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 – 鐘聲石
2023/05/09 04:48
瀏覽792
迴響0
推薦53
引用0
在鎮靜軍軍部所在的導江縣(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內,靠近岷江江岸的某處堤塘(註)中,嵌著一塊長五、六尺,高約三尺的石頭,敲擊它則會發出如銅鐘般的聲音。
鎮靜軍的軍使(職掌軍中的賞功罰罪的官員)劉師簡也曾向朝廷呈送了一塊石頭,長約四尺左右,外型偏圓形、呈現藍綠色,敲擊它則會發出如鐘、磬一般的聲音。
西晉、晉武帝司馬炎時,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濱臨長江的某處江岸,因為輕微崩塌而露出一個石鼓,只不過試著拿棒槌敲擊它,這石鼓卻一點聲音也沒發出來。晉武帝知道這件事後,就問當時的中書令、加散騎常侍、以功進封廣武縣侯的張華(字茂先),張華說:
「只要取來產自蜀中的桐木做為材料,刻成魚的形狀後再敲擊這個石鼓,它就會響了。」
於是就如張華所說的那樣,用蜀地的桐木刻成魚型後敲擊這個石鼓,果然發出的聲響連數里外都能聽得見。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埧」,音「句」,堤塘。
改編自 《錄異記》
原文:
《錄異記》.卷七.異石.鐘聲石
鎮靜軍側近江埧中,有石長五六尺,高大三尺已來,擊之如鐘聲。
軍使劉師簡送一石,長四尺已來,形圓色青,擊之如鐘磬聲。
吳郡臨江半岸崩,出一石鼓,槌之無聲。武帝以問張華,華曰:
「取蜀中桐材,刻為魚形,扣之,則鳴矣。」
於是如其言,果聲聞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