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孤獨-血色入侵
2009/10/28 16:34
瀏覽1,796
迴響0
推薦26
引用0
冷冽的北歐風格,「血色入侵」令人戰慄的不是吸血鬼故事的血腥恐怖,而是無能為力也無法逃離的孤獨。
校園霸凌的受害者總是弱勢的孩子,就像奧斯卡,單親家庭、疏離人際,12歲的他時時處在恐懼的威脅裡,卻只能無助的承受痛苦。直到神秘的老人和少女伊萊搬進隔壁的公寓,奧斯卡與伊萊的相遇雖然改變受害的處境,卻不是命運的救贖,而是更無奈的宿命牽絆。
「血色入侵」根據瑞典作家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原著「Let the Right One In」所改編。在我們以為吸血鬼的題裁已飽和到翻不出新花樣時,傑出的創作者卻總能超越我們的視野,將平凡的素材以令人驚艷的觀點,重新詮釋。校園霸凌、單親家庭、200歲吸血鬼裝在12歲少女軀殼裡,這些設定不出傳統類型,然而作者並不想向通俗妥協,去比血腥比煽情。書名:「讓對的人進來」,正是作者想要突顯的殘酷事實,無論在現實或虛無世界裡,孤獨都是存在的共同困境。如同在奧斯卡的生存考驗以及伊萊的永生難題裡,「讓對的人進來」就是難解的選擇。
12歲的少年奧斯卡與12歲的少女伊萊在雪季相遇,透過魔術方塊二個孩子建立了純真的情誼,然而兩小無猜的美好只是迴避現實的假象。單親孩子的無助父母難辭其咎,母親雖是奧斯卡相依為命的依賴者,然而失婚受害者的情緒,卻讓她無暇也無力去了解並同理奧斯卡的痛苦;父親雖是可以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然而在親密的空間裡,奧斯卡並非他重要的唯一。孤單個體難敵群體暴力,即使提高警覺也無法逃離,唯一能做的是,身上時時藏著小刀,在寒冷無人的空氣裡,以大樹為假想敵,將憤怒的情緒宣洩,並期待自己強而有力。
其實弱小並非痛苦的唯一根源,在吸血鬼的世界裡,伊萊即使只有12歲的容貎,卻有迅捷的移動力,瞬間吸人血,致人於死地,但就算擁有強大魔力,伊萊仍舊難逃致命弱點,那就是她泯而未滅的人性。
吸了血依萊總要將人勒斃,接著撫屍哀嚎,因為不忍讓另一個生命成為像她一樣的吸血鬼,畢竟永生的代價是以他人生命換取,這種無奈與痛苦,別人如何諒解?或許這就是伊萊藉由哈肯為她取血的原因,讓吸血者和被吸血者都能繼續存活的無奈選擇,然而哈肯的不俐落卻把事情搞砸。我不時想著哈肯這個角色的定位,行兇過程的猶豫與笨拙,證明他的良心未泯,但是為了愛,他卻甘心墜入黑暗世界為伊萊取血甚至不惜付出性命,顯然無論愛情或者人心,都有著我們無法到達的邊境。
奧斯卡因弱小無法自我保護而孤獨,伊萊因無人理解而孤獨。譴責伊萊取人性命難道不羞愧,她回答奧斯卡:「請你站在我立場替我想一想」、「沒有人可以體會我的痛苦」。奧斯卡決定理解伊萊,接受她的一切,伊萊也決定無條件珍惜他、保護他,當奧斯卡帶著伊萊搭乘火車離開小鎮,二個孤獨的靈魂註定了相互依賴的宿命。
永生的故事或許沒有盡頭,但孤獨可以改寫,逃離依舊無法解決奧斯卡有限人生與伊萊無限永生的難題,然而二個孤獨的人珍惜那份相遇的孺慕之情,或許那正是不完美的現實人生裡我們可以做的最好選擇:活在當下。
校園霸凌的受害者總是弱勢的孩子,就像奧斯卡,單親家庭、疏離人際,12歲的他時時處在恐懼的威脅裡,卻只能無助的承受痛苦。直到神秘的老人和少女伊萊搬進隔壁的公寓,奧斯卡與伊萊的相遇雖然改變受害的處境,卻不是命運的救贖,而是更無奈的宿命牽絆。
「血色入侵」根據瑞典作家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原著「Let the Right One In」所改編。在我們以為吸血鬼的題裁已飽和到翻不出新花樣時,傑出的創作者卻總能超越我們的視野,將平凡的素材以令人驚艷的觀點,重新詮釋。校園霸凌、單親家庭、200歲吸血鬼裝在12歲少女軀殼裡,這些設定不出傳統類型,然而作者並不想向通俗妥協,去比血腥比煽情。書名:「讓對的人進來」,正是作者想要突顯的殘酷事實,無論在現實或虛無世界裡,孤獨都是存在的共同困境。如同在奧斯卡的生存考驗以及伊萊的永生難題裡,「讓對的人進來」就是難解的選擇。
12歲的少年奧斯卡與12歲的少女伊萊在雪季相遇,透過魔術方塊二個孩子建立了純真的情誼,然而兩小無猜的美好只是迴避現實的假象。單親孩子的無助父母難辭其咎,母親雖是奧斯卡相依為命的依賴者,然而失婚受害者的情緒,卻讓她無暇也無力去了解並同理奧斯卡的痛苦;父親雖是可以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然而在親密的空間裡,奧斯卡並非他重要的唯一。孤單個體難敵群體暴力,即使提高警覺也無法逃離,唯一能做的是,身上時時藏著小刀,在寒冷無人的空氣裡,以大樹為假想敵,將憤怒的情緒宣洩,並期待自己強而有力。
其實弱小並非痛苦的唯一根源,在吸血鬼的世界裡,伊萊即使只有12歲的容貎,卻有迅捷的移動力,瞬間吸人血,致人於死地,但就算擁有強大魔力,伊萊仍舊難逃致命弱點,那就是她泯而未滅的人性。
吸了血依萊總要將人勒斃,接著撫屍哀嚎,因為不忍讓另一個生命成為像她一樣的吸血鬼,畢竟永生的代價是以他人生命換取,這種無奈與痛苦,別人如何諒解?或許這就是伊萊藉由哈肯為她取血的原因,讓吸血者和被吸血者都能繼續存活的無奈選擇,然而哈肯的不俐落卻把事情搞砸。我不時想著哈肯這個角色的定位,行兇過程的猶豫與笨拙,證明他的良心未泯,但是為了愛,他卻甘心墜入黑暗世界為伊萊取血甚至不惜付出性命,顯然無論愛情或者人心,都有著我們無法到達的邊境。
奧斯卡因弱小無法自我保護而孤獨,伊萊因無人理解而孤獨。譴責伊萊取人性命難道不羞愧,她回答奧斯卡:「請你站在我立場替我想一想」、「沒有人可以體會我的痛苦」。奧斯卡決定理解伊萊,接受她的一切,伊萊也決定無條件珍惜他、保護他,當奧斯卡帶著伊萊搭乘火車離開小鎮,二個孤獨的靈魂註定了相互依賴的宿命。
永生的故事或許沒有盡頭,但孤獨可以改寫,逃離依舊無法解決奧斯卡有限人生與伊萊無限永生的難題,然而二個孤獨的人珍惜那份相遇的孺慕之情,或許那正是不完美的現實人生裡我們可以做的最好選擇:活在當下。
自訂分類:好萊塢淡彩(電影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