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一念清醒
2023/09/02 22:50
瀏覽595
迴響4
推薦69
引用0

佛經裡有句話說:「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的確,當我們看到別人表面上的成就與幸福時,總有無比的歆羨!

彷彿世間所有的美好,都讓對方給遇上了。直到有天,看到臉書及

同事提及真實生活的波折;才驚覺,一切都是自己的想像和誤解,

內心不由得產生憐憫,且默禱其早日恢復身體健康與心靈的平靜。

人生在世,苦多於樂、孤獨多於陪伴、逆境大於順適,這是大家共同的

體認。但降低期許值與過高的標竿,似乎有助於舉重若輕,履險如夷。

我一向在生活水平與享樂上,採低標準,所以對於贍養親人的偏多責任,

安之若素。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調整心態,能者多勞唄!

與人相處保留一點鈍感力不計較、放寬心才不至太累!

和我相識的人,大抵都會有一種感覺,我不難相處,性格隨興、自在。

因為,我怕過度敏感的人,與之相處,如坐針氈,深怕一不留神得罪。

太有個性、太多原則、僵化固執、墨守成規,都似一條綑索,讓人窒息。

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當我遇見轉不了彎的人,經常

都會用這句話來 “說項解圍” ~「世間除了生死,其餘都是閒事。」

對於生死以外的事,只要不犯法、不傷人、不抱憾,我們都該等閒視之。

「先和解的人不是因為他怕輸而是他珍惜。」

這句話,出自電影【血觀音】。對照於人生道場,這應該是常讓人遇見的

心理轉折點。「為什麼是我要先和解,而不是對方?」

不和解,就只能僵在原地,無法向前行,阻礙了更多的發展空間,甚至,

得不到內心的平靜。唐朝,布袋和尚有詩云: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不和解,最大的傷害,並非單純與人較勁,而是跟自己過不去。

與人爭,百年之後,不就灰飛煙滅,枯塚一堆了嗎?

觀心自在、觀人自在。智慧,就該在此時,因運而生!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愛和情義
下一則: 初秋午後
迴響(4) :
4樓. 紅袂
2023/09/05 10:44

我可以作證,Sally性格隨興、超級好相處,完全是一副初識即熟友、溫暖的個性,不單如此,Sally個人魅力就是能唱能說,對人都真誠,好相處的等於。


人可以敏感,但用在觀察上就好,別造成疑心或過度小心,這是能增加人際關係的一個「度」。我個人也很怕過度敏感的個性,這會讓我時時得小心說話,這樣的對話與對象,太累人了,我能避就避。


做人很難,所以盡量不要為難自己,但有時退一步,真能換得海闊天空的視野與心靈。過好自己的日子,便是避免造成他人麻煩與困擾。

呵呵 ~ 我又要大聲說 ) ) ) ) 知我者,莫若紅袂也!

或許,我倆某部分性格很相像,所以,妳感受得到自在。

但其實,我對妳一見如故,是因著妳從文字裡走出來,毫無差別,

親切、溫暖、開朗、大方,又帶點幽默。

說起唱歌,妳才是甜甜的嗓音,彎彎的水流般柔婉。

看看格版,只要妳一PO文,大家都被妳強烈吸引,就是想和妳說話。

妳知道嗎?這才是真正的魅力!紅袂,絕對是文字版的網紅!

說到敏感、敏銳,我想起【論語】裡的一句話:「敏於事而慎於言。」

對他人的言語或態度敏感,不如對事情的判斷敏銳、正確,來得重要!

前者主觀而牽扯情緒,後者客觀且保持冷靜,似乎比較不會糾結、擾心。

做人難,大抵就是患得患失。想處處討好,不得罪人,期待值太高。

一位印度哲人說:「對人有期待,是件危險的事。」這可深究呢!

不要為難自己,是否就是放下期待,凡事順其自然,忘掉得失?

人生路漫漫,每一小步,匯聚成路徑,都將是自己命運的雕塑者。

sallychen2023/09/05 17:48回覆
3樓. 陳正華 牧師
2023/09/03 23:20

謝謝Sally分享!

真好...

感謝正華牧師的認同。

我想,這篇體悟和感受,應該會獲得些共鳴。

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分享生活點滴與心靈圖像,都會讓我深感快樂!

歡迎常來 ~

■  

sallychen2023/09/04 22:32回覆
2樓. 阿丙0.6
2023/09/03 08:56

「世間除了生死,其餘都是閒事。」

真實不虛,深值學習。

生過病,進出多次醫院或手術室的你,

一定更能體悟這道理。

我也曾在病疾療養期間,感受無比的孤獨和恐懼,

當時真覺得,沒有比無病無痛更重要的事了!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斷捨離身邊的雜物,

心上憂煩的事,也自動抽離了!

「經事長智」,走過死亡幽谷的人,肯定豁達許多。

我雖非披荊斬棘,身經百戰,但我懂、我解!

現在,只要「事與願違」;便反問:關乎生死嗎?

沒有,就放下吧!且行,且離,且清閒。

sallychen2023/09/03 11:41回覆
1樓. tzi
2023/09/03 07:10
不要太敏感

這樣會很辛苦

好朋友之間,都能彼此互諒 互容,

這才是讓自己開心 活得快樂,

妳已經很棒了.😊👍❤️🍀🌈

年輕時,也曾犯了「過度敏感」的毛病,

慢慢地,被社會經驗給教訓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若多想、較真了,還怎麼保持心情平靜呢!

最簡單的相處模式,就是「如實呈現」「真誠表態」。

萬一對方不適應或不領情,就稍微揣測改變一下,

再不行,就淡然面對,漸行漸遠了!

人際之間,開心自在最重要,無須壓抑遷就。

妳說,是嗎?

sallychen2023/09/04 10:42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