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華,在唐朝時擔任蜀郡府治所在的成都縣的縣令。有一天,才剛到中午時分,有成隊的車馬出現在成都縣縣衙外,其中那一輛前後都由女性騎兵引導護衛的牛車更是逕直進入縣衙來到廳堂前,車主派遣一名使者使向柳子華報告說:
「龍女來了。」
接著車主龍女也步下牛車,由左右之人攙扶護衛走上通往廳堂的台階(註),與柳子華相互見禮後,龍女對柳子華說:
「我命中注定要與你成為夫妻(註)。」
就住了下來,命柳子華備妥酒宴,二人拜了天地、飲酒享樂,興高采烈的入了洞房之後(註),龍女便暫時離去。自此以後,龍女經常往來於此,遠近的人們都知道了這檔子事兒。後來,柳子華辭退了官職(註),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不過大家都說柳子華去龍宮作一名水中仙了。
柳子華的孫子柳君慶,在唐僖宗李儇、乾符年間擔任節度使,駐守(註)在青城縣(今四川省成都市轄都江堰市)。柳君慶(此處的「鎮遏使」即指柳君慶。註),很喜愛作善事,經常施捨藥物給生病卻無錢買藥的貧民,每次都會勤勉不懈的親自前往安撫探視轄下士卒與境內的老百姓。也因為劉君慶如此在公事上勤勉恭謹,真心誠意與人相處,故被當時的人所敬重。
柳君慶收藏有一枚珠子,有擊球用的鞠丸那般大小。據柳君慶說:
「這枚珠子是我的祖父(柳子華)所留傳,是傳到我這兒已經三代的傳家寶了。」
若是用這枚珠子去映照物體,則該物體的形狀、毛髮、顏色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只是都是上下左右顛倒的樣子。
此時,盤據在晉源(今四川省成都市轄崇州市)的賊帥韓珠發兵攻陷了青城以及沿路一帶的鄉村集市。柳君慶身為都鎮(註),身先士卒親領所部的將士去援救陶埧鎮時,遭到賊兵圍困,僅有區區三十名健壯的軍卒跟隨著柳君慶力戰數百名賊兵。畢竟兵力相差太多,眼看著柳君慶即將被敵軍俘獲,僅存的十餘名步兵仍奮不顧身的試圖護著柳君慶突圍,終究未能成功,全員都壯烈犧牲。遠近聽聞此噩耗的人,都為柳君慶等人陣亡痛惜不已。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堦」,音義同「階」。
註:「匹偶」,配偶、夫妻。
註:「懽」,音義同「歡」,喜樂。
註:「罷秩」,猶罷官,辭退官職。
註:「押衙」,本指管理儀仗侍衛的小武官,又稱「押牙」。或牙門將軍的俗稱。或指吏目,如元代於儒學等提舉司及各州設吏目為僚屬。
註:「鎮遏使」,簡稱鎮使。唐代軍鎮長官名。掌軍鎮防守工作。
註:「都鎮」,詞意待查。應是官職稱呼或是代稱。
改編自 《錄異記》
原文:
《錄異記》.卷五.龍.柳子華與龍女
柳子華,唐朝為成都令。一旦,方午,有車騎、犢車,前後女騎導從,徑入廳事,使一介告柳云:
「龍女且來矣。」
俄而下車,左右扶衛升堦,與子華相見。云:
「宿命與君子為匹偶。」
因止,命酒樂極懽,成禮而去。自是徃復為常,遠近咸知之。子華罷秩,不知所之,俗云入龍宮得水仙矣。
柳孫君慶,乾符中為節度,押衙青城。鎮遏使頗好善,常以藥石救貧民之疾,每自躬親,撫視健卒民庶孳孳焉。勤恪奉公,推誠及物,為時人所重。有一珠,大如毬子,云:
「是其祖所留,數世傳寶矣。」
照物形狀,毛髮形色,一一備足,但皆倒立耳。
是時晉源賊帥韓珠攻陷青城及諸草市。柳為都鎮,領所部將士救陶埧鎮,為賊所圍,健卒三十輩與柳戰數百人。兵力不均,將陷敵,猶有步卒十餘人擁柳突圍不果,為賊所害。遠近知者,莫不痛惜。
- 1樓. ddasdasd2023/01/31 14:08您好