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交社眷村=空軍志開新村
2008/08/04 13:59
瀏覽2,902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台南市水交社眷村『空軍志開新村』 會長 孫桂熹
西元 1930年代左右,日本皇軍在台南市大南門外,
民國34年8月抗戰勝利,台灣光復,航空委員會(空總前身)
眷村房舍分配:
當年水交社區分鹽埕及荔宅兩大部分,分別由空軍供應司令部、
民國四十二年 空軍雷虎飛行特技小組,在台南空軍基地成立, 民國四十八年世界航空展覽中,雷虎小組以十二架 F-86軍刀機大編隊,演出精采危險的【炸彈開花】轟動全場,
多居住於水交社眷村,包括隊長羅化平,以及梁龍、袁行遠、張復、唐卉璋、羅宏新、王木榮、許大木等,他們在水交社留下長年生活的足跡,許多英雄事跡仍令人津津樂道,雷虎精神已形成水交社的榮耀與特色。
命名列管:
當時空軍烈士周志開之母親;周王倩綺女士(曾任兩屆市議員)亦在本村居住,為紀念周烈士為國捐驅,遂於民國五十七年正式命名為『志開新村』,隸屬供應司令部列管,列管眷戶739戶、違占建一百餘戶。同時原屬空軍之子弟小學,亦更名為志開國民小學,交由台南市政府管轄。水交社眷舍因列管單位不同,或較晚成立而另有命名;(列管單位)
空軍實踐四村列管眷戶97戶(防砲部)、會長 趙宋世英
空軍大鵬五村列管眷戶215戶(一聯隊)、會長 丁光武
陸軍明德新村列管眷戶76戶(二軍團)、會長 柴保靈
陸軍國民新村列管眷戶45戶(八軍團)、會長 王世發。
康樂活動:
那時村子中有一復興球場〔原為日軍水交社會址遭美軍炸毀〕,許多勞軍康樂活動,籃球比賽都在那裡舉行。而每晚的 "露天電影" 更吸引了四、五O年代的孩子們帶著小竹板凳來看個過癮。後來在球場拆除,增蓋了兩排長官眷舍,而部份消失的球場,變成今日的興中社區公園。
早期眷村社團有平劇社、國樂社、舞蹈 社、棋藝社等,眷戶踴躍參與,經常參加國軍舉辦寫作、書法、繪畫等藝 文競賽,獲獎無數。
經濟活動:
最早的菜市場,在一片泥濘的露天空地兩旁,隨意擺攤 做生意,臨馬路邊上有一排竹搭建矮房,是當時的福利社,左邊有一醬油工廠,生產老虎牌醬油。後來由眷村自治會發起改建成 "副食供應場"。至民國六十年後菜市場加蓋成RC屋頂,建設攤位200個店舖15間。許多眷戶為改善家庭經濟,製作家鄉特產,或餐飲加入經營,營業至93年眷村改建才結束。
早年生活清苦,眷戶兼作家庭副業,有糊信封、火柴盒,代工打毛衣、刺繡、釘鈕釦等,響應當時客庭既工場的號召,為改善家庭經濟打拼。
眷村自治及醫療:
自治會剛成立時,只有一間平房,放置桌椅書報供村民閱讀之用,後來找到經費,才蓋成現在三層樓的社區活動中心。以前在志開國小大門口右側,是聯勤總部軍眷診療所,設有主任,醫官、護士等數名,全天為軍眷提供醫療服務,後因聯勤任務減縮撤銷。而志開新村自治會爭取,遂得以遷搬至此辦公。為村民服務至今。
眷村自治會,由眷戶選舉會長、副會長、委員等,均為無給職,綜理眷村自治事務。志開新村因副食供應場,收入管理費用,盈餘用於發給 眷村子弟,每年兩學期子女獎學金,及眷戶一年三節福利金,或貧困急難救助金等。自治會幹部,每月開會一次,上級列管政戰主管,均需派員出席指導。
眷村改建:
民國85年,立法院通過老舊眷村改建條列,水交社各眷村,亦因房屋老舊不堪,於92年起配合 台南市政府,不在原眷地改建政策,經辦理法院認證後,陸續開始搬遷至,已完工之台南市國民住宅。主要遷購標的有;大林新城、大鵬新城、四維新城、實踐三國宅、新興高層國宅等。
志開新村於 93年 9月起,開始搬遷,以大林新城為主標的,大鵬新城因被法院查封,更改選項外,眷戶尚有領款,自購市場成屋等選項。統計合法遷出眷戶705戶,違占建約192戶。
