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世間,隨處充滿相對的人事物,連觀念、思維也一樣。
如果選擇尊重對方的適性、隨心,就無法要求達到合乎現實。
◆
朋友的先生,在一家私人貿易公司工作了20餘年。50初頭時,
基於某些因素,提早退休,從此便不再踏進社會,有其他工作
或兼職,選擇在家做古籍或二手書的網拍。經濟並不十分寬裕,
兒女的教育費用或家庭開銷,基本上,都由朋友一肩扛起。
◆
曾經問過她,既然網拍書籍收入有限,何不請先生再另覓兼職?
朋友一臉無奈,說那是他的興趣,不想勉強。有一天,我們相約
地點見面,她說已搬到另購的一間小屋。我問,原本那間寬大的
三樓透天厝呢?她直言,全部堆放先生不斷從各地買進的古籍或
二手書,只剩下工作的桌面。我問:「是否網拍的事業做大了,
收入也變豐富了?」她毫不隱諱地說:「買進的書比賣出的多,
這些年,都是我在張羅家計。」
可以想見,現今蒐尋資訊相當簡便,又有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
運用, 想花錢買書的人,日漸少了!若想以此維生,會很辛苦。
◆
近日,又跟朋友見了面,發現她比往昔面容憔悴,似乎心事重重。
問了原因,說是「經常夜不成眠」。然後,又向我吐訴了些心語。
原來,中文系畢業的女兒,已經兩三年都不想外出工作,也沒想再
參加國考或教師甄試,只想悠哉地幫爸爸整理些書籍,拍照上傳,
寫些書摘、來源出處與特色。重點是,也少有實質上的固定收入。
◆
我終於明白!朋友這許多年來,強壓抑住內心的不安,全都反映在
「生理」上,臉色與睡眠品質都不好,而又難以突破與改變現狀。
我稍微勸說了些,讓她去跟父女倆商議「現實的考量」。
畢竟,有一天,她會老去,女兒確實應該考慮有個穩定的職業。
但觀察的結果,她顯然也不願改變初衷。只是委婉地說:
「尊重他們,適性就好!圓滿就好!就認命,節儉度餘生」。
至此,我夫復何言? 只能說,佩服她的包容心與愛的韌性。
- 7樓. 紅袂2023/05/08 09:17只有擁有熱血助人之性才會有「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之心。
有些人不見得想要他人的建議,就只是發發牢騷,解解胸口之悶,因為所有答案優劣心裡比誰都清楚。
有些人是個性使然,與其管他人不如管好自己,與其要他人動手不如自己動手較快。這樣的個性哪怕旁人說破嘴,亦難受影響而改變。
我個人是不愛嘮叨、求人不如求己的個性,真要我去管他人或改變他人,總覺得是天下最難的事。所以像我這種人只能認知「甘願作歡喜受」的結果。自找的,就不能有怨言。真的,妳「一語中的」,我確實關心多了,
原因就是,她開始失眠且憔悴不少。
至今總結答案,就是她寧可抱持這番理念,
不要求先生、女兒積極找工作,就全家一起適性隨心了!
有句俗諺說:「歡喜就好!」 呵呵 ~ 關心則亂!
◆
我是那種,看到周遭人事物有特殊情況者,就滿懷感觸的人。
然後,換位思考,如果是我,該當如何如何...。
但就不是我啊!為何我要如此多慮與操心?
其實,就是提出來討論,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而已。
她自始至終都沒怨言,是我看了,有些不捨!
我想,應該還過得下去,只要沒想改變現狀,就表示可以持續。
■
sallychen 於 2023/05/08 22:03回覆 - 6樓. 繽紛2023/05/07 05:54
難怪有人說...一個女人是否幸福,她的臉龐是不會說謊的。
很多事只能自我要求,無法去管控他人,理想與現實,畢竟難兩全呀!
我覺得,她是被堅持的理想折磨著;心裡的某個角落,也許累了!
所以,才會神容憔悴,但她不自知!因為她還是認為,所想是對的。
比方說,女兒中文系畢業,就該找跟「文化、書籍、文字」有關的工作。
◆
但我認為,如果「教書、作家、記者、編輯、廣告」這類的職業,一直進不去,
就該讓女兒去嘗試(基本的勞務工作),至少先有個社會歷練,再找機會跳槽。
就是先讓她體會,如何學習與付出,才能賺到人生第一份薪水。
如果一直不讓女兒踏入社會去歷練,日子久了,肯定更難自家中抽身。
不過...我似乎也不必替她們擔憂!時機到了,有些觀念,自然會轉彎。
這場理想與現實的拉鋸戰,她們身在其中,必然有更深刻的體驗。
■
sallychen 於 2023/05/07 13:57回覆 - 5樓. 夏爾克2023/05/06 16:01有些事無法勉強,要看開,哪天真的遇到大困境,自然就會變了,因為不變也沒辦法...
對,我後來也是這麼想,就不再勸了!
藏佛有句話說:「眼前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言下之意,就是告訴我們,要接受與面對事實,
才不會在心中產生拂逆與違和感。
◆
我們外人看待他人事物與思想行為,
常覺得唐突或不妥。
但或許他們早習以為常,身安無恙也心無罣礙!
