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外資不敢來台的真相(轉載)
2017/06/09 10:57
瀏覽1,486
迴響1
推薦46
引用0

這篇是6/8的網路新聞,看了心中又燃起了幾許心酸。不知麻木不仁的政府是否仍然信守:傾聽傾聽再傾聽?

觀點投書:德國學者說出外資不敢來台的真相

http://www.msn.com/zh-tw/news/opinion/%E8%A7%80%E9%BB%9E%E6%8A%95%E6%9B%B8%E5%BE%B7%E5%9C%8B%E5%AD%B8%E8%80%85%E8%AA%AA%E5%87%BA%E5%A4%96%E8%B3%87%E4%B8%8D%E6%95%A2%E4%BE%86%E5%8F%B0%E7%9A%84%E7%9C%9F%E7%9B%B8/ar-BBCgzvH?li=AAazr0y&ocid=spartandhp

根據聯合國2015年世界投資報告,台灣在全球211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倒數第5。而2017年台灣的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雖有進步,但卻在投資自由度與金融自由度中各拿到了65與60分的淒慘成績,落在大部分不自由(mostly unfree)區域,加上剛公布的世界經濟論壇評比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在「法規鼓勵外人投資」也在評比的138個國家中,排名87名,亦比前次退步37名。也就是說,現在的台灣已經是一個外資退避三舍,以及國際認證在金融、投資不自由的國家,也已經到了政府再不積極面對,台灣的經濟環境就快要沒有未來的地步了。

然而,現在的政府為了要提高這種投資不振的現象,選擇向未來的一代舉債,八年舉債八千多億(甚至可能持續追加),卻沒有反過來思考如何增加外國投資,以及國內投資人的信心,政府一再失信,卻使得民間投資者血本無歸,導致民間投資率一再下降。

幾年前經濟部推動WiMax技術,邀請業者投資,不料政府政策轉變,不再發予這些業者執照,遂導致這些業者損失上百億,迄今仍與政府官司對抗。另一個則是最近二審判決出爐的彰銀案,二審法官明白指出政府嚴重失信於民但財政部仍堅持要上訴,並且不斷發聲明稿、阻止台新徵求委託書,以國家公權對抗民間資本,亦相當可惡。

同樣因為彰銀案,牛津大學法學博士、現職為德國公法研究中心所長的教授托曼(Stefan Talmon)於日前就指出因財政部不履行對台新契約,而使外國投資者Surfeit告上海牙國際仲裁庭,財政部的行為已經違反國際投資標準,將對台灣投資環境造成相當程度的危害。

當我們的政府浸淫在追求權力的慾望,不斷以國家之力介入市場,並逐漸壯大國家力量。更荒謬的是,政府又透過國家的力量壓迫民間資本,達成本身的慾望,如同在彰銀案當中,財政部毫無避諱的政治操作,諸如此類的行為,到底還要嚇跑多少外資呢?

*作者任職於私人金融機構的研究部門。

--------------------------------------------------------------------------------

無獨有偶,6/8聯合晚報頭版:

美商會嗆蔡政府"去年80項建言  沒有1項解決"

內文小標"檢視蔡政府首年政績,令人失望"、"世界沒有國家實施一例一休,也不知道英文怎麼翻譯"

A4版:

大標"廢核又減碳?美商會不信"小標"批勞基法嚇跑人才  一例一休開倒車"

A5版:

"夏季供電拉警報  火燒屁股不惜用重本  花上億運送救命設備  台電空運電廠救急"內文小標"An-124運送四趟  要價1.2億元"

      其實我們的政府一直就是這樣!人民的聲音一直是少數人的意見,只有政府的方向是對的。奇怪的是:少數人的意見難道一定是錯的嗎?難道他們不懂什麼叫"真知灼見"嗎?其次,我們的政府很喜歡換湯不換藥、抄襲的改革,經改、金改、教改...都是如此。我就不知道當年的聯考有何不好?需要全面改革。結果:會考、學測、指考也還是聯考,而且搞得更複雜。大學學系及學校無限制的開放,變成"考不上大學很難"的怪現象、學校開始招不到學生、大幅降低了大學生的素質,嚴重浪費教育資源。面對這樣的政府,人民只有自求多福了----天佑可憐的台灣人民。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財經
自訂分類:財經
上一則: 輸不起的財團
下一則: 對(公保)年金的回應
迴響(1) :
1樓. 九州昧慚生
2017/09/13 11:42
因為現在是惡黨惡人執政,只有更糟的份。一群不顧人民死活、公然做大撈家的政客。現在連司法都奈何不了他們了。

謝謝新訪客的到訪回應!

的確連司法都奈何不了,已經是無法無天了!

植物(晴晴--好可怕)2017/09/15 13:53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