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溫變高 地震可能增多
2015/10/09 05:34
瀏覽41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全球溫室現象持續惡化,極端氣候頻傳,強風驟雨與大旱交替發生。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昨天表示,就歷年氣候變遷與地震統計看來,全球氣溫變高,地殼穩定度降低,地震增多了。
汪中和3日在「氣候變遷專題與談會」指出,全球暖化造成海洋水氣大量蒸發,全球氣溫每增一度,大氣中涵養水氣就多兩萬個三峽大壩(蓄滿四百億噸)水量,豪雨、驟雨、強颱因此增多。
全球暖化讓空氣中涵養水量變多,也讓土壤濕度降低,大旱情形也變多,連帶的地殼能量也快速累積,影響地殼穩定。汪中和指出,一九九二年以前,全球規模七級以上的地震,每年約七至八個,但去年全年就已達十六至十七個;台灣自一九九九年以來,三級以上有感地震數,平均一年六十次,近兩年平均一年就約七百次。
汪中和表示,全球暖化與地震頻率關係還待進一步科學驗證,但若是真的,可預期未來全球火山活動、地震頻率與強度也都會增高、增強。溫室效應惡化,台灣地區增溫速度是世界平均值的三倍,高雄市更達平均值九倍,要延緩惡化趨勢,節能減碳勢在必行,否則未來台灣將只有短春、短秋,一年有九個月夏天,沒有冬天,沒有寒假,但會有高溫假。
全球溫度寫下歷史新高,近兩百年來的增溫,是過去兩萬年才會達到的速度。第三是聖嬰現象,東太平洋持續增強,已有機會改寫一九五○年至今紀錄。第四是海平面持續升高,今年七月已達歷史高峰,與一九九三年開始觀測時相比,全球已上升八公分,增幅是過去一百年來逾兩倍。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 http://ghgregistry.epa.gov.tw/Information/Information_Infor.aspx?r_id=1853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