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捨身救人,十年忌日,兩包饅頭》
2023/09/20 17:13
瀏覽91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分享好文~
《捨身救人,十年忌日,兩包饅頭》
這個標題共用了十二個中文字。
它們代表的是一個年輕人在一場大雨中犧牲了自己的性命,救出跌落水中婦人騎士的故事。
它們也代表了這位年輕人救人後卻不幸失去生命,整整十年母親對他永恆的思念。
2011年左右,一場暴雨,河水暴漲,水溢出了橋面。一名台中女子騎著摩托車,冒雨也冒險穿越橋面。此時河水已經泛濫成災,婦人分不清橋的界限,車及人一起跌落河中。
平日的潺潺流水,如今成了無情湍急的水流,婦人即將滅頂,風雨中目睹的路人尖叫、呼喊、無助地看著一切。
突然一個年輕人不顧一切跳入水中,他勇敢地游向婦人,抓住她的手,推著她回岸邊。不知道是否男孩在與湍急的水流搏鬥中用盡了力氣,就在婦人被救起自己爬上岸時,年輕人的腳下卻不幸出現了危險的水域漩窩,他被拉了下去,再一陣猖狂的流水衝過來,他掉到更危險的河道,然後一路漂流,漂出岸邊人們的視線⋯⋯
本來已經非常驚恐的路人們,不停地喊,不停地叫,盼水流止住,望奇蹟出現,老天啊!不要那麼無情!
但此刻老天的心是鐵石,大地、湍流之水的心也是鐵石。它們合力活生生吞噬了一個不顧自己安危,救他人之命,身體只有良善血液的年輕人。
他的身體在湍急的水流中,一直被不斷地撞擊,起初他仍然試圖堅強掙扎,終而不抵一切。
文人説,這叫命運無常。
在無常的形容詞下,我們接受,也合理化了悲劇。我們漸漸遺忘這位偉大的無名英雄。他,才二十幾歲,生命所有甜美的滋味都來不及嚐飲,他的口裡已充滿了淹沒之水,然後進入肺,身體沉入河底,都結束了。
但年輕人的母親不能接受這種無常,她知道自己有一個善良的兒子,為了救別人,自己葬身水域。年輕人的母親是一個沒有怨,沒有恨的人:或許正是這樣的母親才會養出如此良善的孩子。母親聽聞惡耗,初始哭暈了,慢慢地她接受命運殘酷的安排。
她仍剩下一個願望,至少找到孩子的屍身。這是台灣民俗古老的堅定信仰,樸質、卑微、但也是一種定力。找到身體,好好埋葬,至少讓我的孩子可以有來生,不會成為孤魂野鬼。
偉大的母親鼓起勇氣走到台中市政府門口想見市長。當時台中市長是胡志強,立即走出辦公室,拜謝也安慰這位母親。
母親告訴胡前市長,她昨夜夢見孩子,孩子告訴她,「身體被卡在海邊雜草堆,如果再不來找到他,他即將被冲入大海。」
母親懇請胡志強市長代為尋找她的兒子。
「我知道他活的機會不多,但請讓我帶他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