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有一位曾任杭州別駕(相當於副刺史)的朱敖,從前尚未入仕之前曾隱居在河南嵩山的少室山中。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陽翟縣(今河南省許昌市轄禹州市)的縣尉李舒在少室山中的一座寺廟中參拜,從寺僧處得知朱敖就在附近某處隱居,李舒有意勸進朱敖出山,隨即派遣使者騎馬前去召請朱敖前來一會。朱敖接受邀請,就騎上馬前往赴會,而奉命前去召請的使者也跟隨在後。
不久之後,朱敖來到了少姨廟(註)附近。當時正直炎夏盛暑,朱敖遇見一名身穿綠袍的女子,年約十五、六歲,儀態容貌非常美麗。朱敖心想此女定是那個大戶人家的婢女(註),同時也對此女在炎炎夏日時還披著棉衣(註)感到驚訝。就驅馬追上那女子藉口搭訕,詢問她難道不感覺熱嗎?女子卻只是微笑著而沒有回答,便走入少姨廟中了。朱敖見狀也隨即下馬進入廟中,卻不見有人,以為女子進入內室,也不方便再繼續進入尋找,就觀賞著牆壁上的圖畫打發時間,等待著有人出來再試著詢問女子的消息。沒想到看著看著,卻見畫中有一名綠袍女子,仔細觀看,正是在路上遇見的那名女子,朱敖為此嘆息了許久。
抵達寺廟,朱敖將此事說了,李舒等人聽說後都驚嘆此種奇異的遭遇。到了晚上,朱敖就寢後,夢見女子到來,朱敖抓著被子高興極了,只覺得精力越加得滿溢就像是火山即將噴發(註)。但如此這般連續好幾個晚上都是如此就不大正常了,有一名在嵩山某道觀中修練的道士吳筠就為朱敖書寫了一道符籙用以辟邪驅鬼卻沒有用,再施展道術企圖剋制妖邪也未見成效。後來,朱敖因故睡在一位姓程的道士的房內。程道長已然修得純淨的道法仙氣,那個不知是神還是鬼的綠袍女子這才不再來接近朱敖。
朱敖後來前往河南府參加大考,與渭南縣縣令陳察微一同前往拜訪道士程谷神。程谷神為客人準備了山藥(註)、湯餅(註)、蓮花,鮮胡麻等食物享用。二人在程谷神處停留許久、聊得很開心,直到太陽西下時才告辭。回程途中,在距離少室山五里處,忽然看見嵩山上方黑雲翻騰上湧,黑雲中還不時出現閃電。不一會兒天色便更加昏暗(註),頓時便大雨傾盆。朱敖與陳察微以及一名僕從三人只能趴在樹林之下以躲避大部分的雨勢(註),一旁就是一道深深的山溝。
過了一段時間後,黑雲中出現一團奇異的光,模樣與日月很像。忽然在那光團中出現一整片松林,又見有數名天女(天上的神女、織女、仙女)一起抬著一座表演歌舞的地毯(註),那張毯子大小竟然廣達數里,天女們將毯子放在松林之上。隨後有數十名外形像是天仙(天上的神仙)的天女兩兩成對的在台子上翩翩起舞,還有許多像是觀世音菩薩之類的神明也出現在那光團之中。眾天女表演著文、武二舞(註),似乎用了半日多的時間才表演完畢。舞曲結束後,有數名像是搞笑歌舞藝人模樣的人(註)將毯子卷了起來扛了回去,頓時天地間又變得一片漆黑,什麼天女、天仙都消失不見了。
朱敖等人這才一個接著一個的摸黑緩慢前行,直到夜半時分才抵達所住的房舍。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少姨廟」,又稱「嵩高」、「二姨廟」或「禹妃廟」,是祭祀大禹之妃,也是大禹之妻塗山嬌之妹塗山桃的神廟(古代妹妹隨姊姊一同出嫁,作陪房,稱為「娣」)。大禹之妻塗山嬌是主管婚姻與胤嗣的神,於嵩山的太室山有「啟母廟」,「少姨廟」則位於少室山山下。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曾為其創作《少室山少姨廟碑銘》。
