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DOF : 從自由度到景深
2013/03/07 13:49
瀏覽682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自己對於 DOF 這個字眼非常敏感, 在年輕時代, 因為在搞飛機設計, 所以它代表著 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 飛行控制的基本座標, 飛機在天上飛, 它有 6 個自由度, 除了 X, Y, Z 的三個軸向, 還要加上 Pitch, Roll, Yaw 三運動方式, 還真要向航空系同學請教後, 腦袋瓜才能夠轉換過來, 從人腦轉換為機腦是寫控制律的基本功夫.

DOF 在攝影界代表 Depth of Field (景深), 自己會喜歡上攝影, 也是因為他和飛機一樣, 與科學有密切關係. 鏡頭和片幅是影響相機發展的兩大因素, 對焦距離決定鏡頭長度, 片幅決定相機大小. 以前的底片的規格其實有很多種:120, 135, 110, etc, 其中 135 型後來成為一般社會普羅大眾最流行普遍的底片. FX 相機(又稱全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大小就是以前 135 型底片一個 "shot" 的大小(24x36mm), 但是由於產量以及成本的原因,當初推數位攝影的時候,各家其實都推出了比較小的感光元件來取代底片, 像 Nikon 採用的是 APS size的感光元件, 大小是15.8x23.6mm.

如冼鏡光所說「當焦距、對焦距離、和光圈固定後,片幅愈大景深也愈大」, 影響景深也有四大因素. 景深應該當作一個名詞來看, 景深的淺代表清晰範圍小, 景深的深代表清晰範圍大, 一般的自動模式多是調在深的景深, 而在光圈優先模式可以調在淺的景深, 但是對於一般小 DC, 因為片幅小, 雖然有 f2.8 大光圈, 無法得到 DSLR 一樣的效果. 對焦完成之後,在對焦平面前後一段距離內的點在照片中會看起來是清晰的,這段距離叫做景深;景深範圍靠近相機的邊緣叫做景深前緣、另一端的邊緣叫做景深後緣,所以在景深前緣和景深後緣之間的景物在照片中都是清晰的。

還蠻懷念老鏡頭上的景深表尺, 近代鏡頭能省則省, 標了景深刻度的已經變得非常少. 從冼鏡光書中所提供的景深公式得知, 影響景深的因素有四:物距(被攝體到鏡頭的距離)、焦距、光圈值、和最大模糊圓(circle of confusion,簡稱模糊圓)直徑, 也是複雜. 尤其是最大模糊圓的定義最多樣, 包括肉眼, 列印和顯示器多需要考慮到, 這讓我回想到飛機設計中也有一個圈圈叫做飛行範圍, 飛行員需要清楚每一型飛機的飛行範圍, 避免進入死角, 但是試飛員卻是要探索這個模糊地帶, 它也是一個模糊圓.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科技散文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