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學習淡泊
2023/05/12 00:44
瀏覽664
迴響2
推薦43
引用0

每當一個人寂寥,獨坐樓房的時候,會想起許多有滋有味的往事。

學生時代,每天應付繁重的課業壓力,雖不至懸樑刺股、焚膏繼晷,

仍常埋首書堆,兢兢業業,就為了求個好成績或考取理想中的學校。

那種尋願追夢的日子,過起來雖有些辛苦,但內心仍是踏實豐盈的。

戀愛歲月,何人不是尋幽探勝、相伴踏青、熱線互通的濃情蜜意?

縱有小吵小鬧,也能上演幾天的愁腸糾結、魂夢相依的愛情經典劇。

有了孩子後,雖然,重心移轉到日常瑣碎,猶且是衣帶漸寬終不悔,

因為,擔起家庭責任,全心養育兒女,就是鍾愛彼此的力行實踐。

而平時努力上班,假日爬山、出遊,也能平衡與消除身心的疲累。

如今,孩子逐漸長大,有自己忙碌的工作與個人小日子要過,

雖仍住一起,相處與談話時間少很多。頓時,空巢感加劇!

想開了!這就是人生的段落組曲,各有各的節奏與跌宕起伏。

當摯愛親人,逐一離開共同的生活領域時,身心該如何安頓?

曾經依附的愛,慢慢抽離與昇華成一份淡淡的關懷,不再緊緊

擁抱與佔有,配偶也一樣。我想,那似乎需要一份深沉的淡泊。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人生的底子是素樸
下一則: 隨心與務實
迴響(2) :
2樓. 夏爾克
2023/05/16 12:06
從加法生活,漸漸到減法生活,以至於虛無,卻是最豐盛平和的結果。

你說的減法生活,正是人生由絢爛歸於平淡的境界。

相信,許多人都能逐漸體會這「箇中三昧」。

而至於虛無,我覺得初始可能不太能適應,

因為,人要捨棄種種物質或精神欲念,誠然不易!

一定會感到失落、寂寥、掙扎、糾結、挫折...。

直到不斷「掏洗」俗念雜思之後,才會沉澱得較為清澈。

呵呵 ~ 就是放下我執,真心誠意去面對人生的道場。

sallychen2023/05/16 22:40回覆
1樓. 紅袂
2023/05/12 09:11

Sally的這種人生經歷與轉折,讓我想到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修煉與開悟過程。

 

凡太農烈的必有傷。至設我個人的見解。

不是濃烈不好,而是太過無法恆久,人心會變,會疲乏;一直保持在高點,就像橡皮筋一樣,最終仍是會折了彈性,回歸平色。

 

所以妳的淡泊之道才是更接近人性,更能長久。


知我者,莫若 (紅袂 )也。

與其說,人生經歷與轉折;毋寧說,那是個性的原型。

我生性多情。

記得,大學有位室友給我下的評語是:

這世界,有誰能接受妳這般濃烈的感情?

是褒或貶?

其實,我不太在乎!關鍵是,她讀懂了我。

妳說,我喜歡這個性嗎?不,我心底也排斥。

時不時會讓自己壓抑,卻總是濃得化不開。

這似乎與我成長過程,缺乏原生家庭的愛有關!

我將潛意識的渴望得到,轉化成不斷地付出...。

妳分析得很好!「太過,無法恆久,人心會變,會疲乏。」

如今,我也嘗試在學習領域上,投入心思,轉移對情感的依賴。

或許,我該多接觸佛學,照見五蘊皆空的境界,

還給自己一個清淨無為的心靈空間。


景仰古人的琴棋書畫生活,陶冶性情,回返性靈的虛靜。

 ■



sallychen2023/05/13 13:54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