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不是個常看畫展的人,最近幾個週末卻連著看了兩場畫展,都是非正式的。
第一個是朋友 J 的私人展,在她家以朋友聚會的方式展出,將近30幅畫作都在牆邊、樓梯角、櫃子上、椅子上隨意放置。J 給每幅畫編了號,給每個來看展的朋友各發了一張紙與一枝筆。我們必須以自己的觀點與感覺給每幅畫下標題,還要給分數,以一到三顆星星來表示對該畫的喜愛程度。當然若是能夠寫些評語意見或是任何與該畫相關的文字會更好。這些畫多半是最近兩年畫的,少數是舊作;其中有一幅在她家窗口已經放了十幾年的自畫像,還有她兩個女兒各一幅的肖像。觀者各自詮釋自己眼前的畫;有主題清晰的(如人物肖像),也有隱晦不明十分抽象的作品。
第二個是山城美術學院成人班的成果展;從雕塑、版刻到水彩、油畫、粉彩畫等等,十幾個教室的牆上桌上都擺得滿滿的。參觀的人很多,我覺得稍顯擁擠,但是因為都是學員的家人朋友同事,氣氛比較輕鬆熱鬧,沒有美術館看畫的那種安靜嚴肅。
兩個畫展的基本不同在於,J 的畫作是有特定意義的,因為她的創作是先有了想法,才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而美術學院的成果展基本上是習作,也就是複製描摹寫生等等,即便是老師給一個主題的自由發揮,也基本上都限定在「練習」的層次上。
認識 J 將近20年,我深知她的身世背景,她的人道關懷,她的家庭生活等等,許多畫作的主題不難猜測。但是不識她的陌生人,看到同一幅畫時會有與我想法接近的觀感嗎?能感受到作者的原意嗎?看畫的人的各自闡釋有意義嗎? 畫展當晚的高潮在於畫家本人的解說,與我們觀賞者的問卷相比對,有許多令人捧腹的差異;例如某位朋友命名為《蝙蝠俠》的一幅抽象畫,畫家本人的標題是《同情》。
美術學院的習作展作品有的技巧十分純熟作品水準很高,能不能說這些習作作品是藝術品呢?每個人在相同主題下,手法各異的表現方式是否就是它們的意義呢?
.
.
.
.
去年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哲學考試出現了兩個與藝術相關的題目,
之一是:L'artiste est-il maitre de son oeuvre? 藝術家是否為他作品的主人?
之二是:Les oeuvres d'arts eduquent-elles notre perception? 藝術作品是否教育我們的感知?
今年的考題出乎意料的再度問及:
Une oeuvre d'art a-t-elle toujours un sens? 藝術作品是否一定蘊含著某種意義?
L'artiste donne-t-il quelque chose à comprendre? 藝術家是否提供某些東西(在作品中給出什麼)讓人理解?
哲學考試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給某個題目下一個定論,也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考試著重的是學生的思考邏輯,而思考邏輯需要以論證的方式呈現;要知道如何提問、論述、批判、反證等等。
*****
我把兩個畫展跟這幾個哲學考題放在一起,期待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來說說你們的看法。其實如同看展的多半沒有任何美學或藝術背景,絕大多數以直觀的方式欣賞或批評,哲學論證也是。
.
- 9樓. 雲霞2015/07/03 12:31
大學時上過”理則學“這門課,好像上得稀里糊塗的。對於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就得考哲學試題,很佩服他們的訓練方式,可見在教育哲學思考能力這方面,我們比他們薄弱很多。
此文留言裡,有許多真知灼見。好在沒固定答案,我就”藝術品是否教育(培養)我們的感知?“略述淺見。
我認為是會教育或是培養我們的感知力。感知力是透過五官的知覺發展來的,即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當我們在看一幅藝術品時,用心、細心、專心,這過程就會強化我們的感知力,而去了解、感受到作品所欲傳達的訊息。當然,每一個人的領受與感知程度不同,(其實也未必一定要與原創者或他人同),在持續這樣對藝術品的觀賞過程中,我們就已經逐漸培養或累積出這種感知力了。
雲霞姐你好。我很慚愧,剛剛查了什麼是理則學,才知道理則就是邏輯。
我大學時也修過通識教育的哲學概論的,可是早就沒有半點印象了。法國高中的哲學課是不分組皆必修的,他們的學習通過"主題"進行;比方說“什麼是快樂”,就把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歷代哲學家的言論都拿來討論比較一番,學生一方面學習先哲的看法,一方面進行自己的思考。哎呀,這可比按照時間順序從亞里斯多德學到叔本華要有趣得多了!
李四 於 2015/07/07 06:05回覆 - 8樓. 碧潭釣客2015/06/29 13:37達利來湊熱鬧^^
碧潭釣客你好,不知道沒有文字只貼一個視頻的意思是?
