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一個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歷史,一個遠逝的民族,契丹[遼 907年-1125年]
2010/04/11 06:56
瀏覽832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契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5%91%E4%B8%B9

契丹族在契丹國志中引用傳說為白馬青牛的仙人之後,始祖為奇首可汗。契丹早期歷史都有神話傳說為主。一種說法契丹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契丹以原意為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徵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他們是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但受到通古斯語族的強烈影響。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405年,553年的北齊時期,高洋曾大破契丹。古契丹有八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涅里是遼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選一次可汗的習慣,早期可汗都在大賀氏家族中產生,中期在遙輦氏中產生,最後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夷里堇建立統一的契丹。

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稱契丹為黃帝之後。《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近年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認可契丹為炎帝苗裔的說法。回紇人亡國時,大批回紇人逃入契丹,因此有契丹半回紇的說法,有些回紇人溶入契丹人的蕭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紇人,耶律德光後將述律氏賜姓蕭氏。
~~~~~~~~~~~~~~~~~~~~~~~~~~~~~

追尋消失的王朝: 契丹

摘自:新華網  原載:央視國際

一個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歷史,一個遠逝的民族,契丹,像他們的文字那樣神秘而遙遠。讓我們——追尋遠逝的民族。 
“天書”之謎

1922年6月21日,一位名叫克爾文(Kervgn)的比利時傳教士,在中國內蒙古巴林右旗一座被盜掘一空的古墓中,發現一塊石碑上刻滿了奇怪的類似文字的符號。當時,沒有人能識別這猶如天書的符號。這些符號公諸於世後,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些“天書”究竟來自何方,它們又給世人傳達怎樣的資訊呢?

據考證,這是一座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墓葬,那麼,那些符號會不會是契丹文字呢?據史書記載,契丹人建立遼國後確實曾經創造契丹字,然而,契丹文字早在700年前就失傳了,後人見都沒有見過。專家們斷言:“天書”無疑就是早已被歲月掩埋的契丹字。

結論一出,人們興奮異常,也充滿期待,這一個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歷史會不會由此顯現出來呢?

此後,在當年遼代的疆域內,又陸續出土了更多的契丹文字和文物,通過對文字的破解人們或許能更多地瞭解契丹。1986年,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發現一座契丹公主與駙馬合葬墓,它是迄今為止出土遼代文物最多的墓葬。墓穴喪葬制度明顯受中原文化的影響。雖然墓中的屍骨已經風化,但包裹他們全身的銀絲網路和蓋在頭上的黃金面具記錄了主人生前的雍容華貴。墓中的陪葬品從金器、玉器到生活用具精美絕倫,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騎馬打仗之外的契丹。顯然,這個貴族墓葬是瞭解契丹人所建立的豐富多彩的遼朝的一扇視窗。

那麼,一個消失的王朝,會通過這扇視窗顯現出它的本來面貌嗎?

契丹王朝

契丹,像他們的文字那樣神秘而遙遠。

