厚實的歌聲唱出阿伊達壓抑的情愛;演出過《吉屋出租》(Rent)音樂劇的Sherie Rene Scott,以乾淨圓潤的嗓音詮釋出安納莉絲的天真率性。至於出版過兩張個人專輯的Adam Pascal,則以其略帶沙啞卻充滿魅力的喉音,唱出拉達梅斯為愛不惜犧牲的決心。這三個各具特色的聲音,讓艾爾頓強的歌曲更具生命力。

 

音樂劇版本的《阿伊達》,除了音樂風格與歌劇版本迥異之外,在服裝設計上,也有極大的突破。雖然這個故事發生在古埃及時代,在音樂劇中,每個角色的穿著卻充滿現代感。男主角拉達梅斯的服裝,以明亮帥氣的風格來彰顯其英雄氣概,女主角阿伊達的服裝,則以簡潔飄逸的波希米亞造型為主。就連埃及士兵的戰袍,也充滿了未來感。至於埃及法老的掌上明珠安納莉絲,服裝造型更是注目焦點,不僅結合華麗與時尚感,甚至有東洋情調的裝扮出現,令人目不暇給。

 

 

《阿伊達》音樂劇於1211起在台北國父紀念館演出,六天共演出八場。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把握機會前往觀賞。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