所以,我可能多慮了。
人生百態浮世繪,有些事,是我們無法理解的。
■
sallychen 於 2023/05/06 16:17回覆 - 4樓. 安歐門2023/05/06 10:43
事出必有因,請恕我說,她必須負責至少一半,
沒有錢是無法生活的,被寵壞的人,他們錢從哪裡來?
絕非包容與愛,那是禍害一家人。
其實,她也承認,自己潛意識順任丈夫、女兒如此。
因為她自己也喜歡一屋子的書,坐擁書城,何其富足!
而現實面就是,她用自己月領的〈六萬多〉來養家。
像她們三餐那麼簡單,應該綽綽有餘!
如果,不要考慮未來或身體病疾的大花費,
是可以就這樣過一生的!
◆
但你說,她完全不操心嗎?也未必!
否則,也不會經常失眠,睡不好。
她擔心的,應該是女兒,而非丈夫。
每當我理智分析給她聽的時候,她會安慰自己,還有兩間房。
後來,我就不再勸了!人各有命,就暫時各自安好吧!
■
sallychen 於 2023/05/06 15:02回覆 - 3樓. the flying kite2023/05/06 08:09生活是現實的,若您朋友有一天再也不堪負荷,父女倆隨心所恃崩塌,ㄧ家將陷於何種境地?朋友的無私無我蹤容父女的隨心自私,旁人也只能祝禱。
生活的現實面,她並非不知,只是盡量節省花費、物欲。
所幸,教師的月退俸,還足以「養家活口」。
比較安心的是,她名下仍有兩間房子,一間大量放書,一間自住。
也許,就因為生活現實面,尚不足以構成全家的負擔,
才不會那麼想要擁有穩定的收入。少花,就是多賺!
◆
她曾說,夏天的早午餐,就只是一杯濃稠水果汁,配個水煮蛋。
晚餐每人一份乾麵,少許水煮菜或蒸魚。無所謂四菜一湯那麼正式!
曾問,為何如此苛刻自己? 她笑說,錢賺得少,就得這般度日。
其實,據我長年觀察,她生性簡單樸素,不愛物質享受。
所以說,夫妻相處理念契合了,什麼樣的模式,都能過。
◆
但,我就無法那麼樂天知命!我會害怕無常... 。
兩間房子鄰近,地震坍塌怎麼辦?一下子就沒了。
一屋子的書,火災,戰爭,瞬間化為烏有。
寧可住一間,另一間出租,坐領租金,擁有更多現金流... 。
呵呵 ~ 我就是這麼務實與市儈 !
■
sallychen 於 2023/05/06 14:40回覆 - 2樓. 福 到2023/05/06 06:58被寵壞的男人
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
有樣學樣是很正常的
當然女主人若甘之如飴 外人只能說偉大的愛情了
若是心中叫苦 認命 當油麻菜籽也只能祝福啦
女兒承續父母的興趣讀中文系,也算可喜!
只是,她缺乏生涯規劃、職場認知,又隨性順心,
自然就不易找到工作。這和父母是否要求也有關!
文組畢業的大學生,一般要找到吻合志趣的工作,
是比較難!需接受勞務工作的檢驗,再慢慢爬升,
也或者,必須積極開拓第二專長,考考各類證照。
◆
朋友就是好性情,包容性大,一輩子都辛苦了自己,
節衣縮食,摒除旅遊、娛樂,只為了一個家庭圓融。
因為她知道,改變不易!尤其丈夫也已「坐六望七」了!
我常默禱,她是真心想得開,不是壓抑出身體毛病。
如果是我,會要求先生女兒,先有穩定收入再談興趣。
■
sallychen 於 2023/05/06 14:04回覆 - 1樓. 米若思2023/05/06 06:27確實是隨心有時不能兼顧現實,賣二手書的收入可能還不如撿回收 ?
之前清出不少書給回收,有次發現有本沒閱讀過<西河的社會變遷>中研院民族所,一下子不知西河是那裏?
上網查此書竟然在網拍賣二千元。可是我想誰會買這種非常冷僻的書呢? 更早還挑出比較學術的書送去圖書館,但遭到拒絕,所以都直接送回收。我的這位朋友,曾在淡大中文系當過助教,
後來,考進私立高職教書,有緣共事11年。
我們也同時編輯,8千多名學生閱讀的校刊。
之後,又各自進入不同國中任教,直到退休。
◆
她比我有理想抱負,常惦念要盡己之力,傳承中華文化。
這也是能接受丈夫與女兒,在家網拍書籍的主要原因。
多半以善本古籍為主,具有學術研究價值,或考據之用。
比方,我就曾贈送給他們一套《紅樓夢稿》,欣喜若狂!
▼
你說得沒錯,賣二手書的收入,的確少得可憐!
民國七十四年,我買這套手稿12本,也需近2萬元,
他們網拍,標示2千元,竟乏人問津。關鍵是現代人
不看這類書了!學者專家也一樣,那是珍藏用的。
◆
買書、藏書、贈書、賣書 ,端視有緣人的賞識與惜取。
雖然,這條路相對於其他,孤單且獲利微薄,
但如果恬淡寡欲,選擇精神富足,也是可也!
sallychen 於 2023/05/06 11:2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