武周朝、聖神皇帝武曌(武則天)、聖曆元年,武則天於嵩山封禪,見有「啟母廟」與「少姨廟」,武則天便封夏啟(大禹與塗山嬌之子、夏朝第二任君王)的母親為「玉京太后」,封其姨母為「金闕夫人」。時任太子李顯侍讀兼侍屬文的崔融(字安成)也因撰寫《唐啟母廟碑》受到武則天的讚美有加而多有重用。
註:「臧獲」,古代對奴婢的賤稱。
註:「挾纊」,「纊」音「況」,原指新絲棉絮,後泛指棉絮。「挾纊」,披著棉衣。比喻受人慰勉而感到溫暖。
註:「泆」,古同「逸」,亦通「溢」,原形容水滿出狀,或指舒閒安適、放縱;又音「疊」,飄盪。
註:「薯藥」,即「薯蕷」,其塊莖即俗稱的「山藥」。
註:「不托」,即「湯餅」,放進水中煮熟的麵餅類食品,唐朝時稱為「不托」。
註:「晻昧」,「晻」音「ㄢˇ」,形容昏暗不明,或指義理幽晦不明,或形容不光明正大、不光明磊落,或形容愚昧、或指愚昧之人,或容埋没、湮没。
註:「伏櫪」,原指馬伏在槽上。指蓄養在廄中的馬匹。借指受人馴養。喻指養育。又三國時魏國的曹操的《步出夏門行》中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之句,也為後人引用爲壯志未酬、蟄居待時的典故。
註:「舞筵」,又稱「錦筵」,舞蹈時鋪地用的席子或地毯。唐朝時指一種用來表演歌舞的台子,築於水池之中,四周有矮欄桿,沒有頂蓋,中間舖有華美的地毯。
註:「兩舞」,指中國古代祭祀與朝會大典常用的兩種樂舞,文舞與武舞。唐朝時的文舞名為《九功》,原名《慶善樂》;武舞名為《七德》,以《秦王破陣樂》改編而成。
註:「俳優」,古代以樂舞諧戲為業的藝人。
改編自 《廣異記》
原文:
《廣異記》.卷四.朱敖
杭州別駕朱敖,舊隱河南之少室山。天寶初,陽翟縣尉李舒在嶽寺,使騎招敖。乘馬便騁,從者在後。稍行至少姨廟下。時盛暑,見綠袍女子,年十五六,姿色甚麗。敖意是人家臧獲,亦訝其暑月挾纊。馳馬問之,女子笑而不言,走入廟中。敖亦下馬,不見有人,遂壁上觀畫。見綠袍女子,乃途中睹者也。歎息久之。至寺具說其事,舒等尤所歎異。爾夕既寐,夢女子至,把被欣悅,精氣越泆,累夕如此。嵩嶽道士吳筠,為書一符辟之,不可。又吳以道術制之,亦不可。他日,宿程道士房。程於法清淨,神乃不至。
敖後於河南府應舉,與渭南縣令陳察微往詣道士程谷神。為設薯藥、不托、蓮花、鮮胡麻饌。留連笑語,日暮方回。去少室五里所,忽嵩黑雲騰踴,中掣火電。須臾晻昧,驟雨如瀉。敖與察微、從者一人伏櫪林下,旁抵巨壑。久之,有異光,與日月殊狀。忽於光中遍是松林,見天女數人持一舞筵,周竟數里,施為松林上。有天女數十人狀如天仙,對舞筵上,兼有諸神,若觀世音。終其兩舞,如半日許。曲終,有數人狀如俳優,卷筵回去,便天地昧黑,復不見人。敖等夤緣夜半,方至舍耳。
- 2樓. 雲明2024/02/02 08:38原文只這樣,似乎沒結尾。
或許這作者故事寫了太多,手稿疊成山,放著久了就忘記繼續寫……
看誰來幫忙補個完美的結局囉。 - 1樓. 巴拿巴2024/02/02 08:11
這篇小說看起來還沒結束啊!
敬祝平安健康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巴拿巴+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