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台北城歷史悠久日式的平房裡,
交通便捷,冬暖夏涼是最大的好處,
然而最垢病的事就是鼠輩入侵抓不勝抓,
記得剛開始看到老鼠蹤跡時,
先是呆若木雞地與鼠對望,
然後再拿掃將鼠掃地出門,
後來用捕鼠籠,
捉到老鼠後,真不知該如何處置籠中的活鼠,
後來就改用黏鼠板,
在老鼠可能經過的路徑上舖放黏鼠板,
沒想到成效豐碩,
有時一天黏到二隻,
有時一星期黏到五,六隻,
後來兒子在學校的聯絡簿本裡每天的日記欄上,
記錄著黏鼠板上的績效,
甚至將黏鼠板上的受難鼠編上編號記錄在日記欄上,
孩子的老師發現怎麼我們家常常黏到老鼠,
就在日記欄上寫道:別再記了啦,又不是在存錢說!
算一算若要編編號應該已經編到第88號了,
過年前,老公買了一種材質較輕的黏鼠板像A4般大張,
我將鼠板放在鞋櫃上,
天亮時居然鼠板不見了,
原以為是黏到了老鼠,老公將之拿去丟垃圾箱了,
結果老公說他沒有,他也訥悶鼠板到那去了,
難不成老鼠背著鼠板逃走了,
可是我們這房子,並沒有那麼大的出口可以逃脫啊!
過了兩天我打掃冰箱下的地面,才發現原來老鼠黏到鼠板時,
奮力的掙扎,直到鼠板從鞋櫃上掉落地面,
然後又掙扎到鞋櫃旁的冰箱底下,藉著冰箱與地緣的矮小高度,
掙脫鼠板逃跑了,剩下了一大撮鼠毛,
真是一隻求生力非常強的老鼠!
我要老公別再買那種材質輕的板子,
後來換了一張材質較重的鼠板,
放在鞋櫃上已經好多天了,
今天早上又發現一大撮鼠毛,
想必又黏到大肥鼠了,而且又被牠逃脫了,
心想,會是跟上一回同一隻肥鼠嗎?
這回鼠板沒有掉地上,我想應該是黏度不夠吧!
黏鼠居然成了生活中一種不得不為的工作,
像一種戰爭,永遠無法和平相處,
在我的房間木隔間牆的牆板裡,住著一窩鼠,
每晚吱吱喳喳地忙碌著,
我不知牠們從那兒進駐的,也無法將牠們趕出去,
只要牠們吵得兇時,
我就敲敲木隔間牆抗議一下,牠們就會稍安勿噪,
有時真想破牆捉鼠,
可是這樣工程又大了,還要花費不少錢回復,
就這樣與鼠共存一牆之隔,
只要牠們離開我房間的木隔間牆一步,
我會用黏鼠板伺候牠們!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