達利的名聲太響,他在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地位亦不容置疑。我在1989年去過他在西班牙家鄉的美術館,對他造型特殊的外觀印象深刻,當然也覺得能親眼見到名畫的真跡實在幸運。他許多作品體積龐大,當時年輕的我感到十分驚奇。
李四 於 2015/07/02 04:56回覆 - 7樓. 愛馬2015/06/28 13:57
如果當年我在高中被考這樣的題目,一定寫不出來。。。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對教育的理念。
我認為藝術家是藝術品的主人。有藝術家的簽名,人們只要一看到,就會想起是誰的作品。這一個連結永遠都存在。
藝術品是否教育感知?我認為不一定。藝術可以是娛樂,也可以讓人放鬆心情的休憩,不一定要帶給人們啟發到另一個層次。但無可置疑的,藝術會帶給人們精神上某些影響,不論是那一個層面。
是否蘊藏某些意義?是有的。但屬於原創者的意義不一定是觀眾感受到的意義,更甚者觀眾不一定看到作品有任何意義。但這並沒有衝突,心靈層次的東西本來就沒有規範。
感謝李四分享這些“考題”,我這台灣長大的小孩還是很愛考試滴
愛馬來了,李四真高興。我六月初在小劇場看了一場現代舞的首演,是法國有名的編舞者Gallotta依據卡繆的小說【異鄉人】改編創作的。說到這本很薄的小說大家都會想到卡繆,作品與作家之間的連結確實永遠不會消失。Gallotta改編成舞劇了,還是叫做異鄉人,抽象的舞蹈語言因此找到了文字的依據,觀眾彷彿就比較看得懂了。(雖然中文的這個慣用的譯名十分值得討論因為誤導讀者的嫌疑太大,但我還是繼續這麼用了。)
哲學考試的時候,考生通常需要先解釋或定義幾個考題裡的關鍵字,並且引述哲人相關的說法來支撐這樣的定義。我們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即便掰出長篇大論也拿不到高分的。
李四 於 2015/07/01 20:10回覆 - 6樓. Siena2015/06/27 17:32
藝術是寂寞的,因為人腦是最遠的距離。即使相伴而行,談論得再多,感受也不盡相同,不通即不會通....面對感動的音樂和文章亦然。著眼“真,善,或美” 的三人,所感悟到的通常都不一樣。
藝術品起初屬於創作者,宇宙經由他的才華表達出來,你是工具;但產出後則屬於觀賞者,他們自由地融入想法和人生體驗,給予詮釋。因此,純粹的創作者不能有功利之心或佔有的心情。奧斯卡也有“最佳原著”和 “改編劇本”獎的區別的。
永恆的作品屬於天地,為宇宙所保管,比作者長久。
我贊成四孃的想法,藝術沒有水平高低之分,頻率對了,就腦波共振,心喜共鳴了。
最近在聽蔣勳《美的沉思》,說到希臘,埃及和羅馬的藝術史,因其民族的自然環境,哲學邏輯和民主觀點的不同,進而影響他們的政治體系,建築風格和藝術表現等,其實是息息相關,一脈相承的。
因此,我喜歡導讀,因為常常會更貼近原創者的心境.....當然,之後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我很喜歡Keith Haring的作品,羨慕一個人可以這樣寓意深遠地,用簡單圖樣和線條來表達自己,用圖樣與大眾做朋友,談心思。
最後,分享這幅弟弟的這幅畫:《爸爸節的禮物》,四孃曾說看弟弟的畫要靠《直觀》,阿俊很愛爸爸,他祝福爸爸能擁有美好的一天:藍天白雲,陽光普照,在海灘喝爸爸最愛的新鮮椰子水,然後許多椰果不斷地從樹上掉下來,取之不盡,金色沙灘很美。
這是一幅充滿愛的作品,對我來說,很感動。沒有住我們家的人,不會懂弟弟對爸爸的纖纖心思,其中包含的了解和祝福。愛是一種無價的藝術。
以上隨性而寫,並不連貫。
爸爸愛喝椰子水,阿俊就送他許許多多的新鮮椰子,多麼好啊!媽媽能解讀他的畫,了解他的心思,是阿俊的知音。
阿姨我呢,我看到阿俊作畫的改變:第一,他開始有三維的空間表現了(躺椅的腳);第二,他開始用不同的顏色表現同一個事物的高低深淺了(海水與浮浪)。慢慢的,他就會在繪畫中逐漸學習到對事物的觀察 --- 哲學考題裡所說的,感知的教育與訓練。
愛你們全家。
李四 於 2015/06/29 01:05回覆 - 5樓. 牛仔3號2015/06/27 12:22有關共鳴
四孃對"共鳴"的論點我很同意,所以我只補充一點
一件作品/創作若能引起觀賞者心中的共鳴,這件作品就開始走出原始的創作意義.
回頭再看今年考題,說到藝術作品一定蘊含某個意義?在創作的過程中,我認為既要耗心思體力的投入,甚或從發想開始,或中間的修正等,在在顯示創作本身不是無意義的行為.縱使幼兒的作品,玩樂也是存在的意義. 唯一我在藝術欣賞中比較不苟同的,全然只聽導覽一致性意義解讀,那不是不好,如果觀者全信其言才觀賞作品,就被制式性框住而失了欣賞的興味.注意喔,我不是反對導覽喔.