契丹的本意是"鑌鐵",也就是堅固的意思。這是一個剽悍勇猛的民族。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為一個中國北方民族就已經出現在《魏書》中。他們兵強馬壯,驍勇善戰。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機的部落首領統一了契丹各部,於西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國,947年改國號為大遼。大遼王朝最強盛時期,曾經雄霸中國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興安嶺、貝加爾湖一線,東臨庫頁島,西跨阿爾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謂氣壯山河。

契丹王朝在中國北部持續存在了200多年,與宋朝形成南北對峙的格局。在此期間,中國中原地區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被阻斷,以至亞歐大陸中西部國家誤以為整個中國都在契丹的統治之下。於是,契丹成了全中國的代稱。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裏第一次向西方介紹東方時,就以契丹來命名中國,時至今日,在斯拉夫語國家中,仍然稱中國為“契丹”。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楊家將》,講的就是1000年前,宋朝軍隊在楊家將率領下與強大的契丹軍隊激戰沙場的故事。

契丹民族不但創造了強大的軍事王國,而且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遼寺和遼塔就是其文明程度的體現。至今在黃河以北地區保存下來的古佛寺和佛塔,有的始建於遼代,有的在遼代翻修過。它們巍峨雄偉,歷經千年風雨依然堅固挺拔。尤其山西省應縣的釋迦塔,是全世界現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結構塔式建築,歷經多次地震而不毀。不難看出,創造如此輝煌文明的民族,一定有著相當的經濟基礎和雄厚的工程技術力量。同時,也可以看出契丹王朝對各種文化兼收並蓄,除了大量吸收中原漢族人才以外,還通過和宋朝的貿易獲得先進的生產技術。契丹這個馬背上的梟雄,確實在中國北方開創過一派繁華的時代。

然而,如此一個強大的民族,竟如同過眼雲煙一般在天邊的地平線上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大遼滅亡

契丹王朝的滅亡不難從史書中查到。據記載,大遼和北宋對峙長達160多年,出人意料的是,最終滅掉大遼的卻是曾經歸附於契丹的女真人。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在大遼的疆域內攻城掠地,並于1115年建立金朝。10年後,完全取代了盛極一時的契丹王朝。一部分倖存的契丹人在皇室成員耶律大石帶領下被迫向西遷移,在今天的中國新疆和中亞地區建立了西遼,又稱哈喇契丹國。這個帝國也一度強盛,但最終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所滅。之後,契丹的殘餘勢力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兒漫王朝,但不久還是在黃沙彌漫的異國他鄉銷聲匿跡了。

契丹文化的消失

在中國歷史上,雖然改朝換代頻頻發生,但原有的文化傳統總能代代相傳。然而契丹王朝滅亡後,整個契丹文化也隨之消亡了。

分析發現,從契丹王朝建立到1271年元朝建立,在這短短的300多年間,中國出現了遼、北宋、西夏、金、南宋和元等朝代。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由於取得政權的統治者分屬於不同的民族,因此朝代更迭也導致了整個民族的地位和相關文化都發生了轉換。女真人的金朝取代契丹人的遼朝後,曾下令清除那些反抗的契丹人,其中一次見於史書的殺戮就持續了1個多月。很有可能契丹文化也在這時遭到捨棄。

另外,金朝剛建立時,並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只好沿用漢字和契丹字。當女真文字參照漢字創立後,金朝皇帝就下令廢止了契丹字,契丹文字可能由此失傳。以此類推,契丹文化的衰亡也就不難理解了。

耶律楚材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員劉鳳翥,在破解古老的契丹文字方面造詣深厚。他是目前全世界認識契丹文字最多的專家。

劉鳳翥說,關於契丹文字有兩個缺憾:一是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契丹文字都是在碑刻上發現的,都是墓誌銘。二是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發現任何用契丹文編寫的書籍。因此,不僅解讀契丹字還有許多困難,而且從已經破解的文字中也很難找到足以反映契丹全貌的描寫。針對有學者推斷契丹文字並不成熟,還不足以記載歷史的觀點,劉鳳翥認為契丹文字已經比較完善,只不過它失傳得太久了。

在北京的頤和園,有一座耶律楚材祠,耶律楚材墓就在其中。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在他出生時大遼已經消亡65年。當時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統治著中國北方,種族等級制度非常嚴格,契丹人在4種等級中排行倒數第二,處處面臨歧視。但耶律楚材卻非比尋常地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曾經擔任相當於宰相的高職。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契丹人,卻在遼代滅亡僅僅幾十年之後就忘卻了本民族的文字,以至於耶律楚才要重新學習契丹文字。

