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問渠哪得清如許?
2025/05/18 23:29
瀏覽475
迴響1
推薦46
引用0

***

朱熹的《觀書有感》二首,都是說理的詩,而這首尤為有名。

〔唐詩主情,宋詩主理〕這是很中肯、真切的評論。

宋代理學興盛,因此,文藝思潮也趨向於〔沉思的說理〕。

~~~~~~~~~~~~~~~~~~~~~~~~~~~~~~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

1.〈朱熹〉主張讀書有四到:目到、口到、手到、心到。如心不到,

一切都是浮光掠影,沒有效果。所以,觀書在於心,有感也在於心。

2.在此詩中,將〔半畝方塘〕比擬為〔方寸之地〕的心。

宋人將〔心〕視為〔理性〕之所在。心性的清澈明亮,是天賦的。

如何能保有澄澈的心,不受外界名利慾望所汙染,唯有靠那〔源頭活水〕

不斷地注入、換新。

3.〔源頭活水〕比喻不斷的省思,才能保有天賦的理性。

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已成為朱熹的代表佳句,

同時也變成了〔治學和做人〕的格言。

5.〔克己復禮,慎思明辨〕,才能發揮天賦的理性,也是本詩主旨所在。

***

***

此詩被喻為【理趣詩】的典範,語言淺白而意境深遠。

現代學者〈錢鍾書〉稱讚其〔理寓於象,象顯理昭〕。

【源頭活水】一詞,更成為後世形容〔文化傳承〕或〔思想更新〕的經典比喻。

只有持續學習,更新知識,才能避免心靈僵化,達到【清如許】的境界。

(網圖)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多少樓臺煙雨中
下一則: 雲想衣裳花想容
迴響(1) :
1樓. 米若絲
2025/05/19 05:23
唐詩感性豪放,宋詩往前一步,知性內斂,兩者各有特色,所以若反過來看,讀者是喜宋或愛唐 ? 可以約略看出讀者個人的性格。


米兄評點得好!唐詩感性豪放,宋詩知性內斂。

確實各有特色,而我也都喜歡。

你說,這約略可看出讀者個人的性格,我百分百認同!

所以...我的性格〔感性豪放也知性內斂〕?

呵呵 ~ 應該有那麼點像。

***

有人整理出幾個觀點:

1.唐詩 ~ 情景交融;宋詩 ~ 情理平衡。

2.唐詩 ~ 丰腴華美;宋詩 ~ 瘦勁簡峭。

3.唐詩 ~ 直覺感悟;宋詩 ~ 自覺思考。

4.唐詩 ~ 邊塞、山水等宏大題材。

5.宋詩 ~ 書齋、市井等微觀場景。

6.個人思想、社會關注、國家意識,兩者皆有著墨。

sallychen2025/05/19 09:21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