水交社五個軍眷村,居民總計約一千三百多戶,自92年起至95年終, 居民已陸續遷離,騰空眷舍後,國防部僱工拆屋整地,將土地拍賣款回歸眷改基金,依當地公告地價估計, 騰空眷地總值逾百億 ,而國防部處理水交社五個軍眷村,僅借用眷改基金三十餘億,而 老舊眷村改建條列,被污指為錢坑法案,其實眷村改建最大受益者,應是 台南市政府。
眷村文化:
眷村人的生命歷程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 而孳生一種較為強烈的愛國情懷。由於眷村家庭,都是軍人世家,有著共同的生 活背景與習慣,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特質。
台南市政府於92年規劃;空軍志開新村保留八棟日式官舍,指定為市定古蹟,面積約四公頃,成立『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變更都市計畫,以水交社第15期重劃區方式辦理。
我們眷村第二代子弟,許多關心、懷念在水交社成長、生活的時光,台南大學喻麗華教授、中華電信姚蓬麟老師、成大朱戎梅老師、及眷村自治會孫會長等,積極熱心推動保存眷村文化,要求市府增列眷村自治會舘(原聯勤軍眷診療所)、桂子山、及其南側之低階軍官克難眷舍,要求國防部免予拆除,闢建具有水交社眷村特色的山水公園(台南市府編4500萬預算施工中)。
民國101年3月,國防部依據修訂眷改條列,眷村文化保存法條審查通過;由「水交社文化工作室」製作,眷村文化保存計畫書(水交社~雷虎的故鄉),協助台南市政府申請,保存眷村文化計畫評比,獲選為全國十大眷村文化園區,眷改基金補助3400萬元。
為積極推動『水交社~雷虎的故鄉』眷村文化保存計畫,預定將保留之房舍,規劃六大主題館, 為保存水交社特有眷村文化,亦為增加台南市文化觀光資源 ,一群愛護水交社眷村同好,成立了「水交社文化學會」 ,期盼『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永保長青。
命名列管:
當時空軍烈士周志開之母親;周王倩綺女士(曾任兩屆市議員)
空軍實踐四村列管眷戶97戶(防砲部)、會長 趙宋世英
空軍大鵬五村列管眷戶215戶(一聯隊)、會長 丁光武
陸軍明德新村列管眷戶76戶(二軍團)、會長 柴保靈
陸軍國民新村列管眷戶45戶(八軍團)、會長 王世發。
康樂活動:
那時村子中有一復興球場〔原為日軍水交社會址遭美軍炸毀〕,
早期眷村社團有平劇社、國樂社、舞蹈 社、棋藝社等,眷戶踴躍參與,經常參加國軍舉辦寫作、書法、
經濟活動:
最早的菜市場,在一片泥濘的露天空地兩旁,隨意擺攤 做生意,臨馬路邊上有一排竹搭建矮房,是當時的福利社,
早年生活清苦,眷戶兼作家庭副業,有糊信封、火柴盒,
眷村自治及醫療:
自治會剛成立時,只有一間平房,放置桌椅書報供村民閱讀之用,
眷村自治會,由眷戶選舉會長、副會長、委員等,均為無給職,
眷村改建:
民國85年,立法院通過老舊眷村改建條列,水交社各眷村,
志開新村於 93年 9月起,開始搬遷,以大林新城為主標的,大鵬新城因被法院查封,
眷村文化:
眷村人的生命歷程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 而孳生一種較為強烈的愛國情懷。由於眷村家庭,都是軍人世家,有
台南市政府於92年規劃;空軍志開新村保留八棟日式官舍,
我們眷村第二代子弟,許多關心、懷念在水交社成長、生活的時光,
民國101年3月,國防部依據修訂眷改條列,
為積極推動『水交社~雷虎的故鄉』眷村文化保存計畫,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