在耶律楚材撰寫的《湛然居士文集》中,曾經提到他在西遼學習契丹字的經歷。耶律楚材的努力可謂用心良苦。他學會了契丹字,卻幾乎沒有使用的機會。在他去世後,史書中有關契丹人的記載也只剩下了片言隻語。耶律楚材成為契丹人最後的亮點。 

契丹人哪去了

契丹文化消失了,那麼,契丹作為一個民族,為什麼也在歷史中漸漸消失了呢?

據史書記載,遼滅亡後,至少還有兩大部分契丹人留了下來。一部分是契丹末代皇帝的追隨者,另一部分是聚居在遼代南京城附近的契丹人,再加上散居各地的契丹軍民,數量決非少數。不斷出土的文物就是他們留下的腳印,說明有的契丹人被女真人降服,有的向北回遷到契丹的發祥地,也有人和北方其他民族逐漸融合為一體。進一步考古證明:在整個金代,契丹人不斷舉行起義。當蒙古族興起後,契丹人紛紛投靠,想借助成吉思汗恢復本民族的地位。也就是說,到元代初期,契丹人的勢力仍然十分強大。

然而令人驚異的是自明代以來,契丹人卻銷聲匿跡了,時至今日,在中國56個民族中,卻沒有當年響噹噹的大契丹。

那麼,幾百萬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呢?史學界推測大致有三種可能: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族源,與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遼滅亡後,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遷移到了伊朗克爾曼地區,被完全伊斯蘭化。

第三,金、蒙戰爭爆發後,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並在隨蒙古軍隊東征西討時,散落到了全國各地。

契丹人後裔

就在人們尋找契丹人蛛絲馬跡的時候,生活在大興安嶺、嫩江和呼倫貝爾草原交彙處的達斡爾人,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

當地傳說,幾百年前,一支契丹軍隊來到這裏修邊堡,從此便定居下來。這支軍隊的首領叫薩吉爾迪漢,就是達斡爾的祖先。

學者通過比較研究契丹族和達斡爾族的生產、生活、習俗、宗教、語言、歷史,找到了大量證據表明,達斡爾人是繼承契丹人傳統最多的民族。

但這些只是間接的證據,是不能給出定論的。

與此同時,在雲南施甸縣,發現了一個仍在自己祖先的墳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統稱"本人"。在施甸縣由旺鄉的一座"本人"宗祠裏,人們發現了一塊牌匾上面篆刻著"耶律"二字。"本人"說,這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先祖阿蘇魯,並表明他們的契丹後裔身份。

歷史上確有記載,阿蘇魯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後裔,他的先祖曾參加西南平叛戰爭。但如何證明這些"本人"就是阿蘇魯的後代呢?畢竟漠北和雲南相隔萬里,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學術界始終未能給這個自稱契丹後裔的族群"正名"。

專家們決定利用DNA技術揭開這千古之謎。專家們先在四川樂山取到了契丹女屍的腕骨;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取到了有墓誌為證的契丹人牙齒、頭骨;在雲南保山、施甸等地採集到"本人"的血樣;從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旗和其他幾個旗和縣提取到了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在完成古標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矽法提取的線粒體DNA可變區比較後,終於得出了準確的結論:達斡爾族與契丹有最近的遺傳關係,為契丹人後裔;而雲南"本人"與達斡爾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軍隊中契丹官兵的後裔。

根據這次測定結果,結合史料,歷史學家們終於找到了契丹族的下落:元代蒙古人建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時,連年征戰,頻繁徵兵,能征善戰的契丹族人被徵召殆盡,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較大的族群,如達斡爾族,作為民族續存保留下來,有的則被當地人同化了,作為"分子意義上的後裔"零星分佈在各地。http://blog.roodo.com/rudolfvonzeit/archives/961846.html

 

