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自陷危境
2025/01/05 22:43
瀏覽514
迴響2
推薦45
引用0
*
只要一讀到漢代歷史,沒有人不被〈呂后〉的陰狠毒辣驚嚇到。
連她自己親生的兒子〈劉盈〉都說:
「這種事,不是人做得出來的!兒臣是太后的兒子,終究無法治理天下。」
受到驚嚇和重大精神打擊的〈漢惠帝〉,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不理朝政,日夜淫樂,在位七年就駕崩了,得年僅二十三歲。
〈呂后〉究竟做了何等令人髮指的事,害自己兒子也身心受創?
*
呂后本名〈呂雉〉。父親因見〈劉邦〉相貌不凡,而將女兒許配給他。
〈呂雉〉在【楚漢相爭】四年中,替丈夫〈劉邦〉付出不少心力。
〈劉邦〉獲勝登基後,卻寵幸〈戚夫人〉,並生兒〈劉如意〉。
〈呂后〉也曾為他生了一對兒女,〈劉盈〉自然成為太子。
戚夫人不夠聰明,終日在劉邦面前使勁搶地位,要劉邦廢〈劉盈〉,
扶〈如意〉為儲君。呂后堅持不讓,又群臣反對,劉邦才作罷!
戚夫人如此的「不智之舉」,便導致日後,被呂后荼毒凌虐至死。
*
劉邦在位七年駕崩,呂后開始對後宮大肆整頓。戚夫人與劉如意,
首當其衝。可想見呂后對她們母子有多怨恨!她將戚夫人斬去手腳、
挖掉雙眼又毒啞,而後拋入茅坑中成肉球,稱「人彘」。
不久,呂后還讓〈蕭何〉計誘,殺了功臣〈韓信〉。
在這起事件中,呂后太慘忍!而戚夫人則是【不懂明哲保身】。
當年,若不與呂后爭太后之位,也不致死得如此慘烈!
後宮是個充滿心機詭計的地方,為了權勢地位,夫妻可以反目、
兄弟可以相殘、姊妹可以互陷、更不堪的是,父母可以殺害子女!
只要有鬥爭的地方,人性就處處顯露猙獰,永遠有唱不完的悲歌。
*
人若利欲薰心,滿腦子財富權勢,而自陷危境,便非常不智!
戚夫人如此,如今鬧得滿城風雨的【政治車手】,替人當白手套,
也將會得到司法的制裁。被利用也好,誤入歧途也罷,都是當下的
無明。人啊!該如何讓自己隨時保持清醒、理智,勿陷羅網呢?
*
圖/網路
迴響(2) :
- 2樓. 米若絲2025/01/06 13:30贊同,勿自陷危境,就是做個平凡百姓。避開拍賣陷阱就是不參加。
擁有權位者,通常是陷入一種自危的陷阱,為取得或保護權位,會幹掉競爭者,不燃就可能被幹掉。這就是專制者往往變得很殘忍,因為本能會剷除所有可能的威脅。古今中外的呂后太多了。*
人性的弱點有許多,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自以為聰明或貪小便宜。
而從政的人,最怕就是禁不起財色的誘惑。
名利來得太快、太容易,就會迷失。尤其周遭都是佞臣,無諤諤之士。
古今中外,這種例子太多。從政的人,應該要多讀歷史,以古為鑑。
然而,也非所有從政者,都是貪得無厭,也有守得住名節,抵擋得了誘惑的。
就看個人的【風骨氣節】與是否具有真正的【政治抱負及法學素養】。
雖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還是要懂得守法,以身作則。
民主國家,擁有權位,只是短暫的。為此,鋌而走險,委實划不來!
無論能獲得多大權位、多少財富;一旦官司纏身,甚至身繫囹圄,
就是斯文掃地,名譽受損,也讓子孫後代蒙羞。這是生而為人的悲哀!
或許,有人會認為我這思想老舊,一旦僥倖獲釋,便能享盡榮華富貴。
然而,政治人物的【言行舉止、人格取向】,總有一貫脈絡。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誠如你說,【擁有權位者,通常是陷入一種自危的陷阱】,
有時會身不由己,爭不過別人,就會被鬥下來,但也是肉腐而蟲生。
倘若,行得正,沒有觸法的把柄,落入政敵之手,也不至被鬥。
我認為,台灣的司法,不太可能做為政爭工具,應該還有獨立性!
否則,整個社會,早就敗壞了。為政者,當自律自清、自持自愛。
* sallychen 於 2025/01/06 18:39回覆 - 1樓. 米若絲2025/01/06 06:11爭權奪利,勾心鬥角,人性本如此,故人間才有演不完的悲歡離合。*
人最怕在【名利雙收或位高權重】時,迷失了自己。
〈戚夫人〉被〈劉邦〉寵幸時,難道不明白〈呂后〉一定會嫉妒?
自己又想利用這機會,慫恿〈劉邦〉廢掉太子〈劉盈〉,讓自己兒子上位。
這是何等【膽大包天】的思維!風險如此之高,怎會預測不到?
她真是太不懂人性了!也太高估了自己。當時群臣都反對!
我常想,包括現在正在發生的種種時事、政治弊案。怎會落此地步?
這些相關涉案人,難道都沒有法律概念與危機意識?(包括南韓總統)
或許是因為,我不在其位,也沒坐擁權勢,才能清楚剖析。
當事者的想法,絕對和我不一樣!
所以我們真該慶幸,身為單純的老百姓 ~【律法,於我何有哉?】。
* sallychen 於 2025/01/06 12:0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