能在這裡動動腦...好棒喔!
- 4樓. 大海(穿新衣)2015/06/27 02:31以我的認知,藝術或哲學都是人類心靈的「探索」。所以那是無止境的。 同時,藝術或哲學有沒有價值,也要因人而異。基本條件是,作者的創作必須在「探索」的意義上,比讀者曾經到過的層次,來得深,或高,或新。 如果作者探索的高度,深度,或新度,都不如讀者, 那作品對於讀者來說,就索然無味了。
李四的認知與大海不同。我同意你說的哲學與藝術都與心靈有關,但是我想廣泛的「心靈的活動」會比局限在「探索」上要好得多。我也不認為創作者和觀賞者的水平有任何關係,完全沒有必要把兩者放在一起談論。俗話說的看門道或看熱鬧,講的就是這個。
我上個月在城裡的美術館看了一個當代美展,其中有一個展覽室裡掛了二三十幅畫,全部屬於同一件作品(法國畫家Philippe Cognée)。我在GOOGLE IMAGE找到其中幾幅:
看過之後好幾天都不會想吃肉。
李四 於 2015/06/27 06:49回覆 - 3樓. KittiO2015/06/26 13:05
嗯 我很有感想,
第一是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成人很有創造學習的習慣,所以hobbies創作藝術,手工品,烹飪,閱讀或是園藝都很受歡迎。台灣成人消費的習慣多,創造的習慣少。
第二是貴國的高中會考居然要考哲學要按一個大大的讚。我最近讀了一篇書評講文化歷史與哲學深植法國社會與人民的生活之中。一個有思考的社會才會出產了查理雜誌,後來血案之後有了『我是查理』的遊行。
我對台灣的教育深感悲觀,形式可以改但是文化深層難改,權威式的教育,對勞動者的歧視,單一的價值觀等等。期待未來台灣會考也會出現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我們的教育沒有鼓勵創作應該要把責任推卸到古人身上。自古中國社會就不重視藝術創作,繪畫與工藝屬於較底層的行業,從事者非「工」即「匠」,演戲的叫做「戲子」就更沒有地位了,與現今社會一般人們的價值追求完全相反。
沒有戰亂的承平年代人們只顧得上溫飽,手作是為了省錢的不得已,而不是有了閒情逸致的才華表現,即便是經濟起飛了,許多人還停留在手作=勞動=求溫飽的思維階段,想法沒有跟著財力一起進化。
李四 於 2015/06/27 06:01回覆關於哲學考試,其實高中三年,只有高三這一年有哲學課,但是因組別不同上課時數不同,畢業會考成績的加權商數也各異(文組的高,理工組的低)。你若有興趣可以參看這篇文章(除了最後一段不太對之外,其他都寫得不錯):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fr/2015/06/blog-post_21.html
你講到查理周刊,今天很不幸的在我住的這一省也發生了恐怖攻擊事件。好可怕,被害人身首異處....
李四 於 2015/06/27 06:16回覆 - 2樓. angelhohoho2015/06/26 12:50我也試著回答第一題
藝術家是不是作品的主人?
媽媽生了小孩 也做不了主
所以我想 應該是創作者 而不是主人
或者 應該先定義 甚麼是主人?
確實原文用的maître這個字有很多意思;幼兒園的男老師是maître,一個在他的行業有成就的人也叫做maître(我們大概就會說是大師、達人吧)。這個考題裡的maître指的是作品的所有人、擁有者,與一隻狗的主人是maître是一樣意思的。
我也認為創作者不是作品的主人。就像一首詩寫完了,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每個人都是自己看到的那首詩的主人。
李四 於 2015/06/27 05:43回覆 - 1樓. 牛仔3號2015/06/26 12:38先回答第一題
藝術家是否為他作品的主人?
剛好聽陳世杰說編劇,借用他在演講中提到的,劇本出去之後,製作成可看的形式,觀眾接觸到卻能產生不同的感觸,因此這劇本再也不是原來的那個劇本.
結論,藝術作品不再是藝術家可"獨享"這作品的主人...藝術要引起共鳴才是好的藝術,藝術家創作目的就在這,不是嗎?
先報告到此,出門去了.
藝術表現是不是一定要引起共鳴?我覺得不是的。許多藝術家的創作在於表達,表達他自己的某個想法或表達某種程度的喜怒哀樂....一旦作品產生,表達告一段落或者結束,該作品就完成,就不再是他的,而是觀賞者的了。觀者也許有共鳴,也許大加撻伐;也許贊同也許不屑一顧。
寫這一小段我突然想起Kieth Haring, 他的街頭繪畫時常反應政治問題社會議題,作品完成就屬於地鐵站屬於市民屬於街道,他冒著被逮捕的危險塗鴉創作並非為了引起共鳴,而是要引起注意,達到提醒人們關切該主題的目的。
李四 於 2015/06/27 05:19回覆李四 於 2015/06/27 05:2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