~~~~~~~~~~~~~~

元代墓葬「梳妝樓」

圖為曾訛傳蕭太后梳妝樓的元代駙馬墓外貌

  元代是我國歷史上盛極一時的多民族國家,可遺留下來的建築文物卻鳳毛麟角。而在內蒙古高原南緣的河北省沽源縣卻保存著一座全國罕見的元代古建築,這就是民間傳說的神乎其神的遼代聖宗之母蕭太后的「梳妝樓」。最近經文物部門發掘考證,原來這是一處元代的古墓群,主墓是元世祖忽必烈的駙馬墓。

   沽源縣在歷史上曾是契丹(遼)、女真(金)、蒙古、回、滿等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是草原民族向中原地區發展,中原文化向草原地區滲透的必經之地,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獨特的文化發展區域,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走近「梳妝樓」,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外觀不知吸引了多少人關注的目光。該樓通高15米,基平面為正方形,邊長9.3米,頂部為圓拱形,四面磚砌牆體,表臥砌白灰磚,未灌灰漿,牆厚70厘米。四面均辟門。全樓建築全部用磚,未用一點木料。早先內有壁畫。頂上原有琉璃瓦鑲嵌,金碧輝煌,十分壯觀。1982年修整時,在樓基附近地下掘出黃綠琉璃瓦,應是頂部飾物。然而史書對此沒有任何記載,許多考古學者也是眾說紛紜,但民間都傳說它是遼代蕭太后的「梳妝樓」。

   1999年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會同沽源縣文化廣播電視局,對俗傳的「梳妝樓」進行考古勘察時發現,此處竟是一個長140米,寬74米的陵園。樓內是一座古墓,在地下2米左右,發現一長體豎穴磚石墓,墓內並列三具棺木,中間棺木極其獨特,從整體看像半截松木橫臥其中。仔細端詳,才知是在三分之一處已豎立鋸開,內挖與人體相當的凹槽,死者便置其中。東西兩個棺木與現代棺木類似,但西邊棺木出土後仍嶄新如初,棺底有兩層,上層有七個與北斗星類似的七個圓,史稱「七星棺」。棺底全用青磚砌成,上鋪一層枕木,棺與棺之間均用磚牆相隔,並有木條相襯,然後用鐵條箍緊,上覆大青石。三名死者為一男二女,男即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婿闊裡吉思,二女即闊裡吉思的兩個妻子,身份均是公主。死者服飾華麗、考究,具有元代蒙古族特色的質孫服和織金綿,並具有等級很高的龍紋鎏金銀帶裝飾,還發現朱梵文咒語及其圖案。同時還出土寶劍、古錢幣、銅印等若干珍貴文物。據文物專家介紹,元代蒙古人的墓葬在全國少見,而具有這種墓上建築的墓葬形制,並以樹為棺在河北獨一無二,在全國也屬罕見。

   2001年,又對「梳妝樓」附近進行發掘,共發現了17處墓穴,從出土的文物及其規模判斷,這些人均為主墓的同輩和長輩。

   「梳妝樓」古墓群的發掘,為研究元代葬俗、禮制、服飾以及建築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它將填補元代歷史研究的一些空白,對充實完善元代文物和歷史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http://www.ujj.com.cn/hebei/zjk/p15.asp

[探索發現]梳妝樓揭秘3集全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7553796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7553796&iid=43975779&cid=21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7553796&iid=44017497&cid=25

 

~~~~~~~~`

天下大觀- 契丹尋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MquxIEVbns

走遍中國-- 尋找契丹皇陵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gUIH--nugE/

 


契丹消失之謎
(1/6):契丹千年女乾屍探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sAlQdbG4T0&feature=related

(2/6):林正義談契丹人葬法的演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0MscD-37HI&feature=related

(3/6):女乾屍主人是巫師還是公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XPKod5aBE&feature=related 
 
(4/6):林正義珍藏西藏嘎巴拉法器大公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4uZYEGj-Cw&feature=related

(5/6):契丹天象圖出土 遼國流行占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1QMx8R6Inw&feature=related

(6/6):契丹人的源起與去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7xveU6_2i4&feature=related

 

消失的契丹(東森財經台/現代啟示錄)
2-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FhnptpUdZE&feature=related
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vn0mjTnZCY

 

延伸閱讀

蕭太后是中國北方民族政權中第一位也是唯一位有名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迴響(1) :
1樓. 藍天白雲@guest
2010/04/11 06:58
Re: 一個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歷史,一個遠逝的民族,契丹[與遼 907年-1125年]
早安好友,感謝分享,真棒,歡迎常來指教!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