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地下肉芝
2025/03/16 04:47
瀏覽359
迴響0
推薦36
引用0


唐朝時,蘭陵有一位姓的隱士,大名已不可考。

 

某曾參加進士考試卻不幸落榜,某就將書都燒了,隱居在蘭陵的一處潭水邊,跟隨道士學習神仙之道。因此某不食五榖雜糧、勤練吐納、引導氣息,每天做著彎曲伸展四肢軀體的動作,希望能藉此延長自己的陽壽。如此持續了十年多,某已然變成了一個頭髮全白,容貌枯槁而且駝背,牙齒也掉了好幾顆的人了。有一天,某拿起銅鏡照了照,看到鏡中的自己居然成了如此模樣,不禁勃然大怒,恨恨的說道:

 

「我放棄了俗世間的名聲與財富,隱居在田野之中,不食五穀、吐納養生,希望能得到長壽。如今的我卻也是如同普通凡人一樣衰老瘦弱,豈是我心中所想要的結果?」

 

當下就放棄了隱居修道重返俗世,來到鄴城定居,並學習經商、像商人那般孜孜不倦追逐著那些蠅頭小利。僅僅數年,某所擁有的財物大大的增加,成為一個富有的人。之後,某要建造花園、房舍,在挖掘地基時,工人挖得了一個奇怪的東西。此物外型類似人的手掌,肥厚而且豐潤,顏色略紅,工人便將此物交給了某。某驚訝的想著:

 

「這難道是災禍的源頭嗎?況且我聽說太歲所在之處,不可以大興土木,如果有犯此忌諱的,就會在那處地下挖出肉,本就是不祥的徵兆。如今居然挖出了這玩意兒,那就是我犯了太歲了?不過我又聽說將挖到的太歲肉吃,或許就能避免災禍。」

 

於是某就將那太歲肉烹煮後吃了一口,感覺滋味還挺美味的,便三兩口將剩下的肉都吃完了。自此以後,某的聽覺與視力更加的清楚靈敏,體力也越來越如同少年人般強健,原本脫髮禿頭的地方也重新生出了烏黑的頭髮,掉落的牙齒也都一個接著一個重新生長出來了某暗自感到奇異,也不敢將吃太歲肉的事對旁人說。後來有一名道士來到鄴城,遇到了某,看了看他的模樣後驚訝的問道:

 

「先生曾經服用了仙藥嗎?為何如此神清氣爽。」

 

道士就診了診某的脈象。過了許久,道士又說:

 

「先生曾經吃了肉靈芝啊。那種靈芝的形狀像人的手,肥厚而且豐潤,顏色微紅。」

 

某想起自己曾經吃了那可能是太歲肉的事,就對道士說了。道士向某道賀,說:

 

「先生的壽命,可以能與龜鶴一樣長壽了。然而先生不適合住在這紅塵俗世間,應當返回山林中休養,放棄人世間的事業,如此當能得道成仙。」

 

某很高興的聽從了道士的建議,就離開了鄴城,最後也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蘭陵」指舊蘭陵郡地區,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年間將蘭陵縣併入丞縣(亦作氶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

 

:「逸人」,即逸民。隱逸,歸隱。隱士。

 

:「鄴下」,「鄴」,春秋時邑,時改置縣。故城約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

 

:「什一之利」,以十搏一的利潤,泛指商人所得的利益。

 

:「修肉」,「修」同「脩」,原指乾肉,借指致送給老師的薪金。

 

:「黰」,音「真」,黑;音「眼」,染成黑色。

 

:「駢然」,形容連續不斷的樣子。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卷五.地下肉芝

 

蘭陵蕭逸人,亡其名。嘗舉進士,下第,遂焚其書,隱居潭水上,從道士學神仙。因絕粒吸氣,每旦屈伸支體,冀延其壽。積十年餘,髮盡白,色枯而背僂,齒有墮者。一旦,引鏡自視,勃然發怒,且曰:

「吾棄聲利,隱身田野間,絕粒吸氣,冀得長生。今亦衰瘠如是,豈我之心哉?」

即還居鄴下,學商人逐什一之利。凡數年,資用大饒,為富家。後因治園屋發地,得物狀類人手,肥而且潤,色微紅。逸人得之,驚曰:

「豈非禍之芽?且吾聞太歲所在,不可興土事,脫有犯者,當有修肉出其下,固不祥也。今果有,奈何然吾聞得肉食之,或可以免。」

於是烹而食,味甚美,食且盡。自是逸人聽視明,力愈壯,貌愈少,髮之禿者盡黰然而長矣,齒之墮者亦駢然而生矣。逸人默自奇異,不敢告於人。後有道士至鄴下,逢逸人,驚曰:

「先生嘗得餌仙藥乎?何神氣清晤如是。」

道士因軫其脈。久之,又曰:

「先生嘗食靈芝矣。夫靈芝狀類人手,肥而且潤,色微紅者是也。」

逸人悟其事以告,道士賀曰:

「先生之壽,可與龜鶴齊矣。然不宜居塵俗間,當退休山林,棄人事,神仙可致。」

逸人喜而從其語,遂去,竟不知所在。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上一則: 小小說 – 盧虔
下一則: 小小說 – 樊宗諒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